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帆  陆娟  刘春明  王强  时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69-17871
[目的]筛选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豆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山豆根总生物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4个考察因素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此时得到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山豆根总生物碱提取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C)〉料液比(B)〉提取次数(D),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山豆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含量为16.713 7 mg/g。[结论]该方法优化了山豆根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为山豆根总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半边莲黄酮苷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秀香  赖红芳  梁树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8-12099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提取半边莲黄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半边莲黄酮苷提取过程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5∶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的含量可达4.209 2 mg/g。[结论]该法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半边莲黄酮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黄芪(RADIX ASTRAGALI)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采用小型工业设备TS-NS提取浓缩机组对黄芪进行提取浓缩,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筛选最佳工艺。[结果]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80%,固液比为1∶8,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1 h。[结论]与现有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优选的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简便、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优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乙醇匀浆法优选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和丹皮酚提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匀浆时间4 min、提取1次。[结论]采用乙醇匀浆正交试验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得率。  相似文献   

5.
黄芪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昝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10-4111
[目的]优选黄芪的最佳乙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收率、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影响黄芪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黄芪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浓度,温度70℃,料液比1∶12,提取3 h。在该工艺条件下,测得干膏得率为25%左右,黄芪甲苷含量超过3%,总黄酮含量在0.8%左右。[结论]优选出的黄芪乙醇提取工艺科学、经济,可有效节约资源,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AlCl3试剂测定资丘木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资丘木瓜总黄酮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资丘木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较明显;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50%乙醇为提取剂,水浴温度8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资丘木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48%。[结论]该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柑橘皮色素提取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方法]以韶关市乐昌产温州蜜桔果皮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柑橘皮色素提取工艺中浸提环节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在35~65℃范围内,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浸提液的吸光度值升高。在0.5~1.5h范围内,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吸光度值增大。当液料比为201∶(m l/g)时,柑橘皮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和浸提次数的增加,吸光度值增加。各因素对柑橘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结论]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50℃,乙醇浓度95%,液料比201∶(m l/g),浸提时间1 h,浸提次数2次。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豪  车振明  谷燕  刘燕  吴永军  黄维  陈荣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98-16000,16003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山茱萸(FRUCTUS CORNI)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全面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7个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影响最大的3个因子,并确定其余因素的最优水平,再利用响应面法设计对3个主要因子进行试验和优化,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是主要因子,最佳工艺条件是:山茱萸粉末直径在300~450μm之间,料液比1∶19.7(g∶m l),微波功率624 W,辐照时间55 s,水浴温度90℃,浸提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为68.4%,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20.94%。[结论]该方法误差小、数据可靠,可用于山茱萸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山核桃果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萃取其中的总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对醌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最佳提取时间为3 h,最佳提取温度为70℃,最佳料液比为1∶15(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果皮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总醌得率达0.84%。[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核桃果皮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贤景春  傅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3-18764,18767
[目的]研究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水蜈蚣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水蜈蚣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5 h,料液比1∶20。[结论]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水蜈蚣总多酚含量达5.09 mg/g,水蜈蚣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黄花草木樨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料液比、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花草木樨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剂为浓度80%甲醇,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42%。[结论]该热回流提取工艺稳定有效,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可为进一步合理开发黄花草木樨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芦笋茎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多糖得率、多糖纯度为指标,对芦笋茎叶多糖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沉淀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芦笋茎叶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h;沉淀乙醇浓度为80%;沉淀时间8h。并确定了sevag脱蛋白、多次醇沉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曼萍  梁静  周蓉  熊汉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08-9709,9726
研究超声波提取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柿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增大,当乙醇浓度超过60%后提取率下降。总黄酮提取率随料液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料液比达1∶20时,增加幅度明显减缓;总黄酮提取率随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影响柿叶总黄酮提取率因素的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60%,超声波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25,总黄酮得率为3.54%。与常规回流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柿叶中总黄酮的得率提高77%,并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溶剂的用量。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成本低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法提取荠菜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荠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荠菜中总黄酮,利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微波辐射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乙醇溶液中NaOH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微波辐射时间>料液比>乙醇溶液中NaOH浓度>乙醇浓度,说明微波辐射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大,乙醇浓度的影响最小。在微波功率400 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法提取荠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为提取剂,微波辐射时间7 min,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g∶ml),乙醇溶液中NaOH浓度2%。[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辅助法提取荠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达2.30%。  相似文献   

15.
张丹  颜学伟  王刚  文小峰  李雪梅  罗丹  曹纬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10-10811,10836
[目的]优选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厚朴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80%,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方法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适用于厚朴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石春红  郑有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87-7289
[目的]筛选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黄芩粉碎后,经过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萃取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以60%乙醇作萃取剂的提取效率最高,浸泡时间越长,吸光度值越小。超声处理30min时,萃取液在各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均最高。吸光度值随料液比值增大而增大。从30~50℃时,黄芩萃取液的吸光度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升高至60℃时,吸光度值已无太大变化,甚至出现下降。二次萃取的吸光度值仅相当于一次萃取的10%。超声波萃取法优于索氏提取法。[结论]超声萃取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萃取剂为60%的乙醇水溶液,料液比1∶50(g/ml),50℃萃取30min。  相似文献   

17.
桔皮色素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娟  吴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34-3936
[目的]探讨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适宜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剂。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提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增加和提取次数的增多,桔皮色素的提取量呈增加趋势,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5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此条件下提取的桔皮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大于热回流提取的色素的吸光度。[结论]该研究为桔皮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师仲  杜莹  廖莉玲  卫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5-15658
[目的]研究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W/V,g/ml,下同),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头花蓼总黄酮的得率为8.304%,纯度为52.10%。[结论]试验优选的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测定三叶青总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方法,为三叶青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叶青为原料、门冬氨酸为标准品,通过正交试验对微波消解提取三叶青总游离氨基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结果】影响微波消解法提取三叶青总游离氨基酸的因素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提取功率225 W的条件下提取2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三叶青总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0.678%。565 nm是门冬氨酸标准溶液和三叶青供试液的最佳测定波长;门冬氨酸质量浓度在0.001~0.014 m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结论】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提取时间短等优点,是测定三叶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