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南方常见池塘养殖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草鱼养殖模式和养殖特点 1.草鱼养殖模式 (1)草鱼种培育模式:亩放草鱼夏花8000-8500尾,鲢鱼夏花1500~1800尾,鳙鱼200~400尾,投喂草鱼种料前期用破碎料或直径1.5~1.8毫米饲料,后期用直径2.5~3.0毫米饲料.年底草鱼种规格大多可达100克/尾以上,亩产可达1000干克以上。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鱼白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草鱼养殖模式及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种培育 1.主养草鱼种的放养模式 亩放优质草鱼夏花40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鲫鱼夏花20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500千克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4.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 ℃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 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 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 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站在朋口镇张家营村进行斑点叉尾鮰水花培育和夏花培育鱼种生产试验。5月18日从湖北省武汉调入斑点又尾鮰水花16万尾,经过25天培育,收获规格3~4厘米夏花14万尾,大部分外售,自留4万苗培育到2006年春节,收获10~16厘米的鱼种3.36万尾,总盈利4.25万元。现将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用孵化环道培育斑鳜夏花,共进行18d的培育,育出夏花21万尾,成活率77.8%,夏花的规格为0.063g(全长2.8cm)/尾。探索出催产饵料鱼与斑鳜开口时间相配套的技术措施。用1.2亩池塘进行秋片培育,饲养期共66d,秋片平均规格为11.8g/尾,成活率为81.4%,饲料系数6.62。出塘14652条,单产144.1kg/亩(12210尾/亩),总产172.89kg;增重倍数187倍。特定生长率3.7;产值34578元,利润11848元,亩利润9873.33元/亩。投入产出比为1:1.52。  相似文献   

9.
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我市各鱼场均采用传统的豆浆为主的培育水花的方法,黄豆消耗量大,成本高,生产每万尾夏花需用黄豆30斤左右。为降低成本,我们改用培育轮虫来饲养水花。自1984年5月底开始,在三原县鱼种场选用一个1.7亩的老鱼塘做发塘池,进行生产性试验。投放水花20万尾,密度为每亩11.8万  相似文献   

12.
我区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养鱼生产起步较晚,特别是鱼种生产一直受着水温低,鱼类生长期短等因素的困扰,处于规格小、单产低的落后局面,严重影响了养鱼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们于1996年在地区河南鱼种试验场开展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鱼种出池规格为65~152g,平均亩产达312kg。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为6亩,长方形。水深1.6m,鱼池底泥厚15cm,水源为水库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2、夏花放养:夏花由省涝洲鱼种场购入,其中鲤鱼夏花8.2万尾,白鲢夏花0.6万尾,花链夏花0.4万尾,草鱼夏花0.4万尾,6月4日入池,放养比例及密度,见附表1。  相似文献   

13.
郐明  孙树德 《水产科学》1999,18(6):38-39
本次试验利用塑料大棚水泥地面积450m^2,将20万尾异育银鲫水花培育成优质夏花。培育期为27d,共出夏花鱼种18.2万尾,成活率达91%,平均体长超过3.0cm,产值18200元,纯利润7000元。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鱼种培育工作多年,近三年草鱼夏花培育成活率稳定在75%以上,平均亩效益2800元以上。夏花培育结束后,紧接着进行鱼种培育,实现一年养两季。年平均亩效益5000元。周边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草鱼夏花培育效益的关键技术。现将笔者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黔阳县双溪镇双溪村12组村民向光源,1991年利用1.4亩水面(平均水深1.5米)培育大规格鱼种,5月下旬投放夏花鱼种5400尾,其中:草鱼5000尾,鲢鳙鱼300尾,鲤鱼100尾。12月收获2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5380尾,鱼种成活率96%,毛收入7100元,除去成本开支2720元外,纯收入4380元,亩平纯收入3128.57元。他的主要体会是: 1、生态防治鱼病。鱼病防治主要在于预防,鱼发病以后,治疗则比较困难,特别是草鱼肠炎、烂鳃、赤皮三大病,因而在防治鱼病上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夏花鱼种下塘前,池塘按每亩75公斤生石灰严格清塘消毒。②夏花鱼种下塘时,用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分钟左右。③在池塘上风处搭草料台(食台),从5月份开始  相似文献   

16.
唇(鱼骨)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唇鲋夏花培育、1龄秋片苗种培育和2龄秋片苗种培育生产性试验.夏花培育池0.67 hm2,轮虫高峰期下塘唇(鱼骨)水花鱼苗10万尾.经24 d培育,鱼苗的平均全长达34.92 mm,增长4.04倍,平均体质量达0.285 g,增长142.5倍,鱼苗在22日龄后体质量增长较快,出塘唇(鱼骨)夏花8.2万尾,成活率82%.1龄秋片苗种培育试验池塘面积0.27 hm2,放养夏花8万尾(平均全长2.58 cm),经142 d培育,平均全长达16.62 cm,增长6.44倍,平均体质量达37.88 g,增长291.38倍,出塘秋片鱼种6.248万尾,成活率78.1%,饵料系数2.5.2龄苗种培育池塘0.2 hm2,放养1万尾(平均体质量15.6 g),经101 d饲养,平均全长达18.21 cm,增长1.56倍,平均体质量达56.66 g,增长3.63倍,出塘唇(鱼骨)鱼种9960尾,成活率99.6%,饵料系数2.2.  相似文献   

17.
对唇鱼骨(Hemibarbus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18.
怀头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  牟清顺 《水利渔业》1999,19(4):17-18
1995~1997年利用池塘培育成熟的怀头鲶进行了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催产率、受精率平均达到90%、737%。1997年平均孵化率649%,出苗1054万尾。培育3~4cm夏花鱼种2万尾。  相似文献   

19.
翘嘴鳜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亩池塘投放全长3厘米翘嘴鳜夏花4000尾,经过15天精心培育,亩获全长7-9厘米大规格鱼种3744尾,成活率达到93.6%,亩投入3863元,亩产值7489元,亩利润3625元,投入产出比为1:1.94.  相似文献   

20.
<正>采用池塘轮养技术培育鳙夏花和杂交鲌"先锋1号"鱼种,鳙水花放养密度为33.3万尾/亩,鲌夏花放养密度为11110尾/亩;当年收获鳙夏花20万尾/亩、杂交鲌"先锋1号"14cm~16cm鱼种9511尾/亩,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0%和85.6%;单位产值12536元/亩,单位利润5934元/亩。鲌、鳙鱼种轮养模式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为鲌鱼成鱼养殖提供了优质大规格鱼种,利于鲌鱼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