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自冀南地区发病鸡群分离到的4株(H株、W株、S株、X株)病原经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的出现、胰蛋白酶处理前后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性及幼鸡攻毒试验证明,此4株病原均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采集发病鸡群病死鸡的脾和肾制成灭活组织液治疗NIB,对两市46000只发病鸡治疗后的死亡率为7.83%~14.86%,而同地邻近鸡场发病后未注射组织灭活液的鸡群死亡率均高于30%,其差异极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以禽脑脊髓炎(AE)VR株病毒接种SPF鸡胚,取发病胚病料经福尔马林灭活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实验室制品4批,分别在济宁、章丘、茌平、禹城四个种鸡场共37300只种鸡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对鸡群无不良反应,鸡群于免疫后3周AGP检出率100%,鸡群开产后产蛋性能良好,产蛋量与蛋壳质量正常,免疫鸡的后代均被有效保护不发生AE。  相似文献   

3.
以禽脑脊髓炎VR株病毒接种SPF鸡胚,取发病胚病粒经福尔马林灭活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实验室制品4批,分别在济宁,章丘,茌平,禹城四个种鸡场共37300只种鸡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对鸡群不良反应,鸡群于免疫后3周AGP检出率100%,鸡群开产后产蛋性能良好,产蛋量与蛋壳质量正常,免疫鸡的后代均被有效保护不发AE。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从平顶山市某养鸡场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PS株)。分离毒经鸡胚传代后可使鸡胚出现死亡、卷曲胚或侏儒胚;不能直接凝集1%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干扰试验表明分离毒有干扰NDLaSota株在鸡胚上生长的特性;中和试验表明分离毒与M41株抗原性差异较大,而与T株抗原性基本一致,这与肾型IBV一致;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冠状结构;回归试验能使雏鸡死亡,出现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酢盐沉积等特征性病变。因此认为分离毒为肾型IBV。分离到的PS株是从外地购买…  相似文献   

5.
用新城疫病毒克隆79株,减蛋综合征病毒NE_4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_(41)株分别接种于鸡胚和鸭胚,并收取其鸡、鸭胚尿囊液毒,经甲醛灭活,按一定比例配比,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三联油佐剂灭活苗。本苗接种于产蛋后备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30天保护率达90%~100%,免疫后六个月攻毒,ND和IB保护宰为100%,EDS_(76)为95%。1992~1994上半年,本苗在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一些鸡场免疫十万余只鸡,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抗原滴度途径及抗原灭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7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标准株(M41、H120、Holte、Gray、Connecticut、Iowa609和T株)和6株分离株(NIBV、GIBV、M、SH、J和H株)分别接种于鸡胚,收获尿囊液,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制备血凝抗原。其中,H120株血凝滴度最高,T、M、J和H株无血凝性。应用含有不同滴度IBV母源抗体的鸡胚增殖病毒制备抗原,效价与用SPF鸡胚增殖病毒制备的抗原效价一致。尿囊液经反复冻融后再制备抗原会使血凝价降低。抗原分别用甲醛、高碘酸钠、硼氢化钾和SDS灭活,其中甲醛灭活效果最理想。抗原对氯仿敏感,对乙醚稳定。适宜浓度的Na+、Mg2+可显著提高抗原的血凝性  相似文献   

7.
鸡大肝和大脾病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两个鸡场发病鸡群的病理剖检发现,病鸡和死亡鸡肝、脾异常肿大,为正常体积的3 ̄4倍,肝重为体重的13.83%、脾重为体重的1.87%。病鸡临床上无特异症状。用鸡大肝和大脾病(BLS)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早期发病鸡群进行调查,鸡场I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0,抗原阳性检出率为6/39;鸡场未查出抗原。证实我国已存在BLS病。  相似文献   

8.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9.
用新城疫病毒( N D V) La Sota 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 B V) M4 1 株接种鸡胚, 收获含毒鸡胚尿液。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 B D V) 地方强毒 H B9 0 9 株接种30 ~40 日龄肉用鸡, 发病后取囊组织 ( 或收集 I B D 典型发病鸡囊组织) 制备成含毒组织悬液。将三种病毒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备成三联油乳剂灭活苗。三联苗免疫18 日~28 日龄雏鸡, 免疫后21 天攻毒测保护力, 三种传染病保护率均在90 % ~100 % , N D H I抗体≥1∶32 , I B D V A G P阳性率100 % , I B V N 抗体≥1∶8 , 疫苗免疫期可达4 个月以上。疫苗在4 ℃~8 ℃保存期为18 个月, 10 ℃~20 ℃保存为6 个月, 该疫苗在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鸡应用15 万羽份, 取得理想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鸡胚培养、电镜观察、血清学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离与鉴定了来自河南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鸡群He1、He2、和He3三株IBDV毒株。鸡胚传代试验表明,He1和He2株连续传代到第4代出现规律性死亡和IBD病变,而He3株在第1代时鸡胚即全部死亡,且出现IBD典型鸡胚病变。He1、He2和He3毒株对易感鸡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病死率分别为20%、10%和40%,多数为弱毒株。免疫保护试验证明,用常规的IBDV血清I型病毒株B2疫苗对He1、He2和He3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0%、0%和10%。未死亡扑杀的免疫试验鸡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病变,表明I型毒株疫苗对IBD基本上无免疫保护作用。所分离的毒株可能是IBDV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州市郊区某鸡群送检的6周龄曾经IBDV免疫的病鸡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IBDV强毒。该毒株能使鸡胚于接种后36~72小时内死亡,易感鸡100%发病,50%死亡。电镜观察,该病毒颗粒直径60nm左右,无囊膜。经SDS-PAGE检测,病毒核酸有二条RNA带。  相似文献   

12.
用鸡新城疫(ND)Lasota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TK6株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TFI株,分别接种9d龄--11d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毒,经甲醛灭活后按一定比例加入10号白油佐剂制成三联油乳剂灭活苗。按种3周龄鸡和产蛋后备鸡群10d产生免疫力;30d和180d攻强毒保护率100%,免疫期达6个月上。自1996年以来本苗在蓟县等一些鸡场免疫6万余只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鸡场和天津某鸡场发生以呼吸道及肾病变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检查、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等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病死鸡紧组织中分离到的两株病毒(HN(9301)、TJ(9301)),经鸡胚传至6~7代后,均能使50%以上鸡胚发生死亡或矮化;电镜下均见有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HN(9301)直径90~105nm、TJ(9301)直径85~110nm,周围有长18~19.5nm的梨状突起;两株分离毒都符合IBV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与澳大利亚T株存在一定相关性;动物回归得到了与原发病鸡群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河北省6个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鸡群中,分离到6株强毒,均能使易感鸡36小时发病并死亡,发病率达60~100%,死亡率10~70%。人工感染鸡能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其中有的毒株,毒力非常强。利用其中毒力最强的1株病毒,经鸡胚多次传代培养育成1株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免疫效果容易监测的弱毒株,经野外试验证明,该毒株是防治IBD的一个很理想的毒株。  相似文献   

1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90是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16.
从河南某种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1株毒株,经HA、HI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的病毒为NDV,命名为HNYD株。经过测定,HNYD株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90/0.1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3.8h;对1日龄SPF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1.86,提示HNYD株为强毒力株。血清交叉反应试验显示HNYD株和La Sota株存在一定的抗原性差异。用HNYD株油乳剂灭活苗对HNYD株和La Sota株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100%,明显优于La Sota株油乳剂灭活苗,提示HNYD株制备的疫苗对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的攻击均能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肾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雏中,采集典型病科,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四株肾传支病毒(HN—M,HN—Z,HN—G,HN—C)。该四株病毒均能适应鸡胚生长,并致鸡胚呈明显的卷曲胚和侏儒胚;其鸡胚适应毒能感用鸡胚肾细胞(CEK),并致细胞病变(CPE);应用鸡脓毒或细胞毒回归雏鸡,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雏同样的特征性病变;每株无血凝性,以胰酶处理后可出现凝集价;经与74国际标准毒单抗作细胞交叉中和试验及用克隆和标记的IBV非编码区、非S1片段10kb核酸探针作斑点杂交鉴定,确认HN-M株为澳大利亚T抹,另三株为N—115株。应用该四株分离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对河南近几年流行的肾型支气管炎起到了十分理想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为病毒(IBV)M41株接种鸡胚,收获含毒鸡胚尿液。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强毒HB909株接种30-40日龄用鸡,发病后取囊组织制备成含毒组织悬液。将三种病毒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三联油乳剂灭活苗。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毒株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和分离的四株肾型毒株(BJ_(9301)、BJ_(9302)、TJ_(9301)、HN_(9301)株)的血凝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IBV供试毒株经1~2%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凝集鸡和小鼠红细胞,同一毒株对两种红细胞的凝集价相近,且均能被IBV澳大利亚T株血清所抑制。处理后的IBV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以缓冲液浓度0.01~0.05MpH6.0~8.4为宜,对反应温度及稀释液种类无严格要求。IBV的血凝活性能耐受37℃23天、56℃12小时、80℃1.5小时,但在-30℃、4℃和室温下保存2个月后,绝大部分丧失血凝活性。IBV经0.2%甲醛、0.2%脱氧胆酸钠、2%硼氢化钠、0.01M高碘酸钠37℃灭活24小时,仍能保持其血凝活性。从IBV的血凝活性可被过量胰蛋白酶破坏和氯仿灭活,推断该血凝素可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   

20.
用新城疫病毒克隆79株,减蛋综合征病毒NE4株和传染支气管炎病毒M1株分别接种于鸡胚和鸭胚,并收取其鸡,鸭胚尿囊液毒,经甲醛灭活,按一定经例配比,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三联油佐剂灭活苗。本苗接种于产蛋后备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30天保护率达90%-100%,免疫后六个月攻毒,ND和IB保护率100%,EDS76为95%。1992-1994上半年,本苗在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一些鸡场免疫十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