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催芽药剂、浸泡浓度及浸泡时间为因素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研究打破秋繁马铃薯原原种休眠的最适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5 mg/L的赤霉素(GA3)浸泡10 min的处理产量最高,为724.93 kg/667m2,比其他处理增产17.6%~114.9%;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催芽药剂(A)浸泡浓度(B)浸泡时间(C)。  相似文献   

2.
以催芽药剂、浸泡浓度及浸泡时间为因素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研究打破秋繁马铃薯原原种休眠的最适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5 mg/L的赤霉素(GA3)浸泡10 min的处理产量最高,为724.93 kg/667m^2,比其他处理增产17.6%-114.9%;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催芽药剂(A)〉浸泡浓度(B)〉浸泡时间(C)。  相似文献   

3.
氯化胆碱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泡种子,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mg/kg这一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最大,次生根条数最多,穗最长且最粗;浓度为100mg/kg这一处理的百粒重、穗粒重最大,产量也是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苦参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ABT)、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浸泡苦参幼苗不同时长处理,定植后生长8个月,通过测定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鲜重、株高、根长、成活率、根茎、地径、叶面积、小区产量等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对苦参生长的影响效果不一,其中50 mg/L ABT浸泡12 h处理的成活率略高于对照,并能显著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小区产量最高,比对照高113.97%,综合评价第一,50 mg/L ABT浸泡12 h处理适合作为苦参生产中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处理明显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和果品质量.其中,菌肥浓度37.5kg/hm2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6.74%和5.54%;菌肥处理草莓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5%、20.0%、17.2%和30.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2011年进行了不同生根粉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组合对甘蔗组培苗移栽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粉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组合对甘蔗组培苗假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4和处理7的表现最好,其成活率分别为95.4%、94.5%。处理4的根长比CK长1.3cm,平均根数比CK多2.7根/株,苗高比CK高1.3cm,叶长比CK长11.7cm,叶片数比CK多1.3片/株。  相似文献   

7.
酿造干红葡萄酒优良新品种"左优红"的插条经生根粉和萘乙酸处理后,生根和成苗率高于对照19.8%和41.4%,其中:用生根粉1号100mg/kg和萘乙酸100mg/kg浸泡插条基部5cm 6h.生根率和成苗率为最高, 分别达83.2%、84.5%和70.9%、71.2%,比对照(CK)高53.8%、55.1%和61.1%、61.4%.结果表明,生根粉1号100mg/kg和萘乙酸100mg/kg浸泡插条基部5cm6h是"左优红"适宜的生根剂、药液浓度和药液处理插条时间,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锌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实施了不同锌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可增加玉米单产。4个施用锌肥处理中,除每公顷纯锌用量为1.2 kg的处理B外,纯锌用量2.4 kg以上的处理均与不施锌肥的处理A(CK)产量差异显著;处理C(纯锌2.4 kg)玉米产量最高为11 236.7 kg,比处理A(CK)增产24.3%,处理E(纯锌4.8 kg)次之产量为10 796.7 kg,比处理A(CK)增产19.2%,处理D(纯锌3.6 kg)第三产量为10 766.7 kg,比处理A(CK)增产18.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产优质栽培和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品种桂葛1号为材料,在块根膨大中期分别喷施1、5、25和50 mg/L的氯吡脲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喷施后30和60 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喷施后6个月测定块根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和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评价不同氯吡脲浓度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氯吡脲处理均可提高葛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块根根长和根粗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含量;但对块根单株鲜重、淀粉和可溶性糖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1 mg/L浓度处理的葛根块根根粗、平均单株鲜重、干物质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5mg/L浓度处理的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块根根粗、干重、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也相对较高;25~50 mg/L浓度处理除块根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CK外,其他品质和药效成分指标大多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吡脲对桂葛1号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药效成分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喷施1~5 mg/L氯吡脲对提高葛根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1996-1998年进行了氙灯光源辐射处理水稻干种子试验,4个品种(组合)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早稻以A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7194.00kg/hm^2,比CK增产780.00kg/hm^2,增产12.16%,达显,日产量67.80kg/hm^2,增产14.14%。D处理增产不显。另两个处理的产量较CK略减。晚稻4个处理均比CK增产,以A处理产量最高,产量6787.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比CK增产9.70%,增产达极显,日产量50.40kg/hm^2,增产11.26%,次为C处理,产量6562.50kg/hm^2,增产6.06%,增产显,日产量48.30kg/hm^2,增产6.62%,另两个处理增产不显。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穗总粒数、实粒数显增加,结实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形态及鲜重产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及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玉米9叶期分别喷施矮丰(AF,50 mg/L)、烯效唑(S3307,50 mg/L)、乙烯利(ETH,400 mg/L)、激动素(KT,10 mg/L)及激动素和烯效唑的混剂(H,30 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药后第17d开始取样,以后每隔9d取1次样,分别测定玉米穗鲜重及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计算籽粒水含率、鲜比重和单粒重,成熟期进行产量及穗部形态测定.[结果]喷药后第17和26 d,各调节剂处理穗鲜重较CK增加11.68%~26.47%和10.13%~22.94%,籽粒百粒鲜重比CK增加16.21%~24.31%和11.60%~ 17.40%,籽粒百粒体积比CK增加20.00%~50.00%和12.00%~30.00%,籽粒百粒干重比CK增加32.44%~53.87%和6.28%~10.43%,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喷药后第35和44d,各调节剂处理穗鲜重及籽粒形态指标基本高于CK,且第44d时籽粒水含率比CK显著降低5.49%~24.1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穗行数、单粒重和鲜重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各调节剂处理籽粒鲜重产量较CK增加0.47%~9.72%.[结论]玉米9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其穗鲜重及籽粒鲜重、干重和体积,降低籽粒水含率,进而提高玉米鲜重产量,其中以喷施ETH和S3307的调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菌肥浓度对谷子植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品谷4号为材料,大田设置0(CK)、450(S1)、900(S2)、1 350(S3)、1 800(S4)和2 250(S5) kg/hm2 6种施肥梯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开花期施肥处理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CK,以S4的叶面积最大,为203.03 cm2,比对照CK增长17.00%;开花期谷子地上鲜重和干重都以S4最大,分别为579.46和153.02 g,并且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都以S4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6.29、22.94和14.02 μmol/(m2·s),均表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低的变化趋势,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到峰值出现降低趋势,以S4的产量最高,为4 995.00 kg/hm2,较对照CK增加17.80%。【结论】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肥料可以代替部分无机肥料,以1 800 kg/hm2的施用量为宜。  相似文献   

13.
设置对照不施化学氮肥(CK)、普通施肥(NR)、施用芹菜缓释配方肥(SK)和氰氨化钙肥料(PE)4个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氰胺化钙肥料对芹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以及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PE处理显著促进了芹菜的生长,表现在芹菜的产量、分蘖茎数量、株高和单株茎鲜重均显著最大,CK、NR和SK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E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收获时PE处理芹菜硝酸盐含量为4530.67 mg/kg,低于CK(4834.83 mg/kg)处理,显著低于NR(5704.17 mg/kg)和SK(5875.83 mg/kg)处理;PE处理显著抑制了杂草生长,杂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CK、NR和SK处理之间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的穗长最长;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无秃尖;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行粒数最多,产量最高;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 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与产量和纯收益均呈正比,因此应选择最佳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建议施用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15.
设置对照不施化学氮肥(CK)、普通施肥(NR)、施用芹菜缓释配方肥(SK)和氰氨化钙肥料(PE)4个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氰胺化钙肥料对芹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以及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PE处理显著促进了芹菜的生长,表现在芹菜的产量、分蘖茎数量、株高和单株茎鲜重均显著最大,CK、NR和SK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E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收获时PE处理芹菜硝酸盐含量为4530.67 mg/kg,低于CK(4834.83 mg/kg)处理,显著低于NR(5704.17 mg/kg)和SK(5875.83 mg/kg)处理;PE处理显著抑制了杂草生长,杂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CK、NR和SK处理之间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生产技术,以龙芽楤木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及枝条直径对枝条顶芽萌发时间、萌发率、嫩芽长度及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嫩芽发芽率主要取决于枝条自身的情况,与试验所设3个因素无关。对发芽时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赤霉素浸泡时间,其次是赤霉素浓度。对嫩芽长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泡时间,其次是枝条直径。对嫩芽鲜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枝条直径,其次是赤霉素浓度。由此表明,龙芽楤木反季节水培以选取直径1.2 cm的枝条,采用90 mg/kg赤霉素浸泡24 h,培养30 d后采收嫩芽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王永露  戴继红  王立永 《农技服务》2011,28(6):786+813-786,813
对初花期花生叶面喷施6种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探讨乙烯利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使植株相对矮化,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生长,使主茎和分枝长比CK缩短,但分枝数较多;提高单位叶面积鲜重、干重及植株鲜重、干重;提高植株的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以乙烯利200 mg/L的浓度效果最好,花生的经济性状和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配施不同量化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紫云英配施不同量化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仅施100%化肥(即当地常规施肥量),紫云英(22 500kg/hm2)分别与当地常规施肥量的100%、80%、60%、40%配施6个处理,连续3a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紫云英+6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到9 540kg/hm2,比CK增产18.2%;其次是紫云英+80%化肥处理,产量达到9 315kg/hm2,比CK增产15.4%。2009年紫云英+8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到9 424.5kg/hm2,比CK增产39.6%。2010年紫云英+10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紫云英+80%化肥处理。紫云英与80%、60%、40%化肥配施,其总净收入均高于仅施100%化肥处理和CK。从稻谷产量、净收入和产投比及环境友好性综合来看,紫云英(22 500kg/hm2)与当地常规施肥量的60%配施最优。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彩叶草水培快繁育苗的目的,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利用不同浓度(10、15、20、25和30 mg/L)的NAA溶液浸泡彩叶草插条基部,15 d后调查每个处理插条的根系生长量(生根数、根长、根鲜重)和植株生长量(增高量和增重量),以筛选出促进彩叶草根系和植株生长的适宜NAA浓度。结果表明:20 mg/L的NAA溶液对促进彩叶草根系和植株生长效果最佳,该浓度处理下,15 d后彩叶草生根数量最多(13条)、根长最长(13 cm)、根鲜重最高(0.073 6 g),植株增高量和增重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甲硫氨酸对白菜生长和硫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白菜品质,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50和100 mg/L)的甲硫氨酸对白菜鲜重和硫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甲硫氨酸处理的白菜鲜重均CK,指标值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2和50 mg/L浓度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100 mg/L浓度处理的指标值较CK显著降低;白菜硫苷含量均显著CK,指标值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50和100 mg/L浓度处理的白菜硫苷含量分别为CK的1.57倍、1.32倍和1.29倍,且不同浓度处理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本研究条件下,甲硫氨酸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为2 mg/L,不仅对提高白菜硫苷含量效果最好,且对白菜鲜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