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大熊猫体内外发现寄生虫达22种,其中危害圈养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有寄生于小肠的西氏蛔虫和寄生于体表的熊猫痒螨.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全球最具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稀动物之一,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曾到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近年来,由于国际间大熊猫科研合作的需要,大熊猫出入境日趋频繁,因此,做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控是出入境大熊猫检验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熊猫蛔虫定期驱虫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是危害“国宝”大熊猫最严重的寄生虫,如何有效地控制蛔虫的危害,是保护大熊猫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1983年以来,我们对熊猫蛔虫进行了系列研究。邬捷等(1985)报道熊猫蛔虫生活史和虫卵发育期的研究,大熊猫自然感染蛔虫2期幼虫卵以后,在体内发育77天及93天,  相似文献   

3.
猪的体内寄生虫种类繁多,特别是农村小规模饲养场,由于卫生条件较差,感染寄生虫病的可能性较大。据笔者调查,猪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有蛔虫、肺丝虫、毛首线虫等多种,尤以蛔虫、肺丝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常引起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或并发其  相似文献   

4.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检测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危害严重的蛔虫、广州管圆线虫、异尖线虫、弓形虫、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等几种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检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6):87-90
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是大熊猫体内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对野生及圈养大熊猫危害很大,采用药物驱虫是目前控制圈养大熊猫蛔虫病的主要措施。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和噻嘧啶对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驱虫效果,本试验使用伊维菌素(膏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伊维菌素(片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10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对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圈养大熊猫进行了驱虫试验。在驱虫前3天和驱虫后10~15天采集大熊猫粪样,采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法检测蛔虫卵,对阳性粪样进行虫卵定量测定,并通过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驱虫效果。结果:伊维菌素(膏剂)组、伊维菌素(片剂)组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组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0.00%和80.00%。试验结果表明: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好,伊维菌素(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差,伊维菌素(片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全国各动物园里的珍稀野生动物不断受到蛔虫病的重复侵袭,如上海动物园动物蛔虫病在寄生虫病总数中占55.74%,成都动物园为42%,黔灵公园的肉食动物蛔虫病患病率为100%.大熊猫的18种寄生虫中熊猫蛔虫对大熊猫的危害占第1位,感染率为100%,更为严重的是胆道蛔虫和蛔虫引起的肠梗阻直接导致一部份珍稀濒危动物的死亡.为减少或彻底根治蛔虫病的重复侵袭,周忠勇等1993年曾用DF在实验室里对狮弓蛔虫卵作过杀灭试验,以后又对感染狮弓蛔虫动物的笼舍场地作了蛔虫卵杀灭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西氏贝蛔虫是危害圈养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西氏贝蛔虫卵是圈养大熊猫重复感染该蛔虫的来源,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测定了消毒剂Neopredisan135-1对西氏贝蛔虫卵的体外杀灭效果,为圈养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防控提供参考。将分离自大熊猫新鲜粪样中的西氏贝蛔虫卵通过消毒剂Neopredisan135-1不同浓度(2.5、5、10、20、40mg/mL)与不同作用时间(30、60、90、120min)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蛔虫卵和未用消毒剂处理的平行对照组一并置于25mg/mL的重铬酸钾溶液28℃温箱内,培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虫卵的发育与死亡情况。结果发现,2.5mg/mL浓度组处理虫卵30、60、90min,其虫卵杀灭率均在50%左右;5mg/mL浓度组处理虫卵30min和60min,其虫卵杀灭率在74.71%~87.64%;而在10、20、40mg/mL浓度下处理30min其杀灭率均达到90%以上,10、20、40mg/mL的Neopredisan135-1对西氏贝蛔虫卵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考虑到成本、杀灭效果以及环境等因素,消毒剂Neopredisan135-1的推荐使用浓度为20mg/mL。  相似文献   

8.
猪的寄生虫病不仅严重危害猪及畜产品质量。造成养猪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目前,猪的内寄生虫病以蛔虫和鞭虫的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外寄生虫病则以疥螨的感染和危害最为严重。为了做好驱虫工作,饲养人员正确认识各类驱虫药物的作用特点,根据猪场寄生虫的感染流行情况.合理选用高效、无毒的驱虫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寄生虫病是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鸡的寄生虫病种类繁多,近年来以住白细胞原虫、球虫、蛔虫和绦虫最为常见。鸡感染寄生虫后,其生长发育受阻,增重减慢,使饲料报酬降低,雏鸡成活率下降,感染严重时造成死亡,严重影响着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前做好驱虫或免疫工作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本地麻黄鸡寄生虫流行情况,笔者对某区合作农户麻黄鸡肠道寄生虫做了初步调查,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8年5月份在江西宜春某猪场对猪的蛔虫、鞭虫、小袋虫三种常见猪体内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三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3.01%、4.47%、38.62%,危害较为严重。根据该场生产流程和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制定了新的综合防治方案,经过2年多的认真实施,2010年5月份再次检查时,猪的  相似文献   

11.
1999-2002年陕西省对秦岭的大熊猫开展了全面的专业性的第三次调查,结合2005年凤县的专项调查,应用“3S”技术,对其种群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可划分为6个局域种群,提出了陕西大熊猫局域种群的观点,探讨了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形成因素、种群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动态,为陕西省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合理布设保护区、选择巡护监测重点区域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四川北部的岷山山系是中国野生大熊猫最主要的活动区域。调查表明,四川岷山山系12个县市有森林面积21659.6km^2,其中集体林面积10500km^2;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851824.0hm^2,建有22个保护区,共有528888hm^2的大熊猫栖息地和400只野生大熊猫在保护区内得到了有效保护;集体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190064.6hm^2,占大熊猫栖息地的22.3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难度。本文提出了要尽快制定《大熊猫保护法》;协调好跨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置换、赎买、移民搬迁等方式,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要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生态补偿;要发动社会力量采取建立保护小区、协议保护等参与大熊猫的保护;林下开发利用要避开大熊猫发情和孕育期,达到既有效保护大熊猫,又使林农生产生活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熊猫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术。结果发现大熊猫白内障的晶体核硬度大,超声乳化吸除有困难;由于人与大熊猫眼球解剖结构有差异,人用人工晶体不适合大熊猫。结论需要对较大量的大熊猫进行无创性眼球检测,了解其眼睛的屈光状态和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为研制大熊猫专用的人工晶体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获能前、后大熊猫射出精子和小鼠附睾尾精子头前、后部和尾中段Ca、Mg、K、Zn、Cl、P和S等7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1)大熊猫精子获能前头前部Ca相对含量较头后部高,但小鼠精子头后部较头前部高。获能后2种动物精子头前、后部Ca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2)小鼠精子头前部Ca相对含量在获能过程中升高,而大熊猫精子头前部Ca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3)大熊猫和小鼠精子获能过程中头部K相对含量均显著增加;(4)小鼠精子获能过程中头部和尾中段S相对含量显著升高,而大熊猫精子无这种变化;(5)大熊猫和小鼠精子相比,Ca、P相对含量较高,Cl、S和K相对含量较低。本文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熊猫的医疗管理培训是培训大熊猫完成一些配合医疗行为的动作,以减少大熊猫的紧张感、降低大熊猫的麻醉风险、增加人员与动物的安全以及增进饲养员与大熊猫之间的感情,并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的课程。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是以大熊猫医学检查为目的,选择响板作为确认信号,以正面奖赏的方式进行确认训练,抓住培训时机,培训大熊猫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采血、徒手肌肉注射、腹部超声波等医学检查,做到及时性和累积性奖赏,确保人和大熊猫的安全,该培训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潘文石对22只秦岭大熊猫的家域观察资料为基础,获得生态年龄段和家域对数转换值等次生数据,并以次生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生态年龄段和不同季节大熊猫的家域和个体季节性迁移面积的动态特征进行定性比较分析,通过季节、性别和年龄对秦岭大熊猫种群家域动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以下新细节:(1)虽然在同一季节,大熊猫家域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但雌性个体家域面积增加不大,雄性个体也仅在夏季家域面积增加极大,秋冬季增加也不大;(2)同一生态年龄段,秦岭大熊猫家域面积:全年〉秋冬季〉夏季;(3)只是成体雄性大熊猫家域面积极显著大于雌性,但亚成体和老年个体家域面积的性别间差异不显著;(4)1~11岁,大熊猫迁移面积小且稳定,大于11.5岁后,迁移面积明显跃迂增大,保持增大趋势,但波动强度由强变弱。这表明秦岭大熊猫家域的季节、性别和年龄效应动态规律性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亲代抚育对于圈养大熊猫幼仔个体行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无母幼崽,为实现对无母幼崽的亲代抚育,对参试母兽分别采用由幼仔模型、实体、尿液和乳汁这些信号组成的多种刺激方式,进行代亲抚育培驯。培驯的结果表明:采用无母幼仔模型、尿液、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可使受驯母兽熟悉并接受该幼仔,达到义母育幼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1只38岁高龄的大熊猫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病理剖检显示,该熊猫主要表现为实质器官充血、水肿和出血性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实质器官(除心、肺、脑外)均发生明显萎缩,胃、肠、肝、胰、肾等发生水肿变性或出血;此外,还观察到心肌纤维坏死后的瘢痕形成。结果表明,老龄大熊猫的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与其他动物相似;高龄大熊猫也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且具有较经的组织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e giant panda faces severe threats from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isolation. Currently, giant panda populations have been fragmented into 30 habitat patches. The disappearance of isolated small populations and studie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various pop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small isolated panda populations are at a high risk of dying out completely. Habitat fragmentation has seriously impaired the ability of the giant panda to resist climate change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large‐scale, synchronous bamboo blooming. The Min Mountains have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pandas in China, numbering 581 individuals and accounting for 52% of the total (1114) in China. Geographic isolation means that giant pandas in the Min Mountains are divided into two populations (population A in the north and population B in the south). Population B, which had only 42 individuals in 1989, is severely threatened by high‐density human populations and the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However, we have identified an important corridor connecting the two population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establishing this corridor. Due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 locations of these two populations (two rivers block the migration of giant pandas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the corridor is the only passage for giant pandas in the region. Recent studies have also shown an increase of giant panda activity in the area of the corridor. However, vegetation in the corridor has been severely degraded. Bamboo forest must be restored in this area to provide food for the pandas during migration.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must be reduced in order to maintain panda habitat. We believe that a restored corridor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survival of giant pandas in the Min Mountains, especially for population B. Successful re‐establishment of a corridor will be a valuable model for corridor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1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大熊猫唇腭裂幼仔的饲喂方式及护理方法,在使其吸氧的同时采用奶瓶饲喂、奶瓶滴入饲喂和胃管插管饲喂3种饲喂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大熊猫唇腭裂幼仔在不同条件下的喂养及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