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报道2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口鼻蝶窦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本文重点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3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中隔穿孔。1例术后视觉障碍加重。无1例术后切口或颅内感染。14例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入路行鞍内肿瘤切除术6例的结果表明: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入路不但可避免唇下入路的某些并发症,且手术疗效一致。指出磁共振成像在垂体微腺瘤的定位诊断与指导肿瘤切除中具有重要价值,倡导神经外科与鼻喉科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73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48例(占65.8%),大部分切除15例(占20.5%),部分切除10例(占13.7%)。并发视神经损伤致右眼视力下降1例,其余术前视力损害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并发尿崩,26例,多数1~2周内恢复;并发皮质醇及甲状腺素低下需长期激素补充治疗1例。结论经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手术,肿瘤全切除率高,视力视野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手术中发生角膜炎、尿崩、生命体征变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监测和预防。方法对于23例鼻蝶入路垂体瘤摘除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细致护理。结果23例患者除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外,其余无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疏忽,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结论手术中熟练地配合和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有效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可以杜绝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与常规翼点入路比较,总结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翼点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50例手术临床资料,经术前危险因素(如动脉瘤部位、大小及方向、脑肿胀等)评估选择手术.翼点锁孔组有1 9个动脉瘤夹闭成功,行包裹术2例,孤立术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32个动脉瘤一次夹闭成功30例,行孤立术2例.根据GOS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比较两组开/关颅手术时间.结果 翼点锁孔组恢复良好10例,轻残7例,死亡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恢复良好20例,轻残9例,死亡3例.两组开颅时间分别为(31.05±8.56) min、(59.27±5.78)min;两组关颅时间分别为(44.37±6.80) min、(68.44±16.41)min,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翼点“锁孔”入路与常规翼点入路手术临床疗效相近,适用于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美观、开/关颅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前需慎重评估,术中轻柔操作,避免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6.
经唇下蝶窦手术是垂体瘤切除术的一种成熟术式,与其它开颅入路的手术比较,该术有创伤小、取瘤方便、恢复快、病死率低的优点,特别适于垂体微腺瘤的切除。本文是笔者1998年在上海华山医院手术室进修期参加22例手术配合的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小儿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会阴Soave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且出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入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期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筛窦蝶窦的较佳术式和疗效,以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60例筛窦蝶窦慢性炎症和囊肿患者分别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全筛窦切除术、全筛窦蝶窦开放术、单纯筛窦囊肿摘除术、蝶窦开放术治疗。结果:60例中治愈率60.0%,好转率31.7%,总有效率9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均为纸板破坏内眦及下睑皮下瘀血。结论:鼻内窥镜术是治疗筛、蝶窦疾病的有效方法,应依其病变性质和程度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及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1996~2002年经颅手术治疗的56例大型垂体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全切率为71.4%;次全切16例(28.6%);死亡1例,病死率为1.8%;结论:显微手术能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垂体腺瘤,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异妊娠保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5例,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鞍区肿瘤75例诊断、治疗及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研究1987~2000年我院收治75例鞍区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分泌学变化、定位与定性诊断、手术与放射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75例鞍区肿瘤(手术后病理证实)中,属垂体腺瘤41例(54.6%),颅咽管瘤20例(26.7%)。脑膜瘤7例(9.3%)。畸胎瘤2例(2.7%)。脊索瘤2例(2.7oA)。生殖细胞瘤1例(1.3%),其它恶性肿瘤2例(2.7%)。临床特点是:(1)视力、视野改变者25例(37.0%);(2)内分泌改变者27例(36.0%);(3)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者42例(56.0%)。术后结合放射治疗24例(35.0%).结合伽玛刀治疗2例。手术病死率为0%。平均随访3a,复发率为20.0%。大部分疗效满意。结论:首发症状 影像学检查 内分泌检查对该区域部分肿瘤可达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并对手术设计有帮助。积极手术加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微创显微外科技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II-III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化疗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健脾解毒方汤剂(每日1剂,连服8周),化疗每2周重复1次,1次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KPS评分疗效及体质量增加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脾解毒方能提高大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43例患者均于支撑喉镜下以手术彻底切除肿瘤 ,其中单纯手术(SA组 ) 2 9例 ,手术 +微波或射频处理、鸦胆子油涂布创面综合治疗 (SC组 ) 11例 ,手术后以干扰素治疗 (SI组 ) 3例。结果 :总治愈率 5 3.5 %。 SA、SC、和 SI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41.4%、81.8%和 6 6 .7%。 SC组治愈率高于 SA组 (P<0 .0 5 )。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治疗后结合微波或射频处理创面、鸦胆子油涂布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药线植入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 例,采用 药线植入方法,2 周治疗1 次,3 个月后,总结分析疗效;对照组50 例,采用传统的针刺方法,每日1 次,10 次为1 疗 程。3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疼痛值评分及骨密度骨矿含量 宽频超声衰减(BUA)的测定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植入法优于针刺组,是治 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羊踯躅联合石菖蒲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治疗组运用羊踯躅联合石菖蒲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敷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踯躅联合石菖蒲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4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外周阻力(R)、动态阻力(DR)、脑血管平均流速(Vmean)和脑血管平均流量(Qmean)等脑血管功能水平,并观察各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功能指标、NIHSS、Fugl-Meyer及GC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Pituitary adenomas are comm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molecular basis is of great interest. Combining chip-based technologies with genealogy data, we identified germline mutations in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AIP) gene in individual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predisposition (PAP). AIP acts in cytoplasmic retention of the latent form of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nd also has other functions. In a population-based series from Northern Finland, two AIP mutations account for 16% of all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secreting growth hormone and for 40% of the subset of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hen they were younger than 35 years of age. Typically, PAP patients do not display a strong family history of pituitary adenoma; thus, AIP is an example of a low-penetrance 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抗VEGF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抗VEGF药物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半年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中医症候、注射抗VEGF次数及总体疗效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4周后,两组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中医症候、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观察组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中医症候、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抗VEGF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蜻蜓展翅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来自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资兴市中医院康复科的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蜻蜓展翅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两组治疗均为1次/d,30 min/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5 d、10 d、15 d后统计数据,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治愈率、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各项评分与严重程度指数(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大(P<0.05或P<0.0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效,但蜻蜓展翅针法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效,该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廉价、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