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金属盐及其酸根离子对白蚁毒力的影响并与部分有机农药的毒力作比较.[方法]通过药膜法测定5种金属盐及3种有机农药对巢县乳白蚁的毒力.[结果]96 h时,溴化锂、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钡、氟虫腈、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巢县乳白蚁的LC50值分别为72.2 g/L、53.4 g/L、62.8 g/L、46.9 g/L、3.7 g/L、0.90 mg/L、41.7 mg/L和129.1 mg/L.不同酸根离子的铜盐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表明,48、72、96 h时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溴化锂、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钡、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和氟虫腈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依次增强,铜盐的NO3-、Cl-和SO42-等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L茚虫威乳油、200 g/L虫酰肼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5种农药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及其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72 h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茚虫威>虫酰肼,其LC50值分别为0.128,0.152,0.223,1.151,93.340 mg/L。  相似文献   

3.
哒嗪·茚虫威对水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室内毒力测定,茚虫威与哒嗪硫磷以1∶20复配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1.26 mg/L,共毒系数为217.28,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哒嗪.茚虫威WP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速效性与持效性,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优于20%哒嗪硫磷EC,也高于或相近于15%茚虫威SC(安打),但成本明显低于15%茚虫威SC(安打)。适宜用量为1200~1500 g/hm2。  相似文献   

4.
经室内毒力测定,阿维菌素与茚虫威几种不同比例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均表现出较高毒力,与单剂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与茚虫威1∶5比例混配增效最为显著,其LD50为1.29μg/g,共毒系数为158.7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25、300、375 g/hm2施药后3、7、10 d防效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25 mL/hm2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中浓度药液3、7、10 d杀虫和保叶效果与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相近;供试药剂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推荐用量为300~375 g/hm2。  相似文献   

5.
胡进锋  刘向国  王长方  陈峰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0):135-136,143
[目的]筛选防治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ttiferus)和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2种园林害虫的高效药剂。[方法]测定11种杀虫剂对黑刺粉虱和佛州龟蜡蚧这2种害虫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啶虫咪、螺虫乙酯杀虫剂对黑刺粉虱2龄若虫的毒力较高,药后72 h LC_(50)分别为0.82、0.89、1.55、2.88、2.97、3.78 mg/L。噻虫嗪、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唑虫酰胺、噻虫啉、噻嗪酮杀虫剂对佛州龟蜡蚧若虫的毒力也较高,药后72 h LC_(50)分别为0.65、1.21、2.64、3.10、5.10、8.72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黑刺粉虱和佛州龟蜡蚧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田间种群和相对敏感种群等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褐飞虱敏感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和茚虫威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LC_(50)值分别为:1.83,17.57 mg·L~(-1)。与敏感种群相比,贵州3地(黄平、湄潭、惠水)褐飞虱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及茚虫威的抗性还处于敏感水平,抗性倍数分别在1.73~4.65和1.23~3.44之间。氟啶虫胺腈与茚虫威在1∶1时协同效应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86.85。  相似文献   

7.
李凯  王健 《中国农资》2001,(1):20-21,26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毒死蜱、赛丹对黑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以上两种药剂能在较低浓度下毒杀黑胸散白蚁。有效成分为1μg/ml的毒死蜱、赛丹在处理后第一天黑胸散白蚁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9%、93.3%。采用Sun法测定毒死蜱与赛丹混配的联合毒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对黑胸散白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二者混配的最佳配比为1:1,共毒系数为389.6。  相似文献   

8.
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及防效,结果表明:经室内毒力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4.31 mg/L,高于对照药剂茚虫威和毒死蜱;田间药效结果进一步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时,在其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量为24~48 g/hm2对水750 kg/hm2左右细水喷雾。  相似文献   

9.
钟全福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6):1478-1484
[目的]明确苦参碱对罗非鱼三代虫的杀灭效果,并分析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及苦参碱与敌百虫配伍对罗非鱼三代虫的联合毒力,为苦参碱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浸浴试验测定2.0%苦参碱和90%敌百虫对罗非鱼三代虫的毒力,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在此基础上采用交互测定法进行苦参碱与敌百虫配比筛选,通过毒效比和共毒系数(CTC)测定苦参碱与敌百虫配伍对罗非鱼三代虫的联合毒力,并利用安全浓度(SC)和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评价苦参碱—敌百虫复合制剂对罗非鱼苗种的安全性.[结果]2.0%苦参碱对罗非鱼三代虫有较强的杀灭能力,对应的24、48、72 h的LC50分别为1.305、0.843和0.562 mg/L;2.0%苦参碱与90%敌百虫按质量比7:5配伍时毒效比最高(1.54),其对罗非鱼三代虫24、48、72 h的LC50分别为0.433、0.353和0.232 mg/L,对应的CTC分别为294.12、207.02和206.22.苦参碱—敌百虫复合制剂(质量比7:5)对罗非鱼苗种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28.410、24.494、19.982和17.265 mg/L,SC为1.727 mg/L;MAC在24~72 h期间随浸浴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在48~72 h期间出现最大值(40.485%),在72~96 h期间下降较明显,但均大于0,即苦参碱—敌百虫复合制剂(质量比7:5)属于低毒级药物制剂.[结论]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对鱼类三代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及较低的鱼类毒性,尤其与敌百虫配伍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既提高药效,又降低驱虫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成本,且能克服单剂药物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可在水产养殖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对应LC_(15)、LC_(10)和LC_5浓度的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探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茚虫威处理后斜纹夜蛾化蛹率、羽化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且经LC_(15)浓度处理后成虫寿命以及单雌产卵量皆显著低于对照,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当代和下一代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后,斜纹夜蛾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这3种解毒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Rhodeus sinensis Gunther)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了伊维菌素、阿维菌素2种常见杀虫药对中华鰟鮍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结果]含量为6%的伊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71.68、45.04、37.81、35.69μg/L,安全浓度为0.001 3μg/L;含量为1%的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LC50分别为129.35、77.35、47.54、34.63μg/L,安全浓度为0.000 2μg/L。[结论]中华鰟鮍对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2种大环内酯类杀虫药较敏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否则极易出现药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式换水补药方法,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水温(20.4±0.3)℃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2.50、1.36、0.96、0.84μg/L,安全浓度为0.12μg/L;醚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17.80、2.81、1.04、0.54 mg/L,安全浓度为0.02 mg/L。联苯菊酯对真鲷为剧毒物质,醚菊酯为高毒物质。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大于醚菊酯。[结论]作为鱼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联苯菊酯的用药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朱九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24-12525,12529
[目的]优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人工饲养方法,筛选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5%、光照周期L∶D=(14∶10)h的培养条件下,用吹塑纸收集小菜蛾卵,用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苗饲养幼虫;同时采用浸叶法,测定小菜蛾对5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用小油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状况良好,其蛹重为5.4 mg/头,羽化率为94.0%,每雌产卵量为135.1粒;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氟虫双酰胺WG、150 g/L茚虫威EC、200 g/L虫酰肼SC和1.8%阿维菌素EC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0.223、1.151、93.340和0.128 mg/L。[结论]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小菜蛾的批量繁殖;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对小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这3种农药可交替轮换使用防治小菜蛾。  相似文献   

14.
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娟  尚蕾  张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99-10100,10143
[目的]探究高效杀虫剂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急性毒性以及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静水、体内染毒法对尼罗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寇氏法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根据96hLC50值,将尼罗罗非鱼暴露于0.4、0.6、0.8、1.0、1.5μg/L甲氰菊酯溶液中,分别在6、24、48、72、120、168h采血,常规法制作血涂片,观察测量红细胞形态,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幼鱼半致死浓度为5.90μg/L(96hLC50),安全浓度为0.59μg/L。[结论]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有剧毒并能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尼罗罗非鱼对浓度为0.6~1.0μg/L甲氰菊酯溶液比较敏感,而且6~48h细胞形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敌百虫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2种防治药物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的安全用量范围。[方法]在水温15~17℃、盐度3.0%~3.2%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体长18~21 cm、平均体重194.1 g的星斑川鲽的急性毒性。[结果]敌百虫对星斑川鲽24、48 h的LC50分别为3.63和3.31 mg/L,安全浓度为0.83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星斑川鲽24、48 h的LC50分别为9.55和6.92 mg/L,安全浓度为1.09 mg/L。根据安全浓度判断,星斑川鲽对2种药物的敏感性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结论]在星斑川鲽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慎用或者降低浓度使用敌百虫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对葛氏鲈塘鳢的毒性效应.[方法]采用换水式毒性试验方法研究硫丹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硫丹对葛氏鲈塘鳢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58、12.46、11.38和7.59 μg/L,安全浓度为1.68 μg/L.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49、2.37、1.93和1.72μg/L,安全浓度为0.65μg/L.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的分级标准,硫丹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毒性属于剧毒.[结论]该研究丰富这2种常用农药对鱼类的毒理学数据,也为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万全  张家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27-18228,18232
[目的]研究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在室温条件下,进行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共3种渔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对胭脂鱼24 h的LC50值分别为3.05、3.14和0.031 82 mg/L;48 h的LC50值分别为2.86、3.10和0.028 23 mg/L;96 h的LC50值分别为2.46、2.93和0.021 8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5、0.91和0.006 67 mg/L;3种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阿维菌素〉KMnO4〉二溴海因。[结论]该研究为胭脂鱼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华  宋维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81-12482,12485
[目的]找出Hg^2+、Cu^2+和Cd^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Rhodens sinensis Gunther)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法研究了Hg^2+、Cu^2+和Cd^2+对中华鳑鲏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计算了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鳑鲏鱼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结果]Hg^2+和Cu^2+对中华鳑鲏鱼的毒性较强;Cd^2+对中华鳑鲏鱼的毒性相对较弱。3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Cu^2+〉Cd^2+,它们对中华鳑鲏鱼24h的LC50分别为0.222、0.344和10.360mg/L,48h的LC50分别为0.215、0.279和8.820mg/L,72h的LC50分别为0.204、0.256和7.910mg/L,96h的LC50分别为0.193、0.236和7.27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93、0.00236和0.07270mg/L。[结论]中华鳑鲏鱼对Cd^2+有较强的耐受力,对Cu^2+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影响,为斑节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盐度条件下进行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研究硫化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6.6、14.7、14.5和10.5 mg/L;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11.3、9.6、7.8和7.3 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10.4、9.4、7.7和7.0 mg/L;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5.9、5.7、5.5和4.3 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4.1、2.3、1.4和1.0 mg/L。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SC分别为1.1、0.7、0.7、0.4和0.1 mg/L。[结论]盐度对硫化物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