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选择当地常用的来自不同厂家的6种新城疫IV系弱毒苗和3种I系苗,分别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结果,IV系苗中,D苗与F苗组的HI抗体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I系苗中,A苗组与B苗组的HI抗体值显著高于C苗组。以上各种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后,HI抗体值虽有差异,但均在临界保护值以上。本试验证明,新城疫的免疫失败或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除要考虑疫苗本身质量外,外部环境及鸡群本身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V_4疫苗和Lasota苗HI抗体水平的比较实验本实验通过对Lasota和V4苗免疫的HI抗体水平比较实验,探讨V4苗在农村个体养殖业推广使用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1·1疫苗V4株系澳大利亚引进的耐热无毒株。Lasola疫苗系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  相似文献   

3.
LFA—3和IL—2对机体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绵羊红细胞膜提取的LFA-3和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产生的IL-2,同时或分别与新城疫Ⅳ系疫苗胸肌注射22日龄雏鸡,测定鸡体HI抗体效阶及Etg花环形成率的变化,结果表明,LFA-3组抗体效价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IL-2也可显著提高IV系苗免疫后HI抗体效价,且两者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对使用黄芪等药物治愈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后的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试验.通过对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肌注油乳剂灭活苗和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与肌注油乳剂灭活苗联合应用3种免疫方法所产生抗体水平的比较,认为经过药物治愈IBD后的鸡群,采用新城疫弱毒苗与油苗联合应用的免疫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三个滴度的NDV、EDS_76V、IBV作正交配比,制成八组不同配比的三联油佐剂灭活苗,鸡免疫后每月采血分离血清,应用HI监测其抗体,结果表明,三种病毒适当配比,不产生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抗原量有关。本疫苗与Intervct公司生产的ND-IB-IBD三联油佐剂灭活苗作比较试验,免疫鸡所产生的ND、IB抗体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含抗原量最低口比的疫苗,对不明原因的有产蛋率下降疫病感染史的鸡群作免疫接种,冬季该场蛋鸡群普遍发生产蛋率明显下降的疫病,用本苗免疫的鸡群产蛋享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来活苗与I系苗,采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对上笼鸡进行免疫。然后跟踪新城疫抗体监测,表明,产蛋鸡上笼前灭活苗肌肉注射,然后再用I系苗喷雾免疫,可维持鸡群整个产蛋期的抗体水平,保证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蒙东地区25家蛋鸡养殖场12 400羽蛋鸡的新城疫免疫情况及免疫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所有蛋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免疫合格率均符合农业部规定标准;产蛋前采用新城疫Ⅰ系+灭活苗免疫的鸡群抗体效价及生产性能要优于用Ⅳ系+灭活苗免疫的鸡群;产蛋期不免疫新城疫的鸡群,其抗体效价、免疫合格率和生产性能均较高;产蛋期免疫越频繁,蛋鸡的抗体水平和生产性能越低。表明鸡群产蛋前采用新城疫Ⅰ系+灭活苗的方式免疫效果较好;产蛋期间不宜频繁免疫新城疫疫苗;新城疫抗体水平的高低与鸡群的健康状况及安全生产指数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仔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原HI抗体水平雏鸡,于孵出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佐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龄用Ⅱ系疫苗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在接毒后不同时间应用卵黄抗体治疗,并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进行ND免疫。对免疫后各组鸡的HI抗体检测显示:IBDV感染后3天治疗的B、C组鸡群HI抗体总体水平显著高于5天后治疗的D、E组(P<0.01);卵抗注射后10天接种疫苗的C、E组鸡群HI抗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3天后接种疫苗的B、D组(P<0.05);除C组的HI抗体总体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三个滴度的NDV、EDS76V、IBV作正交配比,制成八组不同配比的三联油佐剂灭活苗,鸡免疫后每月采血分离血清,应用HI监测其抗体,结果表明,三种病毒适当配比,不产生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抗原量有关。本疫苗与Intcrvct公司生产的ND-IB-IBD三联油佐剂灭活苗作比较试验,免疫鸡所产生的ND、IB抗体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含抗原量最低配比的疫苗,对不明原因的有产蛋率下降疫病感染史的鸡群作免  相似文献   

11.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源HI抗体水平(olg24.05)的雏鸡.于孵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性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性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必时用Ⅱ系疫苗两次免疫.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血凝抑制抗原,建立了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监测IB疫苗的免疫鸡血清HI效价,结果证明与气管环中和试验测得的中和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525,两组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极不显著(P<0.01)。用其监测卵黄抗体、灭活的血清抗体以及用高岭土处理的血清抗体,结果与相应未处理的血清抗体效价一致,用以对江苏、山东两省的7个未作IB疫苗免疫的鸡场20个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18个鸡群TB阳性,阳性率达83%。  相似文献   

14.
2、4日龄雏鸡经加左旋咪唑-萄聚糖微粒的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下称加左Ⅱ系苗)首免后的 HI 抗体上升效价极显著高于Ⅱ系苗接种组(P<0.01):抗体效价的升高极少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抗体下降至有效效价以下的时间明显迟于Ⅱ系苗组.人工造成免疫缺陷雏鸡接种加左Ⅱ系苗后,可使 HI 抗体效价达到健康雏鸡单独应用Ⅱ系苗免疫后的水平(P>0.05)。攻毒后,加左Ⅱ系苗的保护力显著高于Ⅱ系苗(P<0.05),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当雏鸡母源抗体降为零或二免时,该苗无明显提高 HI 抗体效价的作用 (P>0.05).加左Ⅱ系苗免疫雏鸡与Ⅱ系苗免疫雏鸡具有相同的细胞免疫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及其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IAV感染雏鸡ND疫苗免疫后,其外周血液IgG、IgM、IgA含量和HI抗体滴度,于接种ND疫苗后7 ̄28d较未感染CIAV的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CIAV感染雏鸡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人工感染IBDV鸡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20只非免疫鸡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44只。A组给中药2次,B组5次,C、D、E组不给中药。于14日龄对A,B,C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于21日龄对A,B,C,D组接种新城疫(ND)Ⅱ系疫苗,于46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5只鸡均攻ND强毒。结果表明:攻IBDV后一周,C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新城疫Ⅱ系苗免疫后,B组鸡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日龄试验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来探讨不同疫苗鸡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蛋公雏鸡1600只随机分4组,即rL—H5活疫苗与流感灭活苗组、rL—H5活疫苗组、Ⅳ系活疫苗与新城疫灭活苗组以及Ⅳ系活疫苗组,并于免疫后24日龄、40日龄、55日龄、70日龄、84日龄、98日龄、112日龄、125日龄检测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活疫苗单独免疫、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免疫对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健康雏鸡7日龄免疫前12h按照分组分别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和生理盐水,然后以新城疫IV系弱毒苗点眼滴鼻,分别在新城疫IV系冻干苗免疫后7、14、21d,心脏采血,采用HI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免疫活性因子及新城疫疫苗后各试验组7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4及21d抗体水平大大高于单用ND疫苗组,经t值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健康雏鸡7日龄免疫前12小时按照分组分别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和生理盐水,然后以新城疫Ⅳ系弱毒苗点眼滴鼻,分别在新城疫Ⅳ系冻干苗免疫后7、14、21d,心脏采血,采用HI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免疫活性因子及新城疫疫苗后各试验组7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4及21d抗体水平大大高于单用ND疫苗组,经t值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熏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20.
用同胚培养的含NDV、IBV胚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经免疫效力试验表明,用50倍稀释的鸡二联灭活苗,0.5ml/只剂量免疫18日龄鸡,4周后试验免疫鸡分别进行NDV、IBV强毒攻击,攻毒保护率在50%以上,证明0.5ml剂量含有50个半数保护量(50个PD50),NDHI抗体≥1:16,IBVN抗体≥1:8便可保护。三批疫苗免疫18日龄鸡,0.5ml/只组免疫鸡体现人有效抗体可维持16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