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产品中高空、地面等气象要素资料、本溪市环境监测站AQI指数、本溪市气象观测站的能见度资料,分析了此次霾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及污染物浓度变化与霾天气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霾天气过程期间,辽宁上空以平直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本溪地区,对流层中低层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地面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弱气压场,大气层结稳定、风速小,地面上空出现逆温层,边界层内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差,污染物逐渐积累,造成此次霾天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与霾天气过程存在密切关系。在霾发生前期AQI指数存在升高趋势,在霾发生、消散过程中与能见度呈显著相反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污染物监测资料以及高空气象探空资料对2016年12月17—22日在辽宁省锦州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资料特征、空气污染物浓度以及大气边界层稳定度进行了分析,以期揭示该次雾-霾过程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高空纬向型环流配合地面均压场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先决条件。相对湿度变化是雾-霾天气转化条件,当空气未达到饱和时,随着湿度增长,污染物吸湿增长,霾过程加剧;空气饱和时,污染物粒子活化形成雾滴,完成霾转化为雾的过程。近地面风速小、较强的逆温层是雾-霾天气的维持因素,混合层厚度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混合层厚度越小,污染物浓度越高,能见度越差;能见度变化和污染物浓度变化都滞后于混合层厚度变化,并且霾发生时混合层厚度大于雾发生时混合层厚度。通过分析V-3θ图中的滚流效应可知,雾转化为霾时,逆滚流转变为顺滚流。  相似文献   

3.
霾天气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气现象,辽宁省近几年霾天气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空气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大气能见度水平越来越差,加强对霾天气形成发展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研究辽宁地区霾污染天气的成因,以2015年11月6~10日辽宁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为例,综合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结合HYSPLIT4模型后向轨迹模式,分析此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中的污染来源、污染气体的输送方向和路径、环境和气象要素的变化以及霾天气的形成发展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吉林地区大范围秸秆焚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CO、NO2)和颗粒物(PM2.5、PM10)是本次辽宁地区霾天气过程的主要污染来源,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物在偏北风作用下吹向辽宁地区。霾天气发生期间,辽宁地区受弱高空槽控制、近地面存在深厚逆温层、地面受稳定低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风速小,维持在2m·s-1、相对湿度大,使污染物垂直和水平扩散能力受到抑制,污染物在辽宁地区不断积聚。加上辽宁地区大范围弱降水过程使空气湿度变大,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污染物吸湿增长,加重了空气污染程度。同时,对霾天气期间6种污染物和3种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污染物(PM2.5、PM10)和气体污染物(CO、NO2)浓度与能见度呈现显著相关,在气象要素中,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相关性最高。说明颗粒物浓度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此次大范围重霾污染过程能见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江苏省宿迁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霾与清洁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霾天气过程的污染物特征以及两者的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宿迁市2000年之前霾日相对平稳,之后突增,2008—2010年为下降期。10月至翌年1月及6月霾日较多,由于夏收秋收期间秸秆燃烧的影响,导致6月、10—11月霾日和污染事件增多。2006—2009年清洁天气较多,2010年以后清洁天气相对较少。夏季清洁天气最多,冬、秋季次之,春季最少。(2)霾天气过程发生时空气质量良至严重污染,空气质量越差,出现频率越小。10月至翌年3月及6月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能达到中度污染及以上级别,其他月份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均为良或轻度污染。霾天气过程首要污染物有PM_(2.5)、PM_(10)、O_3和NO_2,PM_(2.5)贡献最大,其次是PM_(10)和O_3。(3)静风出现霾的频率最高,其次为SE风,NE风出现清洁天气的频率最高,其次为ENE风。风速越小,霾出现频率越高,风速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高。降水日与霾日的变化基本呈反位相,而与清洁天气日数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湿度90%时,相对湿度越大,霾出现频率越高,相对湿度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也高。(4)宿迁地区出现重度霾时,高空多受西北或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均压场中。77.3%的重度霾伴有低层逆温,逆温层的高度很低,对污染物的扩散起抑制作用,其他5、6月的重度霾低层多为相对稳定的等温层结。  相似文献   

5.
利用环保监测站数据和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对2017年12月扬州市一次持续霾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霾天气是在重污染、高AQI值背景下产生的,本地污染物有一定的作用。利用NECP再分析数据分析天气尺度背景发现,高低空均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天气类型,长时间维持风速较小或者静风的状态,导致污染物的持续积累和霾的形成与发展。利用ECMWF的ERA-Daily再分析资料诊断边界层气象要素,发现大气扩散能力较差,风速偏小,逆温层的存在均有利于污染物在低层的积累,近地面风向和风力的变化是霾结束的重要原因。通过HYSPLIT模式模拟不同高度层气团后向轨迹后发现,污染物随冷空气经西北路径自北向南输送,外界污染源主要是中低层的污染物输送与沉降带来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气象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特点、边界层风速、逆温强度、湿度垂直分布特征、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1月11 ~ 17日长春市持续霾天气的气象条件.结果发现,此次霾天气发生在高空不断有弱槽扰动、冷空气总体较弱的天气背景下,大气边界层逆温强、风速偏小、湿度大、混合层高度持续<800 m、边界层通风系数持续<3 000 m2/s,致使大气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交换能力弱,引发了此次持续霾天气.  相似文献   

7.
根据南宁国家基本站气象站1956~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南宁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点,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及其交通安全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近56年来南宁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20 d,年际变化总体是前45年变化比较平稳,后11年变化则比较明显;霾天气的月季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最多是12月,最少是7月。中度、重度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很大,霾使空气质量恶化,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传染病;霾使能见度恶化,严重影响海陆空交通,事故频发;霾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区域气候,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辽宁气象部门最新实行霾预报预警标准,利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朝阳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PM2.5资料确定2014年~2016年霾天气日数,分析出朝阳地区霾天气时间分布呈如下规律:朝阳地区的霾天气主要分布在10月~次年3月,其中主要集中在10~12月。霾日最多的月份为2014年10月,有10天出现霾天气。近3年中2015年霾日最多,共有36天霾日,对比2014年和2016年呈现1~3月霾日,明显偏多的分布趋势。朝阳地区的霾天气主要分为全天霾、霾天气过程结束前的午前霾、傍晚至夜间霾。  相似文献   

9.
根据衢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观测资料,对衢州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衢州市年度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以来呈现急剧上升趋势。衢州市秋冬季的霾天气日数占全年的72.6%左右,夏季最少。最多的月是12月,最少的月是7月。衢州市的地形地貌、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是衢州市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26日傍晚到28日凌晨,沈阳全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资料对此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过程属于平流雾,是在稳定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形成的;2.此次大雾具有雾区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到冷的地面上时,辐射冷却作用在近地层造成了一个薄的饱和逆温层,形成了大雾天气;4.雾的形成过程要求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产生凝结,达到饱和状态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增湿,一种是冷却;5.在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到达时,地面高压带来的下沉冷空气破坏了近地面的逆温层,大雾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6日傍晚到28日凌晨,沈阳全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资料对此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过程属于平流雾,是在稳定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形成的;2.此次大雾具有雾区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到冷的地面上时,辐射冷却作用在近地层造成了一个薄的饱和逆温层,形成了大雾天气;4.雾的形成过程要求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产生凝结,达到饱和状态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增湿,一种是冷却;5.在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到达时,地面高压带来的下沉冷空气破坏了近地面的逆温层,大雾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江苏省徐州市气象站1962-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徐州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产量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来,徐州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16.5 d,在后8 a中霾天气日数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霾天气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霾天气日数在1月出现的最多,其次是2月和12月;霾往往会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危害最大,霾天气出现时将会使空气质量大幅度降低,使人体诱发呼吸道疾病;霾会降低能见度,对海陆空交通产生严重影响;霾对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影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资料,对雾—霾天气的年、月、日分布特征和各等级雾—霾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口市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雾—霾天气以轻雾和轻微霾为主,雾占9.1%,年平均雾日为7 d,重度霾和中度霾很少,平均每年约为0.25、0.58 d。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4月,轻雾和霾主要出现在7月至次年1月,轻雾和霾在1月和8月出现双高峰值,轻雾在8月最多,霾在1月最多,春冬季霾明显比轻雾多。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2:00,14:00最少;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14:00次之,2:00最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到霾污染天气的特征和成因,笔者利用地面和高空气象要素、污染物成分观测资料,以及后向轨迹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2016 年11 月一次罕见的霾天气。结果表明:地面弱的气压场、中低空弱的低压槽、对流层中低层湿度和温度的增加、逆温条件、近地层弱的涡度平流,这些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气污染聚集,浓度上升,能见度下降,引起严重的霾天气,而冷高压前部的偏北气流有利于霾天气消散。因此,比较弱的气象条件是造成霾天气的重要原因,而预报弱的天气条件是预报霾天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1-2013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菏泽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菏泽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代霾日数较少,2000年之后明显上升.菏泽年平均霾日数为10.8天.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春夏季出现少.菏泽霾天气95%以上为轻微霾(大气能见度5~10 km),相对湿度在70%~90%的占8成以上.霾日数变化对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较为敏感.霾天气发生时,一般风速比较小(1~2 m/s),并以N风最多.正变湿和负变压对霾的生成和维持更加有利.连续无降水日数越长,出现霾的概率就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1年6月3日到6日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高空低层东移,在中低层急流切变以及地面倒槽触发下引起的。暴雨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汽通道和水汽辐合,并且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对多家数值模式对本次预报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7,(14):57-5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L波段探空资料分析了2015年11月6~10日沈阳地区持续性霾天气的环境背景场、地面气象要素演变、大气层结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本次重污染过程出现的西侧低压阻碍冷空气东移吹散污染物,地表风速持续较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地面相对湿度在55%到90%之间有利于污染物颗粒的增长,当PM2.5浓度在50μg/m~3以下并且地面相对湿度大于85%时能见度达到5km以下。通过分析水平风垂直切变发现,水平风垂直切梯度的减小减弱了天气尺度扰动的发展和大气的垂直混合,导致大气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混合动力不足,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利用辽宁省凤城市气象观测站1986-2015年近30 a出现霾天气的日数资料,统计分析霾天气的年、季月变化趋势,霾天气呈明显增加趋势,尤其是近3a非常突出;影响凤城地区出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悬浮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增加,风速和空气湿度小,高空平直的西风气流、地面弱的高压场或鞍型场、高空近地层有逆温层。通过对凤城地区霾天气的变化分析和产生条件分析,对做好霾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月份初,在静稳的天气条件和弱冷空气带来的北方输入污染物的影响下,咸宁市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霾天气和重污染天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通过分析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天气特点和预报服务情况,探讨气象因素对于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分析目前咸宁市重污染天气气象服务的经验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郭晓军  孟辉  刘畅  靳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51-16254,16425
[目的]分析2011年7月10日发生在天津市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方法]利用Micaps、自动站资料、探空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10日发生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大柳滩村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探讨此次天气的触发机制。[结果]此次过程是由海风锋与地面辐合区相配合所触发的超级单体降雹过程;高空形势位于冷涡底后部的前倾槽前,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地面图上位于高压底后部偏东气流有水汽输送,同时存在辐合区;0℃层以上为湿层,并且有较强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冰雹的形成与发展。海风锋从海洋向内陆移动带来丰富的水汽、弱冷空气和抬升作用,弥补了中低层的不利条件,当其移动到地面辐合区时可触发强对流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监测到此次渤海湾海风锋与局地的地面辐合区触发演变为冰雹天气的整个过程。[结论]该研究对判断冰雹过程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