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皂苷、挥发油、单宁以及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杀菌、促生长及抗氧化等多种功能,被认为是可以替代抗生素药物的天然饲料添加剂之一。近年来,有关植物提取物在畜禽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评述了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提高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抑制甲烷生成、提高过瘤胃蛋白数量、调控瘤胃发酵及改善畜产品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植物提取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在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抗生素、激素以及化学合成添加剂的安全性逐渐受到怀疑,人们对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开始活跃起来。大量的实验证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生产性能,而且防病治病效果很好,有些不亚于抗生素。因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良好功能和高度安全的天然完美结合体,所以,当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命运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国际上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草药。特别是欧盟与其他西方国家,他们期望从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中能够找到既具有抗生素功能又具有中草药安全性的…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物、益生菌、酶制剂、壳聚糖和抗菌肽等饲料添加剂因其低毒副作用及所具有的营养性和生物活性,已成为莫能菌素等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本文就以上5种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生素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应用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营养进行调控成为了研究热点。生物碱类、鞣质、皂苷、精油、萜类以及黄酮类等植物提取物具有抑菌、改善瘤胃发酵和预防瘤胃酸中毒等作用,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目前在有效植物品种的筛选和植物提取物作用机理、剂量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植物提取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反刍动物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植物提取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挥发油对反刍动物的营养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因其带来的耐药性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纯天然和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替代抗生素作为添加剂的潜力.植物源挥发油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甲烷产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全面认识挥发油对反刍动物的营养效应.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兔生产中,可以调控肉兔生产性能,在目前全面禁用饲用抗生素的环境下,是肉兔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在肉兔生产中使用中草药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兔生产性能、肠道发育以及抗病性能的影响,旨在为中草药提取物在肉兔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现代化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禁用抗生素的形势,欧美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早已纷纷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古老东方的中医药。目前,开发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成国际热潮。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是由于它具有许多抗生素等药物添加济以及当前正在开发使用的益生素、酶制剂及一些植物提取物等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和多种多样的功能。然而,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精化、量化和标准化问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更新观念实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英文词并不统一,常见的使用词类包括:lant extract(植物提取物)、Nutraceuticals(天然药物)、Phytobiotics(阳生素)、Essential oil(植物精油)、Herbs(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中草药)等.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广泛市场化而用于动物生产.抗生素类产品已经在人类和畜禽动物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抗生素类产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却造成了一定的副面效应,这主要是与水产动物的给药方式有关.水产养殖迫切需要一种非抗生素的促长剂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同时能增强其抗应激能力和降低死亡率等.鉴此,近些年来众多科学家和从业者一直试图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措施,以求促进鱼虾生长和提高存活率,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持环境友好.使用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可能会为缓解这种后抗生素时代的尴尬提供有益的帮助.文章综述了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概括.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在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和防治疾病。由于抗生素、激素以及化学合成添加剂的安全性逐渐受到怀疑,而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不会在食用畜禽产品中产生有害残留,还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药物造成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畜产品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故人们对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开始活跃起来,期望从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中能够找到既具有抗生素功能又具有中草药安全性的新的抑菌促生长剂作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及在环境和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寻找替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当前饲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中草药因具有非特异性抗菌作用、在畜禽体内残留量低等优点,成为今后替代抗生素使用的重要饲料添加剂之一。三颗针为小檗科(Berheridaceae)小檗属(Beris)植物的俗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三颗针的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小檗胺等生物碱是传统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抗炎、降血压、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试验采用三颗针提取物替代抗生素,研究三颗针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为开发三颗针作为饲料添加剂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杀线植物指具有毒杀线虫的植物化合物。本研究综述了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资源种类,包括大多数菊目和豆目植物,及从不同类群的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中分离到具有杀线虫的活性物质及活性代谢物。阐述了杀线植物及活性物质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植物杀线活性的因子,采用体内和体外2种测定方法测试提取物的活性,讨论了利用杀线植物资源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存在的问题。为了寻找新一代杀线植物和活性物质,今后需要继续扩大对杀线植物资源种类调查和挖掘,明确杀线植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机理,加强对植物杀线虫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从分子水平上加强对植物抗线虫品种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用植物为生物反应器的疫苗研究新策略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发展迅猛,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所需的医药保健产品及可食(饲)疫苗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植物生物技术革命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14.
张雨桐  石凤翎 《草业学报》2020,29(9):203-214
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除了应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外,应用分子育种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性成果。株型是综合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植物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现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对于牧草株型调控机理研究颇少,大多研究是在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基础性分子育种等方面。针对影响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牧草株型性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在牧草株型育种研究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可借鉴作物株型育种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高文  刘楠  杨鑫  张英俊 《草业学报》2015,24(6):188-203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把握AMF与个体植物、植物种间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关系的研究现状,阐明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物种水平上AMF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测AMF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概念模型。其次,总结了AMF对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幼苗定植的影响。最后,分析了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对于实际生产,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应用到牧草生产和草地管理中,为利用人工草地土壤中AMF的养分吸收功能和天然草地的多样性保育及稳定性维持提供了科学根据。对于学术研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Lectins are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PSM) found in many forages and which may confer anthelmintic properties to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through disrup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rasitic larvae throughout its life cycle. In experiment 1, the ability of the plant lectins jacalin (JAC), concanavalin A (Con A), phytohemagglutinin E2L2 (PHA-E2L2), phytohemagglutinin L4 (PHA-L4), phytohemagglutinin E3L (PHA-E3L), kidney bean albumin (KBA), Robinia pseudoacacia agglutinin (RPA), Maackia amurensis lectin (MAA), Maclura pomifera agglutinin (MAA), Dolichos biflorus agglutinin (DBA), 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 and 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NA) to disrupt the feeding of the first stage larvae (L(1)) of the sheep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 (GIN)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 Haemonchus contortus and 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larval feeding inhibition test (LFIT). Only PHA-E3L, WGA and Con A had a potent effect on disrupting larval feeding of all of the three species of GIN investigated. The lectin concentration required to inhibit feeding in 50% of L(1) (IC50) was 7.3±1.2, 8.3±1.4 and 4.3±1.7 μg/ml for PHA-E3L; 59.1±32.4, 58.7±11.9 and 8.1±7.0 μg/ml for Con A and 78.9±11.2, 69.4±8.1 and 28.0±14.1 μg/ml for WGA for T. circumcincta, H. contortus and T. colubriformis larvae, respectively (P=0.006). The addition of the lectin inhibitors fetuin, glucose/mannose or N-acetylglucosamine for PHA-E3L, Con A and WGA, respectively,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larvae that had fed at all concentrations for PHA-E3L only. In experiment 2, the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the tropical plants Azadiractha indica, Trichanthera gigantea, Morus alba, Gliricidia sepium and Leucaena leucocephala on the feeding behaviour of H. contortus L(1,) was examined. A. indica, T. gigantea and M. alba failed to inhibit 50% of larvae from feeding at concentrations up to 10mg plant extract per ml. In contrast, both G. sepium and L. leucocephala demonstrated a dose-dependent effect on larval feeding with respective IC50 estimates (mean±s.e.) of 0.015 mg/ml ±0.001 and 3.465 mg/ml ±0.144, effects which were partly reversed by the inclusion of either the tannin inhibitor polyethylene glycol or the lectin inhibitor Fetuin.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plant lectins can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eeding behaviour of first stage larvae of ovine GIN in vitro. Moreover they also provide novel evidence that lectins may contribute to the anthelmintic properties of some tropical forage plant extracts, such as G. sepium and L. leucocephala.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在草坪草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植物激素在草坪草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3类植物激素,着重阐述了各类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对草坪草愈伤组织形成及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真菌对寄主生长及抗逆性的增效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内生真菌通过产生植物生长物质、活化养分等促进寄主生长,并通过降低活性氧危害,帮助寄主获得诱导系统抗性,分泌有毒物质遏制草食动物取食等提高寄主植物抗逆性的机理。内生真菌还可能演化为其他植物的病原菌,通过抑制别的植物生长而为寄主获得更多有效环境资源,提出外来植物入侵性的获得可能与内生菌的促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有机酸和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是可能的有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品,有机酸和香精油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某些条件必须满足动物发挥其最佳生产性能时所需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