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2.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 一、栽培叶、椹兼用桑品种的意义桑树新品种选育,过去一般都侧重于选育产叶高、叶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其经济效益也只限于用叶养蚕。近年来,日本在开发提高桑树经济效益新途径,从桑树传统的选育叶用品种转向培育叶、椹兼用型品种,即:桑叶养蚕,桑椹作饮料方向开展。据资料:日本从蚕农栽桑土地的产值提高30~50%。我国广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叶、椹兼用型桑品种“大10”,其产叶量与该省伦教40号桑种接近,鲜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相似文献   

5.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了解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的进程,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广西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及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抗病育种、果桑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今后的桑树育种工作内容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题 目 期数 页数 ·栽桑、桑生理病理、桑保护·桑树紫纹羽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接种 1(57)桑树矿质营养状况研究2(34)98朱砂叶螨为害桑树的观察及其防洽的研究2(48)112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病原菌的研究3(152)从四边桑的重修谈养蚕布局3(159)桑虎天牛防治试验初报3(179)丰产桑园土壤调查4(e)多菌灵等药物防治桑褐斑病试验总结 二J,。。。条孤细菌病病原人工接种方法的改进4(215)关于桑树群体结构和光能利用的探讨4(218) ·蚕 种·家蚕品种“东34”的选育经过与体会1(5)关于夏秋蚕品种选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1(9)家蚕品种抗体腔型脓病性能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总结、交流和促进桑树抗青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栽桑学组于十月七日至八日,在化州县召开了桑树抗青品种选育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蚕学会于三月十八日到二十七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共收到一百三十七篇论文,其中有关桑树品种选育、栽培及病虫害方面的计三十六篇;家蚕饲育方法与机具研究方面的计十八篇;家蚕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方面的计三十二篇;家蚕病理生理及生化方面的计二十三篇;柞蚕品种选育及病虫害方面的十四篇;蓖麻蚕品种选育、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十四篇。论文报告中不少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如桑树品种选育方面,通过地方品种的选拔、整理,提出了可推广运用的丰产品种有白条桑、黑油桑,抗细菌病品种湖桑13号等;桑苗繁殖方面,提出了桑树袋接法成活率的关  相似文献   

10.
桑树新品种     
<正> 选育桑树新品种的必要性桑园生产力最近的动向,由单位栽培面积收茧量看,昭和4 8年(1968年),最高产茧量为74.8Kg,以后年年下降,到52年(1977)显著减少到58.3Kg。桑园产叶量是蚕茧生产的基础。桑园产量下降影响重大,不言而喻提高桑园产叶量,涵养地力,管理彻底是重要的;然而也不能忘记桑品种在其中的很大作用。现在,广泛栽培的桑品种,都各有其优良特征特性,但决不是完全园满无缺。一之濑、改良鼠返等确实优点很多;然而,就过去到现在全国推广的反映,也指出了许多不足之处。热切地希望有更好的代替品种。更期望着育成适应各个不同地区的桑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代表性成果在桑树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利用方面,率先开展了桑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选育出杂交桑新品种"塘10x伦109";创建了桑树多倍体诱导与多倍体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多倍体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2号"、"粤桑10号"和"粤桑11号";开展了果桑品种和加工专用型品种选育技  相似文献   

12.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14.
浅析桑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其作用和应用可分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性品种选育、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6大类,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开展综合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为原则,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手段,使之互相协调,发挥最多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国桑树品种资源和选育种科研工作座谈会指出:“我国是栽桑养蚕生产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桑树分布极为广泛,生态环境复杂,有着丰富多采的桑树品种资源,其中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国内外桑树品种资源必须广泛搜集,妥善  相似文献   

16.
新疆蚕业科技发展50年回顾与"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半个世纪以来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筛选、利用研究,农毛渠桑树立体栽培体系,干旱蚕区家蚕品种的选育及其丰产饲养技术体系,蚕桑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等蚕业科技发展的里程做了简要回顾,对新疆“十一五”蚕业科技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品种皖桑1号,经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皖桑1号发芽率高,生长势旺.年产叶量比湖桑32号提高20%~30%左右,100kg桑产茧量比湖桑32号提高6%,叶质较优.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蚕区推广。1 选育经过桑树新品种皖桑1号的选育研究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该品种以高产、大叶品种7707作母本,以质优、抗性强的阜阳1号作父本。1990年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设置12个杂交组合,获得种子后培育,淘汰不良个体,经2年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 于去年年底前召开的四川省桑树品种审定委员(扩大)会议,第一次评审出12个合格的优良桑树品种。在这一批桑树品种中,有现行的栽培品种,也有新选育成的品种,有适合主产蚕区的丘陵、山地栽培的品种,也有适合水肥条件好的坝区栽培的品种,是当前我省比较全面的一批良种,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的选用成配套的良种,以加速实现桑树良种化和品种的更新换代,对提高和改良蚕儿饲料的营养,提高蚕茧单位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的经济收入都有直接的作用。这12个品种是:  相似文献   

19.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冯永德 《四川蚕业》2004,32(4):56-57
由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省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八五、九五”桑树品种选育研究的台桑90-4、台桑14-1、川799、嘉陵20号、长柄桑、北桑三号等桑品种于2002年3月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