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2013,(5):I0001-I0001
克山昆丰马铃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克山县全面落实黑龙江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马铃薯优质种薯产销大省,鲜食薯产销大省和马铃薯加工大省的产业政策”并充分体现克山县提出的“做强种薯,带动商品薯和加工薯,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辖区的讷河市、克山县是全国知名的马铃薯种薯种植基地,讷河市是我国最早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浅析齐齐哈尔市马铃薯鲜食薯产业、种薯产业、淀粉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发展齐齐哈尔市马铃薯鲜食薯产业和种薯产业为重点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马铃薯鲜食、种薯产业需要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淀粉加工产业的基础比较好,但是仍需要扩大规模,建立稳固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克山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基础好,起点高,优势强,但生产中品种单一,多以菜用薯为主,产量低、品质差、产业链条短、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扩展马铃薯产业发展空间,作者提出在克山县重点发展种薯、菜用薯、加工薯、特色薯四大类型的专用薯生产建议,从而达到提高薯农种植效益和企业加工效益,提升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黄妍 《中国马铃薯》2007,21(5):314-317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和马铃薯产品加工基地。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良种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1现状克山县马铃薯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单产52500kg/hm2,总产70~100kt,为全国马铃薯最大生产县之一,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5%。其中有50kt作种薯和商品薯销售中外。克山县现仅有乡镇企业年产1000t小...  相似文献   

6.
克山县曙光乡第一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加工调查研究报告李成军,张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1前言克山县是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县之一,以前栽培马铃薯的块茎主要是食用和饲用,人均年食用在100公斤以上,是越冬的主要蔬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9年全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精神,专业委员会种薯生产加工组于2000年4月21~22日在河北省涿州市组织召开了“马铃薯加工企业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包括马铃薯淀粉加工、全粉加工及油炸薯条薯片加工企业。同时,部分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主要企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种薯生产加工组召集人李文刚、马和平两同志主持。会议就加工企业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我国马铃薯加工专用原料薯的科研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加工品种的研究开发及其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建设;我国马铃薯…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国各地应用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生产种薯有了很大发展,全国已有23个省、市的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种薯脱毒技术已由过去试验研究发展到目前在生产上大量应用的阶段,如黑龙江省的讷河县和克山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察右后族、河北省的张北县等已基本普及,并成为各省的脱毒种薯重要生产基地.目前,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等省,不但能满足本省需要,还能以较大的数量支援其他省市,这就大大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近几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部分炸条用马铃薯新品种 ,由于这些品种的种薯不但对生产条件的各个环节要求苛刻 ,而且对贮藏条件要求也十分严格 ,多年来花费高昂的成本生产的种薯往往因为贮藏不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还会出现种薯生理活性下降、病害严重、生芽等现象 ,影响下一年的商品薯生产。 2 0 0 1年秋 ,承德光大蔬菜产销有限贵任公司和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 ,引进国外先进的种薯贮藏技术 ,采用了箱式贮藏 ,示范品种为夏坡蒂 ,成功的解决了国外炸条品种种薯的贮藏技术难题。箱式贮藏技术可以有效的满足种薯对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鲜食型马铃薯商品薯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向国内各省调运商品薯100万t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市场,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晚疫病、病毒病发病程度呈增加趋势,常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选育适应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特点的高产、抗病鲜食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将为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研究总结张雅奎孟昭禹吴凌娟王向东(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科研中心加格达奇165000)1种薯科研、生产进展情况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种薯科研生产是1990年开始起步的。在中国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克山马铃薯研究所等专家教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解艳华 《中国马铃薯》2007,21(3):178-179
<正>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年种植面积40万hm2。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后来由于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等省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使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不断下降。就单产来说,黑龙江省马铃薯667 m2产量一般在0.8~1.0 t。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粗放等,为此有必要制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战略思想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力求使总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和满足食用、加工、发展畜牧业及出口创汇等需要相适应。到本世纪末,马铃薯生产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单产达到1500公斤,调整马铃薯的用途比例,实现总产值翻两番。基本战略措施是:合理调整马铃薯生产布局,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加强种薯、商品薯及加工薯基地建设;采取集约化栽培技术措施;对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加强研究,组织攻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9项促进马铃薯科学技术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种薯认证程序的建立与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义 《中国马铃薯》2004,18(3):177-179
马铃薯以其增产潜力巨大,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消费市场巨大,而成为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程度较低。种薯的健康程度和纯度是制约单产和产能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影响马铃薯的质量。马铃薯生产的现状迫切要求制定马铃薯种薯认证程序,以保证种薯的健康和纯度,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实及世界发达国家马铃薯生产的历史证明这是必要和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与支持下,马铃薯育种重点项目课题又增加了一项新开拓性计划,即由东北农学院和克山马铃薯所等单位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科院旱作所等单位进行新的科研协作,充分利用我国有利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我国马铃薯优良品种种薯商品薯出口标准化的研究课题。该项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预计“七·五”期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种子品质与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马铃薯种薯薯块大、含水量高、呼吸旺盛,对贮藏及运输中的温湿度要求严格。因此,冷链物流体系下,马铃薯种薯贮运技术必须从收获定袋、入库贮藏和装卸运输等几方面建立较为妥善的管理与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继西北、华北、中原及西南片考察之后,1987年对华北片进行了考察.考察组从7月22日至8月10日,先后考察了本溪市马铃薯所、吉林省原种场、吉林省蔬菜所、东北农学院、呼兰县富强村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黑龙江省阿城原种场、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所、克山县第二良种场、克山县宾河乡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黑龙江省马铃薯原种场、呼盟农科所、满州里良种场、呼盟种子公司、扎兰屯种子公司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 加拿大马铃薯育种的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出适于加工和直接食用的新品种。马铃薯品质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马铃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因此在育种体系内建立一套合理的品质分析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马铃薯按应用的目的可分为种薯、加工薯和食用薯。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加工薯和食用薯的品质问题,在加拿大食用薯是指煮马铃薯和烤  相似文献   

19.
甘薯是一种高产高营养作物,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甘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甘薯用途也由传统的粮用为主调整为粮食、食品、加工等多用途综合利用。尤其是在鲜食及加工应用方面所占份额日益扩大,为商品甘薯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商机。国审超高产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郑薯20不仅产量高、适应性强。还广泛应用于鲜食烧烤和薯条、薯脯加工;并且研究建立了抗旱栽培、烟薯套种、  相似文献   

20.
讷河市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产区之一。但是,从2012年开始,受全国马铃薯市场行情的影响,讷河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急剧下滑,收益减少,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讷河市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包括建立先进的种薯生产企业,加强种薯质量控制。除发展种薯生产外,亦应重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