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要点,解决香菇菌棒不能按时转色,造成香菇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春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70%,因此必须不失时机,抓好袋栽香菇春季管理。但由于此时气候多变,如果管理不当,香菇产量和品质将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香菇菌棒的发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香菇栽培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香菇的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栽培技术要精益求精,对栽培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必须全面掌握关键环节的管理技术。香菇菌棒的发菌管理是香菇栽培的  相似文献   

4.
在香菇的速生高产生产中,其配套管理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香菇生产中后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菇生产中后期管理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几年来镇沅县按板镇香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香菇种植以椴木为主,但椴木成本高,周期长,产量低,而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袋料香菇的种植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香菇的转色原理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的转色是香菇生产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转色过程中由于天气因素或管理技术的影响,导致菌膜太厚或太薄都会对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掌控香菇的转色就成为管理的关键,在生产中我们通过一些管理措施来营造适宜香菇转色的小气候环境,从而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北方香菇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矿物质,芳香、味道鲜美。香菇被誉为食用菌皇后,成为名菜的主要配料之一,北方香菇栽培逐渐规模化。要想提高香菇产量,就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如柞木、苹果树,明确其种植过程及出菇管理要点,科学发菌,及时转色,加强出菇管理。1香菇原料选择木屑是香菇栽培中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是室外香菇发生全盛期,其产量占全年香菇产量的30%~60%(视品种和制棒时间迟早)。管理之前,应根据出菇批数、失水状况及污染情况分别进行补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玉米香菇立体种植中香菇出菇期主要管理技术及异常出菇情况,对农民更好地掌握此项技术、提高陆地香菇产量和改善商品性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3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言香菇代料简易栽培法,与已推广的纯菌种压块法栽培香菇相比,其特点是:工艺简单,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管理方便,易于推广。香菇代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代料配方不同,对菌丝生长速度,菌块的越夏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为此,笔者作了香菇在不同代料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菌块污染和产量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香菇白棒出菇既损耗菌棒营养、影响产量,又不利于管理。因此预防香菇白棒出菇,对保证菌棒正常出菇,保障菌棒的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注水时期和注水配方,通过测定并分析香菇产量及子实体中的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注水处理生产的香菇,其产量差异显著,处理A生产的香菇产量较对照提高了7.15%,且第二潮菇产量增加值远远高于第三潮菇产量增加值。处理A生产的香菇,其第二潮菇子实体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61%、6.57%、1.24%、3.86%。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考虑在第二潮菇出菇前选择注水处理A来提高香菇产量和养分。  相似文献   

16.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与栽培料的配制、栽培季节的安排、栽培袋的制作、发菌和转色、出菇后的管理几个环节有关,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对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菌,深受大家的喜爱。在人们对香菇需求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香菇产量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香菇产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由品种及栽培模式、培养料、环境因素对香菇产量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能使香菇产量受到很大的波动,在香菇各阶段栽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家实行生态功能区,限制木材采伐的当今,探讨竹屑栽培香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菇菌丝体转色期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的转色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转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从选用优质菌株、脱袋的时间、方法和脱袋后的温湿度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香菇转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香菇产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南菇北移,我国北方香菇产量逐年提高。对香菇栽培者来说,如何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菇,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一、发菌阶段的"阶段式"管理香菇的发菌期有80天左右。为使发菌充分,减少污染,此期最好按天分阶段进行管理。接种后1~6天是菌丝萌发期。此期菌丝生长势较弱,需将棚温控制在28℃左右,且不宜移动菌袋,以防杂菌感染,应不通风或少量通风。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若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霉筒烂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做到“六要六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