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我国自1992年家禽中发生H9N2亚型禽流感以来,又先后发生H5和H7亚型禽流感流行,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给养殖业带来灾难性打击,而且这些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可感染部分人群,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虽然我国从家禽中曾分离到很多种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但就危害性而言最重要的是H5N1(H5NX)、H7N9和H9N2三个亚型。1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和进化动态H9N2亚型禽流感是我国家禽中存在最广泛、传播最快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禽流感特别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世界普遍暴发流行,给家禽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实践证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危害性大体有六个方面:(1)引起禽类急性传染病,导致大量家禽  相似文献   

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低致病性AIV,但因其分布广泛、传播迅速,可引起感染家禽生产性能下降,给家禽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H9N2亚型AIV在感染家禽过程中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家禽极易继发上呼吸道细菌、消化道细菌等感染,从而导致H9N2亚型AIV致病力增强,细菌黏附定植能力增强,家禽死亡率显著升高。另外,H9N2亚型AIV还能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病毒入侵时有可能出现协同作用或颉颃作用,从而相互促进或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排毒;H9N2亚型AIV还极易发生突变或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在混合感染时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感染人的新亚型毒株,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作者综述了H9N2亚型AIV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通过阐述H9N2亚型AIV与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的协同或颉颃作用,以期为临床上H9N2亚型AIV混合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09,(10):116-116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注在智利的火鸡中发现H1N1流感病毒可能会增强全球大流行。8月27日,FAO表示,在智利的火鸡中检出H1N1病毒引起目前在人类循环的这种大流行病毒也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家禽饲养场传播的关注。目前的H1N1病毒株是一种人类、猪和鸟类基因的混合,并已证实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还不会超过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毒的致命性。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近日称,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专家提醒该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仍有威胁。资料显示,H6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自1972年以来在台湾本土家禽中流行。2013年6月,台湾地区发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6.
截止于2013年4月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我国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发现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例死亡.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是世界范围首次出现的事件,该消息一经报出,立即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担忧此次出现的新型流感病毒是否会形成大流行.鉴于当前对该病毒的基因特性、生物学特性及传播能力尚不清晰,为了使读者更好的认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本文回顾H7亚型流感病毒的特性、H7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情况和对人类的感染情况,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于1966年首次在美国火鸡中发现,它在禽类之间的有效传播使其在全世界家禽中流行。H9N2亚型AIV也能够感染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狗、水貂、蝙蝠),中国于1998年报导了第一例人感染H9N2 AIV的病例。血清学研究发现具有家禽接触史的人(特别是从事家禽职业的工人),H9N2 AIV抗体的阳性率比普通人要高,说明H9N2 AIV可以从家禽传播感染人。  相似文献   

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1994年在广东家禽中首次出现,随后几年逐渐传播到其他省份。H5N1亚型AIV 1996年在广东首次出现,2004年以来在多个省引起禽流感暴发。我国使用疫苗免疫防控H9N2和H5N1亚型AIV已有多年。虽然在免疫后的家禽养殖场H5N1和H9N2病毒检出率极低,但在一些活禽市场病毒检出率却比较高。由于H5病毒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通报”病毒,市场监测阳性往往被怀疑为养殖场有病毒流行但未被“通报”。陈化兰院士团队通过详实的实验研究,揭开了活禽市场病毒繁衍和传播的真相,对如何进一步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该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相似文献   

9.
低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9N2病毒感染禽流行性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仍然对我国的养鸡业产生的严重的危害,也是制约养鸡产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由于禽流感病毒在低温下有较强的存活性,并伴随着候鸟的迁徙及家禽的贩运而大面积流行传播。因此在冬季养鸡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本文将对肉鸡冬季低致病性禽流感预防与治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4年全球禽流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流行特点。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东南亚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首次在日韩以及德荷英等国家出现,引发全球广泛关注;H5N2、H5N3和H5N6等3种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也对发病国家造成巨大损失;H5N2、H7N1等多种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共存,对禽流感防控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H5N1亚型流感病毒是目前在亚太地区蔓延的人禽流感病毒,在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健康卫生。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H5N1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助于更好地预防禽流感病毒传播、预测未来大流行病毒的变异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正>禽流感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其一般先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禽流感病毒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获得了可以感染人类的能力。目前,已经出现的禽流感病毒的类型有:H5N1、H7N2、H7N7、H9N2以及H7N9。其中,H5N1和H7N9的感染能力最强,它们不仅能够造成人类的伤亡,还能够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1病原体禽流感病毒大多呈多形性,且具有囊膜。其中,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8,30(16)
H9N2型禽流感病毒在许多欧洲国家呈现地方性流行病,自从1998年以来导致人类重复感染。为了评估这种病毒对人的潜在威胁,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们调查了该病毒在雪貂模型中的复制和传播能力。5株分离自1988-2003年的不同家禽的野生型H9N2病毒被用于该试验。结果显示,与一种人源H3N2病毒相比,这些病毒在鼻冲洗液中的水平为中等程度。其中的2种可以在雪貂之间直接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地区H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内外对于H1亚型禽流感病毒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流行状况和风险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病毒流行状况和风险。[方法] 2011–2013年间,在中国系统地开展了7次H1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共从24省(自治区、直辖市)949个场点采集38435份禽拭子样品,进行病毒分离、RT-PCR、序列测定等。[结果] 共检出H1亚型禽流感病毒12株(5株H1N2、3株H1N3和4株H1N8),样品总阳性率为0.03%,鸡、鸽、鸭、鹅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00%(0/28786)、0.00%(0/646)、0.19%(11/5793)和0.06%(1/1131)。基因序列表明,这些病毒均属于东半球分支,均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且仅结合禽型受体。[结论]中国H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感染率较低,主要分布在水禽中,未发现易于结合人型受体的突变,提示H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家禽和公共卫生威胁较小。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场链分析,掌握家禽H7N9流感病毒时间、空间、群间分布状况,及时清除家禽养殖、市场流通等重点环节中家禽H7N9流感病毒,有效降低病毒向人传播风险,降低病毒由活禽市场向养禽场传播风险。近日,为进一步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剔除家禽H7N9流感病毒,切实保障养禽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提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4):38-38
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引起2003—2004年度亚洲禽流感暴发的病毒能感染猫。Thijs Kuiken与其合作者指出.这些发现出人意料.因为家猫通常被认为是不受此类A流感病毒感染的。这个禽流感A病毒名为H5N1.因为它.亚洲的8个国家屠宰了大批的家禽.这个病毒也感染了人类,而且许多被感染者因此丧生。在禽流感暴发期间。有一些猫也被感染的道听途说.因此Kuiken与同事对猫通过呼吸道接触这个病毒或通过吃被感染的鸡后是否生病做了研究。六只猫得了严重的肺病.并且将病传染给另外两只与它们在一起生活的猫。研究人员还在猫身上测试了另一种流感病毒H3N2.这个病毒会导致最常见的人类流感。用类似方式接触病毒的猫没有生病。作者说.他们的发现指出.在H5N1暴发期间.猫也面临被感染的危险.而且可能在农场家禽中传播病毒起作用.猫也可能成为人类感染的潜在病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状况,2018年3—5月,在我国11个省份67个场点,随机采集4 792份咽喉/泄殖腔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 792份样品中,H7N9亚型阳性率为0,H9N2亚型阳性率为25.21%;场点阳性率为80.60%,其中活禽市场场点阳性率(96.30%)显著高于其他场所(15.38%)。与历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比,2018上半年H9N2亚型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检测值(P0.05),达到近年来最高点。病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检出的H9N2亚型病毒属于2007年以来我国H9亚型主要流行分支,即h9.4.2.5分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7N9疫苗免疫政策有效遏制了H7N9亚型流感的蔓延,而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我国持续流行多年,感染范围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需要采取新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荷兰:新近的警报表明,2004年初再度出现的禽流感传人事件在东南亚远未结束。在努力控制该病的流行和防止传人事件继续发生的同时,越来越需要对现行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估。2003年3月到5月期间,禽流感对人的感染在荷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在A型禽流感病毒H7N7在商品家禽养殖场中广泛流行期间,证实了89个家禽工作人员病例以及3例无家禽接触史的病人。  相似文献   

19.
一.禽流感的流行情况 H5N1病毒是2005年以来危害我国养禽业三大进化分支病毒,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流行性。WHO、FAO、OIE联合制定了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HA基因的命名标准,将其划分为0~9共10个Clade,其中2分支和7分支变异最快,也最为严重。Clade2.3.2病毒在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0.
问 目前在亚洲流行的禽流感病毒H5N1 ,该病毒过去的流行情况如何 ?答 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已在禽类及鸟类中流行了几十年了 ,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禽流感大暴发 ,其中 1959年苏格兰(H5N1 )、1979年英国 (H5N2 )、1983年美国(H5N2 )等。 1991年 10月至 2 0 0 1年禽流感大暴发 ,如墨西哥 (H5N2 )等。近年来H5N1 病毒引起了人们更密切的注意。 1997年 4月至 12月的香港禽流感 (H5N1 )除引起家禽损失外 ,还引起 18人感染 6人死亡。最近亚洲十多个国家 ,我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除台湾省流行的为H5N2 外 )也都是H5N1 作的祟 ,引起家禽的死亡 ,在泰国及越南还引起少数人的死亡 ,因此H5N1 是禽流感重要的高致病性病毒。问 禽流感病毒是如何分型的。答 禽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血清型。A型主要引起人、畜、禽的流感。B、C型主要引起人的感染 ,有少量猪感染的报道 ,其危害性不大。在A型流感病毒中又分许多亚型 ,其亚型分型的根据是以其血凝素 (HA)抗原及神经氨酸 (NA)抗原的HA抗原有 15种 ,即HA1 至HA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