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目前的生猪养殖行业发展中,养殖的模式正在趋于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从目前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情况来看,生猪养殖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生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群的生产性能。想要保证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就要加强养猪场的管理,对生猪养殖的各个阶段实施饲养管理技术。本文介绍了对哺乳仔猪、后备猪、种公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对我国的生猪养殖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近两年的文献资料,重点阐述我国生猪养殖信息化发展现状,同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猪养殖产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对千阳县生猪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现代健康养殖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提出了适合千阳县生猪健康养殖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促进今后生猪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生猪养殖行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猪肉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桂林市近年来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充足的生猪供应对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生猪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桂林市在生猪养殖、生猪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养殖违禁药品的使用、未完全遵守生猪安全生产等。相关技术人员需了解桂林市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养殖优化技术,增加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生猪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阻碍了养猪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辖区内生猪标准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健康养殖技术,旨在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生猪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消费人群数量及消费力不断上涨,生猪养殖户数量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生猪养殖暴露出一些问题。该文就目前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针对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实践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更好地推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井炷 《兽医导刊》2020,(6):251-251
人们经济水平有所提升并努力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再加上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持,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为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生猪养殖行业正努力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进步。就目前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来说,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生猪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实现高效生猪规模化养殖,需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三改两分再利用”治理技术在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中实践与应用。进一步系统总结和阐述了实施“三改两分再利用”治理技术目的、意义、技术路线、推广成效、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了今后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现代化生猪养殖环境测控技术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发现现阶段我国现代化生猪养殖环境测控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环境污染、技术应用等。对此,本文介绍了生猪养殖猪场一些有毒物质对生猪生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进而推动现代化生猪养殖的环境测控技术走向更高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生猪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单位扶持的重点产业,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让很多农民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要达到无公害养猪还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说解决好这部分问题才能够真正推动无公害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生猪养殖中规模化养殖模式得到普遍采用,不仅实现了喂食、防疫等方面集中管理,还切实加强了对生猪长势的监测,以此提供更科学的养分,加快生猪出栏。本文从生猪生产监测预警现状入手,讨论信息化技术在生猪生产监测预警中的利用,并分析如何在生猪养殖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生产监测预警,希望对相关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是芷江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在国家扶植政策的鼓励下,芷江县的生猪养殖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生猪存栏量大幅上升,畜牧业生产发展处于回升时期。2010年出栏商品肥育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850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93户,年出栏3 000头以上的6户。1目前生猪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芷江县在生猪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生猪产业迅猛发展,养殖大户、规模场发展较快,但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①从专业技术素质上,养殖场整体专业技术素质低,生产效益、产品质量不高。②从饲料应用上,养  相似文献   

14.
纳米微量元素具有促进生长、营养作用,能缓解目前生猪养殖中存在的微量元素高剂量添加、吸收利用率低、重金属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内综述了纳米铜、纳米铬、纳米硒和纳米锌在生猪养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猪健康养殖的概念应该是发展和动态的,不仅要提供安全的生猪产品,还应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生猪健康养殖的内涵与外延应包括生态平衡、资源优化、动物健康、产品绿色四个层面。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生猪养殖模式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生猪健康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动化程度不够、养殖户对于健康养殖的认识不足、生产环节中存在许多技术障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包括加强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力度、引进国外生猪养殖系统、科学饲养、降低劳动力、加强法制教育、依法养殖等。  相似文献   

16.
杨亮  熊本海  王辉  陈睿鹏 《猪业科学》2022,39(11):41-44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22年1-3月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约为20 470.6亿元,其中畜牧业占比达41.37%,达到8 468.6亿元。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及到,2025年生猪养殖业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的占比较重,特别是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其对现代化养殖技术的需求日趋迫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我国智能化生猪养殖解决方案,研发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信息智能感知、个体(小群体)精准饲喂、养殖环境智能调控等核心技术与装备,是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2020年,中国发布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2019—2025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加快建设数字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现代化数字畜牧业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猪智能化养殖已势在必行。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集中优势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生猪养殖装备与技术等,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对生猪养殖行业的推动作用,助力生猪产业种业振兴,本文将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养猪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猪养殖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养殖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生猪养殖是养殖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其养殖质量的好坏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科技的推动下,现代化生猪养殖环境测控技术开始应用到养殖中,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测,了解生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营造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更好地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场动物福利与我国生猪健康养殖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生猪健康养殖的概念、要求、存在问题以及健康养殖与动物福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健康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基本要求;动物福利在我国目前生猪健康养殖中得到了基本的体现,但健康养殖并不能充分保障猪只的福利;以动物福利理念为指导的健康养殖或福利化养猪应是目前及今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升级,人民对于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给我国生猪养殖带来了发展,也给生猪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广大生猪养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会导致生猪养殖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养殖经济,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损失。本文就当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希望能够帮助养殖场在养殖生猪存在的问题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刘胜安 《中国畜牧业》2023,(16):109-1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猪肉作为餐桌上的重要肉食品,人们对猪肉及其肉制品的需求量和品质与日俱增,生猪养殖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满足人们对优质猪肉产品的需求,生猪养殖行业也在不断优化调整,逐渐趋于规范化、合理化,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