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表达猪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动物体内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对其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将15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DMEM)4头、疫苗对照组(HuN4-F112株)4头、疫苗组(rPRRSV-GM-CSF株)3头和攻毒对照组(DMEM+HuN4株)4头。疫苗对照组肌注免疫HuN4-F112株105 TCID50/头、疫苗组肌注免疫rPRRSV-GM-CSF株105 TCID50/头,实验空白组和攻毒对照组肌注DMEM 2 mL/头,免疫后28 d,疫苗组、疫苗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肌注HuN4株(105 TCID50/头)。攻毒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免疫rPRRSV-GM-CSF重组病毒组和疫苗株HuN4-F112组获得完全保护,阴性对照组全部死亡;通过IDEXX试剂盒检测仔猪血清中PRRSV抗体水平可知,在免疫14 d后,疫苗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疫苗对照组(P<0.05);由...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利用不同佐剂制备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NADC30-PRRSV)SY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由ISA201VG和ISA70VG佐剂分别制备的2种NADC30-PRRSV SY株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选用35日龄PRRSV抗体和抗原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15头,随机分为3组:ISA201VG免疫组、ISA70VG免疫组和未免疫攻毒组。免疫组首免107.0TCID50/头,间隔21 d后以相同剂量进行二次免疫,采用ELISA法检测PRRSV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第35 d,ISA70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100%,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PRRSV抗体阳转率达40%。二免后14 d采用NADC30-PRRSV SY株攻击试验猪,攻毒剂量为1×10~(5.0)TCID_(50)/mL,检测各组猪体温度化,结果显示,ISA70VG免疫组试验猪从攻毒后第8 d起体温超过40℃,持续6 d;ISA201VG免疫组5头试验猪只有1头体温超过40℃;未免疫攻毒对照组5头猪攻毒后第11 d~13 d体温升至40℃持续3 d。各组猪增重检测显示,ISA70VG佐剂免疫组与未免疫感染对照组相比较,体重呈现负增长且体重减少均在5%以上,而ISA201VG与未免疫感染组相比较,体重呈现正增长且增长均在7%以上。对PRRSV感染后两个实验组肺组织病理观察均可见肺脏呈局限性间质性肺炎和淤血,并伴有血栓、部分肺泡隔增宽,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伴有间质性肺炎,但ISA70VG组比ISA201VG组组织病变更加严重。本实验表明ISA201VG佐剂效果更好,同时首次证实类NADC30-PRRSV(SY株)也能导致严重抗体依赖增强效应,不益作为疫苗株。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疫苗的免疫机理和明确PRRSV变异株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各自的免疫特性,本实验分别采用PRRSV变异株(HuN4)活疫苗和PRRSV变异株(JXA1)灭活苗免疫PRRSV抗原和抗体阴性的健康断奶仔猪,免疫后21d用PRRSV变异株HuN4强毒攻毒,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PRRSV特异的抗体水平及TNF-α、IFN-α、IL-1、IL-6和CRP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血症的发生和持续情况,并取主要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uN4活疫苗组免疫后14d便可检测到PRRSV特异性抗体,攻毒后5d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攻毒后21d病毒血症完全消失,免疫后各器官没有明显病理变化,攻毒后临床症状和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轻微;JXA1株灭活苗组免疫期间没有检测到PRRSV特异性抗体,攻毒后5d~9d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攻毒后病毒血症持续存在,免疫后各器官有轻微病理变化,攻毒后临床症状和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比HuN4活疫苗组严重,但比对照组明显减轻。本实验表明,HuN4活疫苗能够快速有效的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抵抗PRRSV变异株HuN4强毒攻毒时,临床症状明显优于JXA1灭活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与其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本研究将25头45日龄PRRSV阴性健康仔猪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分别于0 d、7 d、14 d免疫HuN4-F112疫苗(1头份/头,106.0TCID50),第4组为攻毒对照组,第1~4组于21 d用PRRSV强毒株HuN4-F5攻毒(3 mL/头,104.0TCID50),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疫苗免疫后1周~2周产生部分保护,3周产生完全保护,第1~4组保护率分别为5/5、2/5、2/5和0/5。中和抗体检测显示免疫组免疫后7 d和14 d所有猪只均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免疫后第21 d第1组4头猪检测到低效价(≤1∶8)的中和抗体。疫苗免疫后血清中IFN-γ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不大,整体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PRRSV特异性IFN-γ+T细胞反应。免疫组免疫后7 d、14 d、21 d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T细胞频数分别为0±0、0±2、5±8,组间和组内统计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HuN4-F112株疫苗早期保护中,IFN-γ参与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较弱,在早期免疫阶段难以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为了解PRRSV疫苗免疫保护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提示需要采用更多的指标和方法来评价该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抗体对II型不同亚群PRRSV的中和作用,本研究将10头PRRSV抗原、抗体阴性的6周龄仔猪,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头份疫苗(106.0TCID50/mL),每周采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该血清对II型PRRSV第1、2、4亚群的代表病毒株勃林格PRRSV活疫苗(VR-2332株)、PRRSV活疫苗(CH-1R株)和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的中和效价。实验结果显示,仔猪免疫3周后开始产生针对HuN4-F112的中和抗体,11周至22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持续至少25周,但只有少数免疫猪在几个时间点的血清对VR-2332和CH-1R疫苗株具有血清交叉中和作用,而且中和效价较低。  相似文献   

6.
将35头4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原及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5头,命名为XJ1~XJ7组。XJ1~XJ6组分别免疫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接种剂量分别为102TCID50/头、103TCID50/头、104TCID50/头、105TCID50/头、106TCID50/头和107TCID50/头,XJ7组为对照组,按1mL/头剂量接种DMEM。各试验组在免疫后28 d,用3×104.0TCID50/头剂量感染HP-PRRSV HuN4第5代强毒,疫苗免疫和攻毒后观察和检测各组试验猪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攻毒前XJ2-XJ6组PRRSV ELISA抗体在免疫后14 d全部转为阳性,XJ1组在免疫后21 d转为阳性,但维持在较低水平;XJ2-XJ6组针对标记基因NP49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后28 d转阳性。攻毒后对照组全部发病,且死亡2头,XJ1有4头发病,XJ2-XJ6组无发病和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对仔猪提供免疫保护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3TCID50/头。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P-PRRS)免疫效果进行比较,选择辽宁地区某养殖场临床健康仔猪60头,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仔猪均于30日龄首次免疫某厂家的HuN4-F112株活疫苗,Ⅰ组于6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两组均于180日龄进行最终免疫,每次免疫后30 d采集血样,进行PRRSV抗体水平检测,两组在首免后30日检测抗体,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于210日龄再次检测,两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同时选择临床健康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三组仔猪均于30日龄分别免疫HuN4-F112株、TJM株及JXA-R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严格隔离饲养,免疫后30 d后采集血样,进行PPRS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三种毒株活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致病性PRRSV疫苗的免疫机理,试验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比较了PRRSV变异株(HuN4)活疫苗和PRRSV变异株(JXA1)灭活苗免疫仔猪攻毒前后PRRSV在体内动态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HuN4活疫苗组攻毒后,病毒在各组织中的含量明显低于JXA1灭活苗组和对照组;JXA1灭活苗组攻毒后,病毒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载量与对照组相似,但较对照组轻。说明HuN4活疫苗免疫仔猪攻毒后,能明显抑制病毒在各组织中的复制,其免疫效果明显优于JXA1灭活苗。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国内不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17头PRRSV抗原和抗体双阴性的28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组,TJM-F92株弱毒疫苗组,JXA1-R株弱毒疫苗组,经典株弱毒疫苗(VR2332来源)组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7,14,21,28d分别采血,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结果从免疫后14d起PRRSV抗体开始转阳,但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对免疫后14d所采血样进行病毒分离,TJM-F92株免疫组未分离到PRRSV疫苗毒,JXA1-R株免疫组2头猪分离到PRRSV疫苗毒,经典株免疫组只1头猪分离到PRRSV疫苗毒。免疫后28d,所有猪接种PRRSV强毒株TJ株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各组猪的体温、临床症状;攻毒后21d,所有猪安乐死,剖检观察肺部病理变化。结果显示,TJM-F92株和JXA1-R株免疫组均未出现临床发病猪,经典株免疫组2头猪出现临床发病,对照组全部临床发病,死亡1头。经典株免疫组临床发病猪出现典型PRRSV感染肺部病理变化,而TJM-F92株和JXA1-R株免疫组均未发现典型PRRSV感染肺部病理变化。本研究证实TJM-F92株和JXA1-R株对高致病性PRRSV的免疫效果优于经典株弱毒疫苗,TJM-F92疫苗株与JXA1-R疫苗株相比,疫苗毒在体内带毒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Marc-145细胞上获得更高滴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uN4-F112株,优化了细胞培养条件、病毒接种剂量、收毒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等条件。结果证明Marc-145细胞在MEM培养基、新生牛血清含量8%、细胞接毒密度1.5×105个/mL、pH7.1条件下生长状态最好;PRRSV HuN4-F112株的最佳接种剂量为3.0×105 TCID50/mL,收毒时间为接种后70~72小时,在-18℃冻融3次,PRRSV HuN4-F112株增殖效果最好。该结果为HuN4-F112株PRRSV疫苗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HuN4株)在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病毒对组织器官的嗜性,本研究将HuN4株和细胞传代致弱毒株HuN4-F65人工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分别于感染后1d、3d、5d、7d、10d、14d、21d和28d各迫杀2头,并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脑、颌下淋巴结、扁桃体、肺脏、肝脏和十二指肠等组织及血清中的PRRSV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HuN4组各器官病毒载量比HuN4-F65组高100倍,病毒载量峰值期出现在感染后7d,随后呈下降趋势。HuN4株在仔猪体内分布广泛,在21d的试验期内持续存在,并且各器官的病毒载量呈正态分布规律;而HuN4-F65株血清病毒载量较低,并且集中在单核巨噬细胞相对密集的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与HuN4株主要嗜性器官肺脏相比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HuN4株)在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病毒对组织器官的嗜性,本研究将HuN4株和细胞传代致弱毒株HuN4-F65人工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分别于感染后1 d、3 d、5 d、7 d、10 d、14 d、21 d和28 d各迫杀2头,并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脑、颌下淋巴结、扁桃体、肺脏、肝脏和十二指肠等组织及血清中的PRRSV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HuN4组各器官病毒载量比HuN4-F65组高100倍,病毒栽量峰值期出现在感染后7 d,随后呈下降趋势.HuN4株在仔猪体内分布广泛,在21 d的试验期内持续存在,并且各器官的病毒载量呈正态分布规律;而HuN4-F65株血清病毒载量较低,并且集中在单核巨噬细胞相对密集的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与HuN4株主要嗜性器官肺脏相比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3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和抗体阴性的仔猪,免疫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株)(WINSUN BIO),28天后连同非免疫对照组接种HP-PRRSV强毒,连续观察21天,监控仔猪临床症状和一周采集一次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免疫组精神、食欲、体温正常,PRRSV的基因载量减少和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缩短,非免疫对照组精神沉郁、减食和废食,体温升高,并有咳嗽甚至死亡等临床症状,病毒血症持续至攻毒后21天。结果表明,PRRS GDr180株活疫苗接种可减少PRRSV传播和使仔猪产生对HP-PRRS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4,(9):87-89
本试验旨在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对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生产性能及免疫保护力的影响。将287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一组于出生后14 d和28 d免疫107.0TCID50PCV2疫苗各1 mL,另一组不予免疫。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变化、断奶体重、保育后体重,并按时采血检测PCV2抗体。结果显示,在PCV2、PRRSV感染猪场,免疫组发病2头,死亡0头;对照组发病18头,死亡12头,免疫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在保育阶段增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PCV2疫苗免疫后能够较快地产生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了重组PRRSV N蛋白,添加佐剂制成亚单位疫苗进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猪分为2个不同佐剂制备的PRRSV N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1个PRRSV TJM-F92株减毒活疫苗免疫组和1个攻毒对照组。首免5周后,用PRRSV NVDC-JXA1强毒株攻击,观察临床表现并在攻毒后21 d对试验猪进行剖检。结果表明:首免3周后2个亚单位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抗体全部转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后PRRSV N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1#组有2/3的猪只、2#组有1/3的猪只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解剖病变较攻毒对照组猪只轻微,转归较好且成活,但保护作用不及PRRSV TJM-F92株减毒活疫苗组;剩余的亚单位疫苗免疫1#组1/3的猪只和亚单位疫苗免疫2#组2/3的猪只,与攻毒对照组猪只一样表现为比较典型的PRRS症状,并在8~12 d内死亡。说明PRRSV N蛋白亚单位疫苗能够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部分保护作用,但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单独使用达不到减毒活疫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后能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抑制,IL-10在病毒介导的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PRRSV HuN4株感染PAM细胞后能够诱导IL-10高水平表达,而其传代致弱毒株HuN4-F112感染PAM细胞后IL-10表达水平很低。本研究以PRRSV HuN4株及HuN4-F112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PAM细胞后IL-10上游关键因子表达差异进行研究,揭示诱导IL-10产生差异的分子基础。结果显示,PRRSV强弱毒感染PAM细胞后,强毒HuN4株诱导TLR2与TLR4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弱毒HuN4-F112株,TLR3、TLR7和TLR9转录水平则无显著差异;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后,其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弱毒HuN4-F112株,而ERK磷酸化水平差异不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PRRSV强弱毒株感染PAM细胞诱导IL-10表达水平的差异推测是由于强弱毒诱导p38 MAPK磷酸化水平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本实验室构建的嵌合型猪圆环病毒(PCV1-2)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5-His-ORF2作为免疫原免疫母源抗体ELISA效价在0.07~0.60不等的商品猪,9头猪随机分为4组,1组(3头)肌肉注射免疫103.5TCID50的PCV1-2/头,2组(2头)肌肉注射真核表达质粒200μg/头,3组(2头)肌肉注射空载体(pcDNA3.1)200 μg/头,4组(2头)不免疫作为攻毒对照组.于免疫后42 d,PCV1-2组及真核表达质粒组产生了PCV2抗体.免疫后42 d所有组攻毒PCV2和PRRSV,剂量分别为2×104.5TCID50/头和106TCID50/头.攻毒后21 d,攻毒对照组猪淋巴结比免疫组显著肿大,免疫组猪血清、淋巴结中PCV2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攻毒对照组猪淋巴结中PCV2抗原含量高于免疫组.这些结果表明,嵌合型PCV1-2及真核表达质粒肌肉注射免疫商品猪后,对PCV2感染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可能成为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的最小免疫剂量,本研究将3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分别稀释成10TCID_(50)/mL、102.0TCID_(50)/mL、103.0TCID_(50)/mL,每批疫苗各个稀释度分别免疫仔猪1.0 mL/头,并设攻毒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免后10 d连同攻毒对照组用伪狂犬病病毒GD1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阴性对照组不攻毒。结果表明,10TCID_(50)/头和102.0TCID_(50)/头的免疫剂量在免疫后10 d依然无法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保护率为20%~80%(1/5~4/5);103.0TCID_(50)/头的免疫剂量能够保护仔猪抵抗PRV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5/5);攻毒对照组发病率为100%(5/5),死亡率为80%(4/5);阴性对照组全部健活。由此确定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最小免疫剂量为103.0TCID_(50)/头。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巴马小型猪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PRRSV抗体阴性的16头巴马小型猪和17头本地二元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低剂量接毒组、高剂量接毒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低剂量、高剂量接毒组肌肉注射接种PRRSV NVDC-JXA1强毒株,对照组1和接毒组混合饲养,对照组2分开饲养作为空白对照。接毒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精神、食欲、死亡等情况,死亡动物剖检病变,攻毒后每隔7d采血用RT-PCR法检测病原,连续观察21d。结果绝大部分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且有3个以上温次,所有接种及混养动物都死亡,巴马小型猪死亡时间在8d~17d,二元杂交猪在7d~13d,死亡动物出现肺充血、出血、实变,扁桃体、淋巴结、肝脏、肾脏、皮下有出血等症状,病原RTPCR检测为阳性,说明攻毒动物死于HP-PRRS,表明巴马小型猪对PRRSV NVDC-JXA1强毒株非常敏感,可用于PRRS活疫苗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为证实GP5蛋白B表位是否具有诱导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本实验合成了PRRSV CH-la株和高致病性PRRSV(HP-PRRSV)HuN4株B表位的短肽,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两份特异性多肽抗血清.此外,将12头PRRSV及其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以HP-PRRSV HuN4疫苗毒株(HuN4-F112)进行基础免疫,然后用强毒株(HuN4-F5)进行多次接种,制备猪高免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结果显示,两份多肽抗血清均能与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发生特异性反应,IFA抗体效价无差异,表明两份血清没有显著差异.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两份多肽抗血清均不具有中和PRRSV活性.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高免血清中针对B表位肽的ELISA抗体水平与血清抗PRRSV中和抗体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而且B表位肽不能抑制中和抗体.以上结果表明HP-PRRSV B表位不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