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5月13~17日,烟花三月的扬州迎来了国内相关高校、研究所的1300余名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部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具有数量多、在基因组中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呈孟德尔式共显性遗传、检测快速方便等优点,在动物遗传育种中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综述了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和表型值选种技术育种、DNA重组技术育种、分子技术育种3个阶段。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动物育种已进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即开始分子育种技术阶段。国内也紧跟国际步伐,主要研究畜禽遗传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我国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先进技术。现在,动物分子育种仍占据着动物育种大部分的领地,并将主导21世纪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标记与动物遗传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卫星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能有效区别不同物种,不同群体及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广泛分布于各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且随机分布,本文就微卫星标记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011年5月13~17日,扬州会议中心迎来了参加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的1 3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我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交流近两年来我国动物遗传学、育种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科研或生产实践的新见解和新成果.此次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主办,扬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共同承办,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京海集团、安徽太阳禽业有限公司、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和Illumina China协办.  相似文献   

6.
浅谈全息遗传与动物育种王金玉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前言80年代以来,“全息”(holograPhy)一词从物理学的全息照相术(hologram)被引入到生命科学中来,成为新兴的全息生物学(eciwobioloyy)。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全息...  相似文献   

7.
动物遗传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动物遗传育种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动物育种效果。论文系统阐述了动物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研究动态,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概况,探讨了动物遗传育种发展趋势,旨在为畜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李善如1葛宝生2陈永福3张忠诚4引言利用标记来选择和培育动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早期,是以外形外貌为标记来促进品种外貌达到一致性。通过外貌标记选择优良种畜曾得到一定效果,如我国古代用“相马经”指导选马。但仅通过外表对动...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动物遗传育种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动物遗传育种科学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动物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70多年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外动物育种学家将诸如:人工授精、精液低温保存、胚胎移植、线性非线性统计推断、计算机技术以及分子遗传学技术等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动物育种和提出一系列的新育种方法、缩短世代间隔、提高群体内选择效果、增加群体间基因交换的数量,加快了遗传改良的扩散速率,使得家禽、猪及乳牛的许多群体中,遗传效益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美国的KaryMullis等人发明了PCR技术。两年后,PCR自动化装置 的完成使其进入实用阶段。1990年,Williams和Welsh两人分别独立地研制成功了一种 基于PCR技术之上,更加灵敏,简便易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RAPD 技术可用引物数量大,检测区域几乎能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信息含量大,自问世以来,在 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而快速的应用。如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MAS、杂种优势预 测等等。 1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80年代末期,畜禽遗传图谱的研究开始启动。进入9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始 了动物基因组研究计划。10年来,主要畜禽品种遗传图谱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994年,Levin以East lansing参照群为基础构建的鸡遗传图谱,在 98个遗传标记中就包含了41个RAPD标记。他还利用回交作图群体将13个RAPD标记定位于Z染 色体上,几乎与该染色体有关的所有经济性状相连锁。他认为,类似的方法还可用于W染色 体和其它畜禽性染色体的遗传作图。1995年,ChengHH等又将86个微卫星标记、 16个RAPD标记和24个CR1标记增加到East Lansing图谱上,并且指出RAPD标记 和CR1标记在其他群体中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标记与动物遗传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卫星标记具有数量多、在基因组中分布广、多态性丰富,呈孟德尔式共显性遗传、检测快速方便等优点,在动物遗传育种中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各位会员、同行: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决定,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定于2011年5月13~17日在江苏扬州召开。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主办,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承办,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各位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RFLP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分子标记。笔者从RFLP技术的一般原理、特点、局限性以及RFLP技术在我国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RFLP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1月30至12月1日在浙江农业大学召开了首届“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浙江省遗传学会理事长季道藩教授到会指导,并介绍了国内遗传学界的最近动态。出席会议的来自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畜牧、蚕学、水产、蜂学不同专业的代表共30人。收到和交流论文18篇,内容涉及国内外动物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与进展,家畜的遗传与改  相似文献   

16.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3):F0003-F0003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于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为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相似文献   

17.
RAPD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RAP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是新型分子遗传标记技术,问世不久,RAPD分析就以其简单、快捷、低廉、多态性丰富的特点,在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8.
丹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麦畜牧业高度发达,是养猪强国,其猪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丹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技术先进,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有关动物全基因组选择、开发高通量及低成本的畜禽新型分子遗传标记、利用整合系统生物学解析畜禽复杂性状的遗传机理等成为丹麦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研究热点。此外,他们注重加强国内国际、多学科科研合作,注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其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信息学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研究领域以及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用。在动物分子育种工作中 ,通过分析和解读核酸与蛋白质序列中所表达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 ,结合分子遗传标记 ,来开展在建立良种繁育数据库、功能基因组的研究、畜禽生长发育机制、完整基因组的比较、种质资源基因库等方面的工作。指出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几种常用的遗传标记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遗传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同状,着重对分子生物学标记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