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以广西荔浦市的沙糖橘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大小[2S(3.5~4.0cm)、S(4.0~4.5cm)、M(4.5~5.0cm)和L(5.0~5.5 cm)]、贮藏期(0~45 d,12月26日至翌年2月13日)对沙糖橘果实浮皮和果肉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和贮藏期,果实大小与浮皮程度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负相关,即果实越大,浮皮程度越重,可滴定酸含量越低;果实大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等级果实的浮皮率和浮皮指数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升高后平稳保持,可滴定酸含量持续下降。结论:不同大小的沙糖橘果实贮藏期均能保持较好的糖酸风味,但大果在采收期和贮藏期浮皮程度较重。为避免浮皮引起的损伤,建议先行销售大果。中小果在采收期和贮藏期浮皮程度较轻,可适当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朔金柑为试材,从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4月15日进行了盖膜避雨栽培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阳朔金柑留树保鲜期间果实品质动态变化,以探讨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避雨栽培留树保鲜技术,可以延长果实采收期至翌年4月中旬,留在树上的好果率仍有98.9%,避雨栽培不但能缓解留树保鲜金柑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后期较高的VC含量,而且能有效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在整个留树保鲜过程中,盖膜处理的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的高10.08%~14.26%,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2.12%~5.86%,可滴定酸比对照低13.64%~14.29%;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可溶性糖、固酸比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留树保鲜的金柑果实VC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留树保鲜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第2个月后金柑果实VC含量迅速下降,但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VC含量比对照高8.69%~14.73%。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不同覆盖材料拱棚对金柑果实留树保鲜、保温防冻效应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土工布+无滴膜为覆盖材料的棚内最低温度比对照高4.5℃,可有效地保温防冻,从而实现留树保鲜与完熟采收;且果品品质较好,至翌年1月16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53%,可滴定酸降至0.54 g.(100ml)-1。  相似文献   

4.
2018—2021年连续4年对沃柑进行留树保鲜试验,在1—6月每月采集和分析其果实品质,调查统计温度、降雨、落果、枯水和浮皮等情况。结果显示:沃柑留树保鲜期间,春季温度回升导致果面褪红转黄,果实持续生长,6月中旬单果质量、横径和纵径分别比1月增加29.2%~40.4%、7.6%~9.8%和7.5%~11.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2—3月出现第1个高峰(13.03%~15.97%),4月新梢生长和开花阶段则下降,5月开始上升,6月中旬又超过2—3月水平;化渣性评分(0~100分)在80分以上,其中3月评分最高;可食率和出汁率无显著变化,但果皮硬度、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在留树保鲜期间下降,6月中旬比1月分别降低21.3%~23.9%、15.8%~45.1%、28.4%~53.2%和27.2%~45.4%;喷布杀菌剂可高效防治真菌感染落果,留果约1/2对翌年产量无显著影响。沃柑果实留树保鲜至6月中旬品质优良,可填补夏季优质柑橘市场空缺。  相似文献   

5.
圆黄梨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曲线相似,均呈"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糖、酸、维生素C、淀粉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大棚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延后栽培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高钙复合营养液对果实发育及延后栽培过程中果实各部分比例变化、果皮厚度、浮皮率及汁囊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后栽培后期果皮占果实的比例上升,而汁囊占果实的比例下降;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降低了延后栽培果皮占果实的比例及果皮厚度,相应地增加汁囊部分的比重;增加了汁囊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钙复合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浮皮指数,处理果的浮皮指数比对照下降13个百分点。以上研究表明,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有利于提高大棚宫川温州蜜柑延后栽培果实的品质并抑制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宫川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Miyagawa wase')耐浮皮芽变系的果实品质、浮皮特性和耐贮性能,为耐浮皮柑橘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多年测定比较耐浮皮芽变系及其对照母树宫川的果实主要品质性状包括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  相似文献   

8.
徐进  赵鹤  任爽  王帅  张瑞芬  王铁臣 《蔬菜》2020,(8):20-23
为探索适宜高品质番茄栽培的盐胁迫浓度,试验通过调节番茄结果期营养液的电导率(EC值分别设为2.5、3.5、4.5、5.5 mS/cm),比较了不同盐胁迫处理对番茄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EC值在3.5~5.5 mS/cm范围内,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和番茄红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依次下降,且在4.5~5.5 mS/cm范围内,667 m~2产量均比对照增加;因此,通过NaCl进行盐胁迫有利于改善番茄口感和营养品质,适宜EC值范围为4.5~5.5 mS/c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生长发育95、105、115 d)新梨7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综合得出适合长期冷藏的采收时期及标准。结果表明:刚采摘的果实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L*值和种子颜色指数逐渐升高,果实硬度、h°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值逐渐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Ⅱ(果实生长发育105 d)果实最高。在冷藏条件下,随着冷藏期延长,各采收期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变化,果皮L*值逐渐升高,h°值逐渐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果实腐烂率增加,果柄保鲜指数降低;采收期Ⅱ(果实生长发育105 d)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品质较好,且果实腐烂率较低、果柄保鲜指数较高,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综上,在河北省泊头地区,新梨7号适宜机械冷藏的采收标准为: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100~11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4.5 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果实冷藏期间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品种和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气候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单果重;土壤各因子和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找到适合金秋梨的天然保鲜剂,以金秋梨为试验材料,采后以0.1g/L水杨酸溶液浸泡处理金秋梨果实,研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结果表明:0.1g/L的水杨酸溶液可以延缓金秋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且贮藏末期,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35、1.34、2.14、2.02倍。同时,0.1g/L的水杨酸溶液可以降低金秋梨果实的呼吸强度,并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对金秋梨果实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3.
以6年生‘美早’‘先锋’甜樱桃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透湿性反光膜,测定树冠中下部反射光光强、光质,果实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苷含量,研究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设施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透湿性反光膜覆盖显著改善了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环境,离地90 cm和130 cm处,13:00反射光光强分别为对照的5.0倍和3.1倍;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处理果实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亮度、色度值更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值和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红灯、大紫、芝罘红、海龙安2号、乌皮、当地樱桃、莱阳矮樱桃为材料,测定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可滴定酸、单果重、果柄长、果形指数,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的鉴评。结果表明:供试樱桃间果实性状指标存在差异,品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相关性显著。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5%以上,可滴定酸含量在0.66%以下,风味、品质差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9.21%以下,可滴定酸含量在1.4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喷施磷酸二氢钾对桃叶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靖  王政  庞振亚  方庆  李成斌 《果树学报》2007,24(4):533-536
以不同成熟期的桃品种豫甜、豫香、秋甜、秋蜜红为试材,研究了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干鲜质量比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干鲜质量比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明显;叶片喷施不同浓度和次数的磷酸二氢钾均可推迟桃果实成熟期;喷施清水和对照处理间叶片性状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明显;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和次数以500mg/L3次效果最显著,以300mg/L3次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优良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已成为我国葡萄大面积种植的趋势,生产中选用优良的砧木不但可以提高接穗的抗逆性,还可以调控生长势,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砧木嫁接的瑞都红玉的果粒、果穗大小和果实品质,发现嫁接在5BB上会增加瑞都红玉果实的单穗重和穗长,降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嫁接在110R砧木上会增加果粒的纵径,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嫁接在1103p和3309m砧木上,会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嫁接在SO4砧木上会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泊头‘新梨7号’梨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后106、116、126、136 d)果实在常温[(20±0.5)℃]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种子颜色指数增加,果肉硬度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2(7月30日采收,盛花后116 d)果实最高;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和Fv逐渐降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货架期延长,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种子颜色指数和腐烂率增加;采收期2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口感较好,果面具红晕,且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新梨7号’在河北省泊头地区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标准为:果实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期110~120d,种子颜色1/2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5.0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贮藏期间果实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1-MCP 1.0、1.5、2.0、2.5和3.0mg/L分别熏蒸采后西番莲24h后于室温下贮藏,测定贮藏12d期间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浓度梯度中,以1.0mg/L熏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维持果实较高硬度、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Guan溪蜜柚果实品质成分含量状况。统计表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多种成分含量间存在密的相关: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全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固酸比、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从而表明改善Guan溪蜜柚果实内质,关键在于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20.
树冠盖膜留树贮藏金柑树盘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市果实留树贮藏金柑为试材,研究了树冠盖膜和不盖膜条件下果实品质、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裂果情况。结果表明,盖膜后,土壤湿度较低且较稳定,同时避免了降雨、冰冻接触果实,不易落果和裂果;在12月至翌年3月,盖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较稳定;在3月中旬前,盖膜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固酸比和糖酸比较高,果实风味较浓,果实品质得以较好地保持;进入3月中旬后,果实风味趋于变淡,果皮开始变软,不宜继续留树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