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只有保证水稻高产优质,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但从近年来云南省的水稻种植情况来看,并没有实现高产。所以,要针对云南省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积极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云南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最终达到促进云南省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云南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云南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加快对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核心要素,本文根据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水稻种植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地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已成为危害水稻高产的病害。通过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探索了一套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害的新途径,使水稻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2007年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水稻机插秧的优势,根据水稻机械育插秧推广项目试验示范,总结制约云南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相关因素,针对目前云南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是世界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中心之一。针对目前水稻种质资源严重流失的现状,选择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不同地区进行村寨调查。通过34项调查指标和4项水稻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回归分析,发现自留种的比例与水稻遗传多样性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为有效进行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配合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做好水稻新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品质的鉴定,为云南省审定和推广水稻新品种(系)提供科学依据,特做该水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张磊 《乡村科技》2020,(2):103-104
云南省以梯田种植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为主,水稻生产中所施肥料以化肥和有机肥为主,其中稻田秸秆还田是有机肥的主要施加方式。秸秆还田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在云南省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上优点和缺点并存。本文以云南省的农业环境为对象,对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云南省主要粮食型作物,最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的种植面积呈现缩小的趋势,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品质的水稻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县是云南省主要的水稻生产地区,其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整个地区的粮食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的水稻生产情况,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0.
2009~2013年,云南省植保站会同文山、昆明的16个县市,在水稻、玉米、葡萄、三七作物上通过研究、示范,集成配套了病虫草鼠害综合管理(IPM)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软米是云南省特有的优质米类型。楚粳39号是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高原粳型软米常规水稻新品种。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稻米特别是特种米的需求,促进云南省特色优质米产业发展,按照有机食品质量技术标准,利用楚雄优越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楚粳39号有机水稻种植,探索总结出一套包括种植基地选择和集合水稻保健栽培、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稻田养殖技术的有机水稻种植技术,为云南省优质米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45%左右(2006年为42%),水稻生产在云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根据气候特点抓好水稻的栽培管理,依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生产措施,是夺取水稻丰收的重要保证.目前云南省水稻主要产区的一季中稻即将播种,培育壮秧是争取水稻高产优质的基础,是夺取丰收的第一步.而精选种子、精整秧田、精量用种、精细播种、精心管理,是促进齐苗、全苗、匀苗、壮苗,培育壮秧的基本规程.为了力争水稻秧苗成苗率大于85%,壮秧率大于80%,请重视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近日,经过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农技推广中心的最后认定,施用金星化工"金星营养套餐肥"的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新瓦房村3户示范户,水稻亩产均超过1000公斤,创下了杂交水稻在高原地区的亩产新纪录。云南省个旧市政府历来重视水稻的引进与推广工作,成功引进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呜三省”之称。是云南省四大多雨中心之一,也是云南省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县分之一,能种植杂交水稻的区域多属于籼粳交错区。近几年来,在水稻抽穗时期常遇到温度高、湿度大、寡照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穗颈瘟发生危害,每年度因穗颈瘟危害损失水稻产量不可估量。本文分析杂交水稻穗颈瘟发生危害现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的提高,为引进、示范、推广米质优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保山市农科所于2004年从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滇优7号进行试种,获得了成功,该品种是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李铮友教授用18A/滇陇201杂交选育成的优质香软米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稻种资源,合理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稻种优异性状,有利于加快水稻育种效率,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从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的收集与分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品质和抗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和利用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夯实良种基础 ,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 ,促进优质水稻良种在全省的交流和推广 ,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共同主持 ,遴选了各育种单位新育成的 11个优良品种 (系 )组成新世纪第一轮(2 0 0 1~ 2 0 0 2年 )云南省中北部水稻良  相似文献   

18.
自1976年引种试种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水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步提高,对促进云南省水稻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的推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措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在适种她区已普及种植。当前。应当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时机,积极筛选和发展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淘汰品质较差的组合,确保杂交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水稻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1,2]。然而长期以来云南水稻生产不能满足云南人民生活的需要。从1982~1996年,云南省农科院与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进行了水稻耐寒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云南省大米基本实现了自求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和全国不同气候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了云南省杂交水稻种植的气候利弊 ,确定了有关的农业气象指标 ,完成了云南省杂交水稻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