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养猪生产及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怀孕母猪体内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给仔猪,造成产后仔猪立即感染,引起仔猪黄痢和白痢,如不及时治疗,仔猪死亡率很高。EM菌是一种活菌制剂,它能改善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环境。本实验旨在通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制备的生态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菌群失调,防治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养猪生产及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怀孕母猪体内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给仔猪,造成产后仔猪立即感染,引起仔猪黄痢和白痢,如不及时治疗,仔猪死亡率很高。EM菌是一种活菌制剂,它能改善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10日龄哺乳仔猪,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哺乳仔猪。  相似文献   

5.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埃希氏菌所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我国养猪事业中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本文就大肠杆菌霉素引起的仔猪严重下黄痢、白痢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防治以及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中的一些大肠埃希氏菌(E.coli)条件性致病菌株所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性大肠杆菌通常只有在肠道内环境改变或其他诱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下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仔猪,病猪主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黄痢病猪抗过7天以后症状逐渐转化为白痢症状。近年来,豫北地区集约化养猪场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生物菌给新生仔猪喂服,测定其对肠道三种主要菌群的影响;同时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测定其抗病力。结果表明:复合生物菌能显著地降低仔猪直肠中的大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有效地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使仔猪下痢的发病率降低87.47%,治疗显效率达100%,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1病原1.1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以O8∶K88为多见,同一流行区局限1~2种大肠杆菌血清型。1.2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主要以O8∶K88为常见,其次是O60、O115。2临床症状2.1仔猪黄痢病猪精神沉郁,不吃乳,排黄色或黄白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便,味腥臭。死亡率高(70%~90%)。2.2仔猪白痢病猪发抖,吃乳减少,排灰…  相似文献   

9.
采集长江大学试验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粪便,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染色镜检确定纯种后,增菌培养24h,再活菌计数,计算大肠杆菌浓度,再加甲醛灭活即为自家苗。在本场随机挑选产期相近或相同的母猪24头,平均分成A、B、C3个组。将经过安全检查的自家苗接种于A组母猪,B组注射k88、k99基因工程苗,C组不注射黄、白痢疫苗,观察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注射自家苗的试验组的仔猪发病率与另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为8.5%、14.2%、48.2%;日增重分别多5.2%,8.0%;平均每头仔猪比另外两组多盈利10.4元、29.0元。  相似文献   

10.
某种猪场用大肠杆菌多价菌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均发生仔猪黄白痢,。从患病仔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极少见的引起仔猪黄痢的O78血清型和O15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用分离出的菌株制成自家大肠杆菌中甲醛苗给怀孕母猪在临前前45d和15d各免疫1次,不仅控制了该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而且可使仔猪增重及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黄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抗仔猪黄白痢血清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肠道传染病,常见于哺乳期仔猪。抗生素是防治该病的主要途径,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随着国家"限抗禁抗"政策的逐步实施,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绿色、环保的新药物。本文通过查阅2015—2021年的文献资料,综述单独使用中药、中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及微生态制剂防治仔猪黄白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中药和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率,但两者的治病机理不尽相同,中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主要是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健康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两者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下痢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仔猪出生后3~10d为黄痢,而出生10d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中的一些大肠埃氏菌条件性致病菌株引起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中的一些大肠埃希氏菌 (E.coli)条件性致病菌株所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性大肠杆菌通常只有在肠道内环境改变或其他诱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下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黄痢多发生于 7日龄以内仔猪,病猪主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黄痢病猪抗过 7天以后症状逐渐转化为白痢症状。近年来,豫北地区集约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很高,且死亡率最高达 5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下面谈谈针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黄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抗仔猪黄白痢血清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一类疫病。临床上根据病原菌的血清型,以及患病猪的年龄差别,常分作初生仔猪黄痢,哺乳仔猪白痢和断奶前后的仔猪水肿病。1病原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各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猪的肠道和外界环境、土壤中。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制剂"百痢净"治疗仔猪下痢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白头翁、秦皮等十余味中药通过部分浓缩制成复方制剂“白痢净”,对治疗仔猪下痢进行了研究。本品经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经10倍治疗量作动物试验未见不良反应;临床观察治疗仔猪黄痢、白痢、水泻等18831例,治愈18309例,有效率达97.23%;对比试验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和微生态制剂促菌生。  相似文献   

19.
采集长江大学试验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粪便,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染色镜检确定纯种后,增菌培养24h,再活菌计数,计算大肠杆菌浓度,再加甲醛灭活即为自家苗。在本场随机挑选产期相近或相同的母猪24头,平均分成 A、B、C 3个组。将经过安全检查的自家苗接种于 A 组母猪,B 组注射 k88、k99基因工程苗,C 组不注射黄、白痢疫苗,观察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注射自家苗的试验组的仔猪发病率与另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为8.5%、14.2%、48.2%;日增重分别多5.2%,8.0%;平均每头仔猪比另外两组多盈利10.4元、29.0元。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常仔猪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多数下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这是猪密集饲养管理下,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由于仔猪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此病可分仔猪黄痢及仔猪白痢两种。黄痢为一周龄内仔猪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