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大熊猫主食竹增补竹种整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大熊猫选择部分竹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源,大熊猫主食竹的地理分布是决定大熊猫地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与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熊猫的迁徙历史和协同演化、以及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迁地保护意义重大。大熊猫主食竹曾经报道过11属,包括65种、1变种和3变型。其中,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 2种,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3变型,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5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 6种,筇竹属Qiongzhuea Hsueh et Yi 5种,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2种,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mend.Yi 25种,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10种,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 Keng f.et Yi 6种,箬竹属Indocalamus Nakai 2种。后来,黄毛竹、大琴丝竹和金丝慈竹被修订为栽培品种Neosinocalamus affinis ‘Chrysotrichus’、N.affinis ‘Flavidorivens’、N.affinis ‘Flavidorivens’。本文增补了方竹属3种、4栽培品种;刚竹属2种;箭竹属2种;玉山竹属1种;月月竹属Menstruocalamus Yi 1种;茶秆竹属Pseudosasa Makino ex Nakai 1种;箬竹属4种。共计7属、13种、4栽培品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熊猫主食竹共有13属、78种、1变种、7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2.
羊竹子(《云南林学院学报》第1期),岩竹子绵竹(四川),爬竹子(甘肃文县)Ampelocalamus saxatilis(Hsueh et Yi)Hsueh et yi in Journ.Ba-mb.Res.4(2):7.f.l.1985—Sinocalamus saxatilis Hsueh et Yi,云南林学院学报,No.l.69—71.f.l.1982.—Neosinocalamus saxatilis(Hsueh et Yi)Keng f.et Yi in Jour.Bam.Res.2(2):14.1983.地下茎合轴型。秆小型,高2—6米,直径5—15毫米,顶端幼时作弧形下垂,抽枝放叶后竹株斜倚而不能直立;秆圆筒形,绿色,具多数紧密相依的细线棱纹;箨环隆起呈一圆  相似文献   

3.
我省通常把除楠竹、斑竹以外的竹子统称为“杂竹”。经调查并采制标本,现已鉴定定名的计有:大节竹属的2个种;方竹属7个种和1个变种;筇竹属3个种;悬竹属2个种;唐竹属、箭竹属和苦竹属各1个种;箬竹属3个种和1个变种。共计8属20种和2个变种,其中有4个新种和2个新变种。新种中的乳纹方竹、线叶方竹、多毛箬竹和光叶箬竹(新变种),已在1985年《竹子汇刊》第一期发表。为了资料完整,现我们把它归并在本文相应的属中。  相似文献   

4.
据初步调查,上思县竹子有8属23种1变种1栽培变型,其中以刺竹属为主。  相似文献   

5.
世界慈竹属栽培品种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世界竹亚科(Bambusoideae)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植物只有2种,均产自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四川盆地最为丰富,分布面积约10万hm2。由于历史上慈竹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故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扩大,目前所见慈竹属植物大多为人工栽培。其中,慈竹N.affinis(Rendle)Keng f.有10个栽培品种,方城慈竹N.fangchengensis Yi et J.Y.Shi有2个栽培品种。文章整理了这些栽培品种及其相关信息,以便查阅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竹子一新种及二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即丰都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fengduensis Yi,它特产于重庆丰都县。它与坝竹(D.microphyllum(Hseuh et Yi)Keng f.ex Yi)的区别在于笋绿色,无紫斑,箨鞘无毛,箨片直立;叶鞘口两肩无繸毛;叶柄及叶片无毛,易于区别。将脱毛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 f.detersa Yi et J.Y.Shi组合为脱毛实心竹Fargesia detersa(Yi et J.Y.Shi)Yi et J.Y.Shi,还将产于缅甸的Arundinaria elegans Kurz组合为雅致箭竹Fargesia elegans(Kurz)Yi。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硬头黄竹一新变型——黄条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f.luteolo-striata Yiet L.Yang。本变型秆节间绿色间有淡黄色纵条纹,与原变型有明显区别。同时还报道了刚竹属的一些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慈竹一新变型——紫条纹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Keng f.f.purpureo-striatus Yi。本变型幼秆下部节间绿色而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纵条纹,与原变型有明显区别。花序小型、花序轴短等特征仅是量变,不足为属级划分标准。因此,岩竹属应是镰序竹属的一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9.
镰序竹属竹类植物在我国的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系笔者发表在本刊第2卷第1期15~18页(1983)上的一新属。当时只列出4种,其分布亦局限在喜马拉雅山区,即东起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向西可延至尼泊尔王国。在我国境内,笔者原先估计只在西藏的南部可能有之,但经近年来的研究,已知在我国台湾、贵州、以及四川南部均各有此属的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有竹类植物7属20种,1变种和11变型,5个栽培变型。其中,短穗竹属1种,箬竹属2种,竹属2种3变型,刚竹属8种,1变种和9个变型,2个栽培变型,青篱竹属5种2变型,矢竹属1种,支竹属1变型。这些竹种中,属云台山乡土竹种有3属8种,1变种5变型2栽培变型。其中金条竹为国内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新变型。经长期观察,刚竹属大部分竹种能适应云台山的生态环境,并在自然状态下生存繁衍。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的观赏竹种也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连云港云台山地区是我国黄河—长江竹区长江以北重要的竹种资源地,同时也是南竹北移理想的驯化场所。  相似文献   

11.
竹亚科一新种及五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茎合轴型。秆丛生,高4~5 m,直径3~5 cm,梢部下垂;全秆约25节,节间长25~30 cm,基部节间通常约长23 cm,圆筒形,无沟槽,绿色,后期为黄色,无毛,幼时被白粉,具纵细线棱纹,中空,秆壁厚1.5~2.5 mm,髓呈锯屑状;箨环木栓质,隆起,紫褐色,无毛,具瘤状突起,在不分枝节上高于秆环,在分枝节上与秆环等高或较低;秆环微隆起,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化学特征及其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7个品种竹叶多糖酸水解、衍生化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其单糖的物化特征;以硫酸 - 蒽酮法,研究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竹叶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中木糖占43.9% ~ 65.5%,阿拉伯糖占11.7% ~ 19.6%,葡萄糖占7.2% ~ 20.8%,半乳糖占7.7% ~ 14.1%;不同单糖间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品种竹叶含5.0% ~ 6.9%未知单糖.不同品种竹叶多糖质量分数在1.9% ~ 5.7%之间,其中鹅毛竹含糖量最高(5.7%),长叶苦竹含糖量最低(1.9%).本研究从17个品种竹叶中筛选出多糖含量在4%以上的有鹅毛竹、矮箬竹、巴山木竹下部、铺地竹、毛竹、百夹竹、唐竹和金丝慈竹下部,淡竹来源广泛,可成为提取竹叶多糖的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竹类新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产于云南东北部的巴山木竹属一新种,它被命名为蔓竹。文章还补充描述了斑壳玉山竹的花,并报道了少花箭竹在云南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14.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产于云南西部的巴山木竹属一新种,它被命名为黄金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发表了产于云南的攘攘竹、粉竹等2个新种。她们产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并生于沼泽地  相似文献   

17.
竹子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竹类植物的总称。全世界约有78属1400多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地处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是主要产竹国之一。 竹子细胞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据文献所查,国外已有60多年的历史,对许多种和变种、类型作了染色体计数,而国内除许建昌教授(台湾)外,严天民、张光楚等近年也有报道,到目前为上,约有29属的150多种和变种、类型有染色体资料。  相似文献   

18.
佯黄竹——我国经济竹子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一新种——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产于四川南部长宁县。新种近似硬头黄竹B.rigida Keng et Keng f.,不同在于新种秆高大,高达19.5 m,直径10 cm;笋初时为墨绿色,后密被白粉,并具淡绿色环带,无黄白色纵条纹;箨鞘较长,约为节间长度的2/3,箨耳较小,箨片背面无毛,腹面仅基部具棕色贴生小刺毛;叶鞘口无繸毛,叶柄无毛,叶片较大,长达29(32)cm,宽达3(3.6)cm,背面淡绿色,次脉多达10(12)对,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中文和拉丁文对坝竹的有性繁殖器官进行了补充描述;标本采自厦门植物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