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遂如 《养猪》2005,(2):35-37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种新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猪体质下降、消瘦、呼吸困难、咳喘、腹泻、贫血和黄疸等。国内于1991年报道了本病,现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与流行。目前已证实,猪圆环病毒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间质性肺炎(IP)、母猪繁殖障碍和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有关,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为主要特征。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体现已被确认为圆环病毒(PCV-2),自1991年该病在加拿大首次暴发后.美国.法国、北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相继都有该病的相关报道。我国的郎洪武(2000).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各种年龄猪发生急性和慢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致死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自1957年Pattison等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均有发生,是国际上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的五大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9年国外报道APP猪平均日增重下降33.6%,饲料报酬下降25.5%。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病猪体质消瘦,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呼吸困难、衰弱、死亡等。该病自1991年加拿大首次报道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给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张福利 《北方牧业》2004,(21):13-13
大家都知道,当猪采食了量含有毒素的过期的饲料时.很容易发生中毒。中毒后,首先发生胃肠炎、子宫内膜炎和膀胱炎等。此猪就是中毒后感染肾炎一例。笔者经过诊治现已康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感染而引起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虽在人和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中均有发生,但其中对猪发病报道的最多,目前报道发生本病的已有30多个国家,我国报道发生本病的也有26个省、市和地区,尤其是2001年以来对猪发生本病的报道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
7051灭虫丁驱除猪寄生虫试验猪的内外寄生虫病是困扰养猪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据报道,猪蛔虫病在5-8月龄自然感染率可达20.33%-26.08%。猪鞭虫、有齿结节虫、猪虱、疥螨等也有发生。农村圈养猪发生率更高,为选择一种广谱、高效、廉价、低毒及使用方...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特征、1981年.我国首次报道家兔发生附红细胞体病.之后相继报道了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发生该病。2003年9月份我省西部地区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2年Tischer等首先发现猪圆环病毒(PCV),但其致病性直到1991年才被Clark报道,该年在加拿大的猪群中存在一种被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新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后美国、法国等纷纷报道了该病的发生(Fenaux等,2000)。我国于2000年首次报道本病,郎洪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猪传染性胃肠炎 (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TGE首次由Doyle和 Hutchings1 946年在美国报道 ,日本 (1 95 6年 )和英国 (1 95 7年 )先后报道该病 ,这之后欧洲、北美、亚洲等多个国家相继报道发生了 TGE,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猪的疾病。我国从 6 0年代起就有TGE的报道 ,近些年来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 ,尤其是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 ,给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在 1 984年和 1 986年间 ,欧洲北美等地又报道了一种特别的 TGEV自然缺失变异株 -猪呼吸…  相似文献   

11.
猪冠尾线虫病是由圆线目冠尾科冠尾属的有齿冠尾线虫(S dentatus)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壁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肾虫病。2004年8月上旬,辽宁省某养猪户饲养的育肥猪发生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冠尾线虫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多见于猪、牛、犬等,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因猪大面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而波及到兔.致使兔发生疑似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一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不断增加,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该病2001年6月以来,在豫北地区的濮阳、清丰、滑县、内黄、安阳、林州等县市流行,随后其它地区报告类似症状流行。安阳大学牧医系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1呈流行性自6月初从农村散养户陆续发病,各种年龄猪均有发生,对240个养猪户跟踪调查,发病率在72.8%,死亡率26.2%。对20个规模化养猪场调查,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猪业》2011,(6):67-67
本刊辑:据艾格农业网2011年5月17日报道,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人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PED)分别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TGE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则很低。1945年,Doyle在美国首次报道发生了本病。我国1956年在广东省首次报道,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本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夏季也可发生。20世纪70年代初首…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福清、莆田等地猪只发生以发热、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病率高,损失大,起初疑为猪瘟、副伤寒、链球菌、弓形体等疾病,以这些病对症防治,均未见效,后对此病进一步确诊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现将两个较大规模、年出栏万头的商品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1猪场一(30~40)kg的育肥猪先发病,随后波及(15~20)kg的保育猪,发病率达4%死亡率达3%。1.2猪场二保育舍的猪先发病,随后波及整个猪场,保育舍及育肥猪发病率几乎达100%。保育舍死亡率高达3…  相似文献   

17.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是由猪痢疾蛇形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TH.)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粘液性出血性下痢,大肠粘膜呈卡他性出血性,甚至呈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本病感染率高,鼠、蝇为SD的病原携带者,使猪场疫情不断扩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怀化市某猪场1998年以来发生一种以剧烈拉痢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长年不绝,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痢疾。采取严格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停药观察1年,无SD临床病例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健雄 《养猪》2004,(5):35-36
英国于1993年首次报道了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随后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非洲均有报道。近年来,我国不少省份的猪场在生长育成舍和部分保育舍里.经常可以见到猪皮肤上出现急性的红到粉红色甚至紫癜性的皮疹,有的猪场兽医以为仅是疥螨引起的皮肤病.但单纯使用敌百虫、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治疗却没有效果。发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该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于1946年首次由Doyle和Hutchings在美国报道,随后北美、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先后报道该病发生,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暴发的疾病。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TGE的报道,近些年来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尤其是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常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概述 猪圆环病毒是由Tischer(1974)首次从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中分离出来,并在1982年证实了该病原来源于当初制备PK-15细胞的猪肾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将其命名为圆环病毒(PCV)。该病毒长期持续感染PK-15细胞却不表现细胞病变(CPE),用其人工感染试验猪,均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故认为PCV仅是一种能感染猪却不会致其发病的常规病毒。但是,到了1991年Clark报道,在加拿大的猪群中发生一种被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新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后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丹麦、荷兰、北爱尔兰、墨西哥、日本等国纷纷报道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