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疆主栽棉花种子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及其萌发力差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疆棉区7个主栽的抗旱性有差异的棉花品种(品系)为材料,用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棉花种子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对各种子萌芽期的抗旱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延长;萌芽期棉花种子对水分胁迫十分敏感,10%的PEG-6000浓度下,棉花种子的发芽能力受到严重抑制;不同胁迫强度下,棉花种子的抗渗透萌发力并不一致;萌芽期棉花种子抗旱性鉴定的适宜PEG-6000浓度为5%,相对发芽率可作为快速、有效鉴定指标,新陆早33和益农2号的种子抗旱性较强,而新陆早24和新陆早31的种子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对北疆主推的13个棉花品种在兵团第七师一三○团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熟性状方面,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种是新陆早18号,生育期最长的是鲁棉研24号;在产量性状方面,皮棉产量最高的是新陆早63号,其次是鲁棉研24号、庄稼汉早61号,分别比对照新陆早57号(CK)增产23.4%、22.3%和20.0%;在纤维品质性状方面,下232、新陆早63号、中棉所99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在"双30"以上,达到优质棉标准。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我场现种植的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及搭配品种新陆早6号,目前明显表现感病.为了选择推广适宜我场种植的抗病品种,2000年我们对新引进的新陆早10号抗病品种同我场主栽品种新陆早7号、抗病品种中棉所24进行了抗病对比试验,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气象条件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辽棉31和辽棉25两个棉花品种,利用开花当日挂花的方法,获得不同成熟度的棉花种子群体。通过研究比较群体中各样本的百粒重、7 d发芽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发芽期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棉花种子的百粒重与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与开花时间关系不大。辽棉31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辽棉25。两个品种间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种子发芽期间MDA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辽棉25的MDA浓度稍低于辽棉31,但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期间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下降较明显;CAT活性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下降明显,但升高有限;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明显。辽棉25种子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都稍高于辽棉31,但差异不显著。通过气象因子与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等4个气象因子与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等4个特征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以4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4个种子特征指标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获得了25个模拟模型,对其中13个模型利用边缘分析的方法,得出4个气象因子的边际效应。【结论】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通过影响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4个特征指标,进而影响到种子的总体活力,其中日温差和日照时间对种子特征指标的影响较大。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以65~70 d为宜,这部分种子主要来自早伏桃及部分伏前桃。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农科中心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陆地棉新陆早7号、新陆早8号自1996年开始引入甘肃省种植,2000年新陆早7号和8号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7万hm2(旧制25万亩)和1.07万hm2(旧制16万亩),多年共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约6.67万hm2(旧制100万亩),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棉花主栽品种,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甘肃省棉花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0年12月18日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引进的棉花品种新陆早7号、新陆早8号经过多年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示范后审定合格,颁发了甘肃省农作物优良品种合格证书,认定可在甘肃河西棉区推广种植.新疆这两个棉花自育品种在省外被认定、推广,这还是首次.由历史上靠品种引进、自育自用发展到今天自有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的输出,这个变化充分说明了新疆棉花育种科研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拓宽了育种领域和种子市场,为共同开发西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低温冷害是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逆境因子,如何建立简捷、有效的棉花耐冷性鉴定及筛选体系是棉花耐冷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本研究中,阐述了如何用O-J-I-P参数来评价棉花幼苗的耐冷性。选用北疆棉区22个主栽棉花品种,对盆栽幼苗经过连续4d的4℃低温处理,进行了相应的冷害指数鉴定,并基于O-J-I-P参数Fv/Fm和PI所建立的冷害因子指数1及冷害因子指数2对各个棉花幼苗做了耐冷鉴定和分级评价。结果发现,冷害因子指数1和冷害因子指数2的鉴定、评价结果与冷害指数鉴定结果相近。中棉所36、新陆早25、297-5幼苗具有较强的耐冷性,而新陆早10号、新陆早12号及炮台1号的耐冷性较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棉花幼苗的耐冷性,这对棉花的耐冷性鉴定和培育耐冷型的棉花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碱化抑制棉种萌发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棉种耐盐碱能力无损分级筛选,是实现盐碱地高产高效植棉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以新疆大面积推广的 41 份棉花品种为材料,对棉种形态指标、贮藏物质含水量与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41 份棉花品种被划分为 3 类:第Ⅰ类为高耐盐碱品种新陆中 82 号和新陆中 68 号,第Ⅱ类为耐盐碱品种冀杂 708、源棉 11 号、新陆中 67 号、新陆中 55 号、富全 668,其余品种分为第Ⅲ类,为敏盐碱品种。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综合评价陆地棉萌发期耐盐碱能力,可为将来陆地棉品种种子耐盐碱能力的鉴定提供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新品种(系)综合评价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陆地棉品种(系)的优劣是多个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的方法只是对棉花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其他性状定性描述,这不免失之偏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对棉花品种的各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性状都能参加品种优劣评定,由定性分析变为定量分析,确定品种优劣,为棉花种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品质测定方法供试材料为新陆早10号,豫15,贝尔斯诺,A1,晋21,A2,新陆中7号,高抗5号,石选87,9513,石K2,A3,新陆早8,新陆中8号,D5,205,爱字棉1517,冀668,豫17,29-1,新陆中14号,吉尔吉斯,川D45共2…  相似文献   

9.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种子的耐盐性。选取6个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X 45)、新陆早61号(X 61)、中棉73号(Z 73)、中棉92号(Z 92)、鲁棉研24号(L 24)和鲁棉研28号(L 28)为研究对象,设置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3种胁迫类型,分析不同盐碱类型及浓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在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3种盐碱胁迫中,总体上各品种发芽系数、日均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随着盐分浓度増大皆呈下降趋势。相同浓度中性盐,Na_2SO_4胁迫比NaCl胁迫更严重,在Na_2SO_4浓度为300mmol/L时各品种均未萌发。在碱性盐处理pH=8.60时促进L 28萌发,当pH=9.03时产生抑制作用,所有品种在pH=10.47时不再萌发。结果表明NaCl和Na_2SO_4盐胁迫时优势品种为L 24和Z 92号,Na_2CO_3+NaHCO_3型碱胁迫优势品种为L 24和X 45号。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地点新疆兵团第六师共青团轧花厂东、105团三连、芳草湖丹板社区七连、新湖新旺社区18连。2试验设计试验参试品种(系)共8个,分别为新陆早48号(对照)、新陆早45号、新陆早50号、新陆早51号、10-2、新陆早53号、庄稼汉3号、庄稼汉9号。设计无重复。3田间管理2013年出苗期4月27~29日之间,由于前期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较大,从播种到出苗经历时间较长,棉苗生长缓慢。各试验点通过中耕1~2次提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低温为害棉花种子萌发过程的关键期,以新陆中46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25℃为对照温度,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12℃低温处理下4个棉花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活力指标变化和胚根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2℃低温处理能降低棉花种子活力和抑制胚根生长,不同品种间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新陆早57号低温耐受力最强。7个测定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胚根鲜重与胚根干重间相关性最大,发芽势与胚根长、发芽指数与胚根长间相关性最小。不同棉花品种各处理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T 2相似文献   

12.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新陆早20号(原代号A01—5)是农八师一五0团选育的抗枯萎病品种,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疆棉Ⅸ、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部分棉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气象条件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辽棉31和辽棉25两个棉花品种,利用开花当日挂花的方法,获得不同成熟度的棉花种子群体。通过研究比较群体中各样本的百粒重、7 d发芽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发芽期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棉花种子的百粒重与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与开花时间关系不大。辽棉31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辽棉25。两个品种间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种子发芽期间MDA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辽棉25的MDA浓度稍低于辽棉31,但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期间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下降较明显;CAT活性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下降明显,但升高有限;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明显。辽棉25种子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都稍高于辽棉31,但差异不显著。通过气象因子与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等4个气象因子与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等4个特征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以4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4个种子特征指标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获得了25个模拟模型,对其中13个模型利用边缘分析的方法,得出4个气象因子的边际效应。【结论】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通过影响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4个特征指标,进而影响到种子的总体活力,其中日温差和日照时间对种子特征指标的影响较大。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以65~70 d为宜,这部分种子主要来自早伏桃及部分伏前桃。  相似文献   

14.
以陆地棉抗病品种中棉所12和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为材料,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枯萎病菌诱导后不同时间感、抗陆地棉品种转录因子家族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枯萎病菌诱导后,抗病品种中棉所12有39个转录因子家族的433个转录因子在至少一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发生变化;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则有52个转录因子家族的588个转录因子在至少一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发生变化。新陆早7号对枯萎病菌响应的转录因子及转录因子家族的数目明显多于中棉所12,且2个品种的下调基因数目均多于上调基因。随着枯萎病菌诱导后时间延长,两品种对枯萎病菌诱导响应的转录因子家族及转录因子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中棉所12在枯萎病菌诱导后6 h达最多,而新陆早7号在诱导后3 h达最多。在6个比对组中,表达活性均发生变化的重叠转录因子,中棉所12中有9个,隶属于6个转录因子家族;新陆早7号中有31个,隶属于17个转录因子家族。不同抗病性品种对枯萎病的响应有较强的品种特异性,除37个共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外,2个转录因子家族是中棉所12所特有,15个转录因子家族是新陆早7号所特有。  相似文献   

15.
1品种来源新陆早51号(代号金垦71)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垦007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11年6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新审棉2011年44号),  相似文献   

16.
棉花苗期钾营养高效品种筛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砂培条件下,对47个棉花品种进行了钾高效基因型品种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的耐低钾能力不同,其中602、新陆早6、角棉、18 3、新海13号等品种的钾利用效率较高,具有低钾条件下钾积累能力强、钾利用指数高等特点;石K7、新陆早10号、新海14号为钾低效基因型品种,具有低钾下干物质积累较少、吸钾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棉花苗期耐低氮基因型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耐低氮的棉花品种(系),挖掘棉花自身吸收利用氮素的潜力。【方法】以三大棉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270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利用沙培的试验方法,分析其在低氮和适氮两个水平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耐低氮品种。【结果】270个供试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变异系数较大,除SPAD值和低氮水平第一批的根干物质质量和总干物质质量外,变异系数都达到10以上,氮积累量变异系数达到60.02。第一批的SPAD、叶面积、根干物质质量相对值的最大值大于80%,第三批和第四批的SPAD、株高、根干物质质量、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总干物质质量相对值的最大值大于80%,说明所选材料中存在低氮水平下长势良好即耐低氮品种。【结论】初步筛选出中棉所35、中棉所69、豫棉12、新陆早12号、新陆早23号等32个耐低氮品种;筛选出中棉所64、中662、新陆中15号、新陆早53号等32个氮胁迫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吕新  朱芸  曹连莆 《华北农学报》2005,20(5):105-110
讨论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12号与新陆早13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得出新陆早12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13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适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3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棉花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棉花种子贮藏过程对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辽棉23号、辽棉31两个品种的棉花种子,以毛籽及光籽为试验材料,在T=40℃、R=1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老化处理2,4,6d和老化处理8d。将种子激活后,测定种子渗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渗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酶(POD、CAT、SOD)活性下降,并且不同品种、不同状态(光籽和毛籽)之间表现不同。结合各处理间发芽情况,认为棉花种子贮藏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以保证其活性,生产中也可以利用热击处理(温汤浸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新品种──辽棉12辽棉1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用抗黄萎病品系4228同兼抗品种辽棉7号姊妹系4082进行杂交,经人工混生病圃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199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辽棉12。辽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