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保护地栽培模式下,采用N、P、K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番茄品种'洛番15号'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探索该番茄的最优配比施肥参数,找出施肥量与产量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产量模型方程分析可知,番茄产量大于7 500 kg·667 m~(-2)的最优N、P_2O_5、K_2O配比区间为:施N量16.95~24 kg,施P_2O_5量11.63~15 kg,施K_2O量20.93~27 kg;氮磷钾配比施肥参数最优设计为:N、P_2O5、K_2O配比施肥量为20.25 kg·667 m~(-2)、12.88 kg·667 m~(-2)、24.53 kg·667 m~(-2),即N∶P_2O_5∶K_2O=1.57∶1∶1.9。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日光温室黄瓜氮(N)、磷(P_2O_5)、钾(K_2O)的适宜施用量,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_2O_5、K_2O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N、P_2O_5、K_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N、P_2O_5、K_2O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861.5 kg·hm~(-2)、306.1 kg·hm~(-2)和1 082.0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降至0;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688.4 kg·hm~(-2)、320.2 kg·hm~(-2)和1 230.2 kg·hm~(-2)时,边际品质效应降为0。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达138 000 kg·hm~(-2)以上,同时品质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665.5~827.6 kg·hm~(-2),P_2O_5 267.9~334.3 kg·hm~(-2),K_2O 1 043.1~1 235.0 kg·hm~(-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1︰0.40︰1.53。  相似文献   

3.
小白菜优化配方施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及V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1中优化配方施肥在氮、磷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42%、61.47%,钾增加29.07%的情况下(N 4.35 kg/667 m~2、P_2O_52.89 kg/667m~2、K_2O 9.68 kg/667 m~2),产量增加20.04%,VC含量增加32.52%,硝酸盐含量降低31.56%;土壤2中优化配方施肥在施用氮、磷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100%、100%,钾增加3.8%的情况下(N 0 kg/667 m~2、P_2O_5 0 kg/667 m~2、K_2O 7.79 kg/667 m~2),产量增加49.19%,VC含量增加101.63%,硝酸盐含量降低51.37%。土壤1和土壤2结果比较发现,在不同肥力土壤中,优化配方施肥处理的小白菜都取得了较高的产量、较好的品质,但在不同肥力土壤中最优施肥量不一样,具体施肥量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种类考虑。  相似文献   

4.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采用‘3414’部分实施方案,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旱地紫花苜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下,各茬次紫花苜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限制密度下的种群Logistic增长模型;5年生旱地紫花苜蓿获得最佳产量栽培的氮磷钾施肥量方案为N2P4K3,即纯N为54kg·hm~(-2),P_2O_5为135kg·hm~(-2),K_2O为15kg·hm~(-2),产量为466.2t·hm~(-2)。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蔬菜施肥方法,确定福建漳平地区蔬菜氮肥适宜的施用量,促进农户降本增效,作者开展了白菜“2+X”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0%优化氮区(N_(3)P_(2)K_(2))处理白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 180.2 kg),无氮肥区(N_(0)P_(2)K_(2))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 280.0 kg),70%优化氮区处理、优化氮区处理白菜产量居中。由此可见,在磷、钾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白菜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建议漳平地区白菜生产按130%优化氮区处理,即每667 m^(2)施纯氮(N)22.5 kg、纯磷(P_(2)O_(5))5.0 kg、纯钾(K_(2)O)12.0 kg施肥。  相似文献   

6.
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氮磷钾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叶用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在宁夏银川金凤区森淼现代林业科技园进行了叶用枸杞肥料试验,研究了春季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叶用枸杞对氮磷钾素的积累;100kg叶芽所需氮(N)0.35~0.58kg、所需磷(P_2O_5)0.08~0.13kg、所需钾(K_2O)0.15~0.24kg,其三要素(N∶P_2O_5∶K_2O)平均比例为1∶0.24∶0.44;当每667m~2施氮量为2.18kg时,叶用枸杞每667m~2生物产量最高值为313.89kg;当每667m~2施氮量为2.45kg时,每667m~2叶芽产量最高值为88.41kg;当最佳经济效应每667m~2施氮量为2.40kg时,每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88.40kg。  相似文献   

7.
刘颖  曹逼力  徐坤 《中国蔬菜》2020,1(2):52-56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和氮、磷、钾配比对大葱产量及水肥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滴灌、喷灌、沟灌)下8个施肥配比(N_PK_0、N_0PK、NP_0K、NP_0K_0、N_0PK_0、N_0P_0K、N_0P_0K_0和NPK)处理对元臧大葱产量及水肥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较沟灌显著增加大葱产量,提高N、P、K吸收量与肥料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肥料配比以NPK处理(N 500 kg·hm~(-2)、P_2O_5 400 kg·hm~(-2)、K_2O 600 kg·hm~(-2))的大葱产量较高,减施其中一种肥料次之,单施N、P、K肥料则产量较低,同时NPK处理还提高了大葱各器官N、P、K积累量与肥料利用率。因此,大葱在滴灌方式下,采用全量施肥的NPK处理灌溉施肥制度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植株为试材,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研究了N、P、K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繁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了草莓繁苗最佳施肥量,以期为玉溪地区草莓种苗繁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P、K对草莓繁苗产量、产值有较大影响,N_2P_2K_2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每667 m~2产苗量为79 636株,增产率达156.36%,每667 m~2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31 854.40、31 693.76元,每667 m~2净增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11 482.40、11 321.76元,氮肥对草莓繁苗量的影响最大、磷肥其次、钾肥最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每667 m~2最佳经济产苗量的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3.36、10.09、10.55 kg。  相似文献   

9.
莫爱琼 《花卉》2016,(24):96-98
1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从田间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不施肥(N_0P_0K_0)处理区的玉米植株矮小,果穗短小,百粒重较轻,有明显的早衰现象,N_0P_0K_0处理区的玉米植株生长较矮叶色淡黄,有较明显的缺N现象,而N_3P_2K_2处理区的玉米茎叶密,叶色深绿,果穗较长,百粒重较重,N过多现象不明显,其它配方施肥处理区的玉米生长植株的群体结构表现比较一致。2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各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验收结果不施肥N_0P_0K_0处理产量最低6043.65kg/hm~2;而N_2P_2K_3处理的产量最高9853.17kg/hm~2,比不施肥的产量高了3809.52kg/hm~2,增产6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海南夏秋季黑叶小白菜生产科学合理施肥,开展测土配方"3414"试验,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施肥参数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1)N、P_2O_5、K_2O每667 m~2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1.28、1.53、7.76 kg,肥料施用比例为1∶0.14∶0.69(;2)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对黑叶小白菜产量影响程度为N高等级、K中等级、P低等级(;3)分别添加羊粪有机肥、硼肥和铁肥对配方肥N_(15)P_5K_(10)进行优化,每667 m~2产量均高于配方肥处理,分别为(1 213.19±11.23)、(1 130.19±28.25)、(1 134.64±28.51)和(1 074.98±31.31)kg,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亚硝酸盐含量均降低。研究发现,配方肥N15P5K10(7.5 kg-2.5 kg-5 kg)与羊粪有机肥(150 kg·667 m~(-2))混施,可以增加黑叶小白菜产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1.
韩兴斌  王鹏云 《蔬菜》2016,(10):26-29
为摸清西吉县红蒜苗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采用"3414"完全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施肥量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建立红蒜苗施肥肥效模拟数学方程及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效应方程一次、二次项系数说明增施N、P_2O_5、K_2O肥均能促进红蒜苗产量增加,增产效果K_2OP_2O_5N,但过量施肥会降低红蒜苗产量,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通过回归分析初步得出西吉县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葫芦河川道区农民种植红蒜苗施肥最佳标准为:667 m~2目标产量2300~2 500 kg,在基施农家土杂肥3 000 kg的基础上,需施纯N 18~20 kg、P_2O_5 12~14 kg、K_2O 10~12 kg,其中30%纯N、100%P2O5、100%K_2O播前一次性基施,另外70%纯N在退母期前追施50%,在蒜白速生期前追施50%。  相似文献   

12.
在荔浦县县域施肥指标体系下建立起来的荔浦芋施肥指标及肥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验证并校正优化。结果表明,以现有荔浦芋施肥配方(N∶P_2O_5∶K_2O=20∶10∶18)和用量(荔浦芋667 m~2目标产量2 250 kg,施纯氮(N)50 kg、纯磷(P_2O_5)25 kg、纯钾(K_2O)45 kg、花生麸75 kg、鸡粪1 000 kg)为基础进行微调校正,经寻优组合,在球茎单个重、纵径、横径、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保持不变,优化化学肥料配方是N∶P_2O_5∶K2O=1∶0.51∶0.92,相对应的667 m2纯氮、磷、钾肥料用量分别是N 49.0 kg、P2O525.0 kg、K_2O 45.0 kg,即为荔浦芋推荐施肥配比与肥料用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磷肥用量一定水平下,氮、钾肥不同比例及施用时期对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_2O_5、K_2O总用量分别为12、10、20 kg/667 m~2,处理7(100%P_2O_5、60%N、40%K_2O作基肥,20%N、30%K_2O作苗肥,20%N、30%K_2O作现蕾肥)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360.3 kg/667 m~2;处理1(N、P_2O_5、K_2O全作基肥)马铃薯产量最低,为985.9 kg/667 m~2;磷肥用量一定时,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施用较好,马铃薯可增产123.4~374.4 kg,增产率12.5%~37.9%,平均增产222.7 kg,平均增产率为25.8%。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天水苹果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水苹果园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苹果园施用肥料主要有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菌肥3大类。其中施有机肥的果园占调查果园的44.1%,化肥中复合肥为100.0%、尿素为62.7%。基肥中,平均每667 m~2施用N肥量为38.35 kg,P_2O_5为19.10 kg,K_2O为17.72 kg;追肥中,平均每667 m~2施用N肥为29.93kg,P_2O_5为20.67 kg,K_2O为9.78 kg。以平均施用量为标准对调查果园施肥量进行了"很低、偏低、合理、偏高、很高"5级分类,基肥中处于合理区间的果园N为42.4%,P_2O_5为30.5%,K_2O为23.7%,总体表现为N合理偏低、P_2O_5合理偏高、K_2O偏高;追肥中处于合理区间的果园N为20.3%,P_2O_5为35.6%,K_2O为23.7%,总体表现为N不平衡、P_2O_5和K_2O偏高。因此,增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降低磷、钾肥是今后天水苹果园施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以大拱棚早春西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设置常量施肥处理(T1)、减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2~T4)、优化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5~T8)等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拱棚早春西瓜生长、叶片及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在应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常量施肥T1(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5 kg,P_2O_5为15 kg,K_2O为15 kg)相比,化肥减施(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0 kg,P_2O_5为10 kg,K_2O为10 kg)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T2~T4处理促进了西瓜主蔓的伸长,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与T1、T5纯化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T1相比,T2、T3处理的西瓜产量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优化施肥(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7.64 kg,P_2O_5为5.11 kg,K_2O为8.48 kg)T5及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的T6~T8处理产量呈降低趋势。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同时增加了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有机酸的形成。优化施肥各处理的糖酸比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增施有机肥提高了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当化肥氮磷钾减量33.3%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产量虽未显著增加,但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西瓜风味品质改善;当化肥氮减量49.1%、磷减量65.9%、钾减量43.5%及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时,产量降低显著,但西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祝干旱山区马铃薯生产中施肥过量和氮磷钾施肥不科学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进行了马铃薯"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确定最佳氮肥使用量,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最终形成新的测土施肥技术,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技术处理的(N 150 kg·hm~(-2)、P_2O_5150 kg·hm~(-2)、K_2O 75 kg·hm~(-2))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明显优于常规施肥技术。在试验研究范围内,施氮处理马铃薯成熟期推迟1~2 d、生育期延长1~3 d;施氮对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结薯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多的施氮量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呈负效应。综上所述,马铃薯施氮效果以优化施氮量即每hm~2施N 124.2 kg、P_2O_5149.9 kg、K_2O 74.8 kg为佳,施氮量不足或过多,都会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产量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西芹高产、优质、高效施肥技术,确定西芹适定的施肥方法和施用量,在枣庄市市中区西芹试验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优化施肥处理为最优施肥配比,每667 m~2施纯N 25.0 kg、P_2O_5 8.0 kg、K_2O 27.0 kg以及腐熟牛粪3 t,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株高最高,为67.35 cm;产量最高,为8 175 kg/667 m~2;经济收益最高,为24 072.57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以7年生供佛杏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A,N∶P_2O_5∶K_2O=2∶3∶1;处理B,N∶P_2O_5∶K_2O=3∶3∶1;处理C,N∶P_2O_5∶K_2O=3∶4∶1;处理D,N∶P_2O_5∶K_2O=2∶3∶3;对照CK,N∶P_2O_5∶K_2O=0∶0∶0)对杏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及杏树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树整个生育期内,杏园土壤养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施肥可提高0~80 cm土层养分含量。与CK相比,处理A、B、C、D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4.56%、13.34%、18.05%和23.28%。多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处理D(N∶P_2O_5∶K_2O=2∶3∶3)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最高,分别为12.12%、0.73%、16.75,是提高杏园经济效益的最佳肥料配比方式。  相似文献   

19.
罗元琼  蒋华 《蔬菜》2021,(10):29-32
为提高辣椒产量和效益,优化施肥方案,设计了普通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组合施肥处理6个,比较不同有机肥及其不同配方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表现最好的是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干辣椒667 m~2产量达到237.44 kg,其次是普通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干辣椒667 m~2产量达到211.85 kg。长势及抗逆性也是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表现最好,普通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次之。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辣椒生产上建议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且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最佳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200 kg+无机配方肥(18-9-18)50 kg。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莲藕种植的缓释肥料种类,以莲藕大地红为试材,普通复合肥为对照,5种氮磷钾不同配比(质量比,后同)的缓释肥作为对比:N∶P_2O_5∶K_2O=16∶12∶20(T1)、N∶P_2O_5∶K_2O=17∶17∶17(T2)、N∶P_2O_5∶K_2O=18∶10∶18(T3)、N∶P_2O_5∶K_2O=25∶12∶15(T4)、N∶P_2O_5∶K_2O=26∶12∶10(T5),测定莲藕的叶柄高、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并加以分析,探究不同缓释肥对莲藕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莲藕株高可达133.33 cm;总叶绿素含量为3.09 mg·g~(-1),比CK处理提高63.49%,比其他缓释肥处理分别提高47.14%、12.36%、2.66%、61.78%,净光合速率可达9.71μmol·m~(-2)·s~(-1);产量可达46 277.78 kg·hm~(-2),较CK处理增产54.55%,分别比其他缓释肥处理增产15.98%、16.50%、3.54%、19.5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达2.44 mg·g~(-1),较CK处理提高39.43%,分别比其他缓释肥处理提高22.00%、9.42%、5.63%、31.18%。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8∶10∶18的缓释肥处理的莲藕植物学性状、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整体表现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推荐缓释肥在莲藕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