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5年8月-11月对45例山东省近期流行的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剖检病变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肝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剖检病变以心包积液、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肺淤血水肿、肾变性肿胀、脾淤血肿胀、胰腺点状坏死及脑膜充血为特征。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灶状坏死并伴有核内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心肌纤维变性,心间质充血、水肿及巨噬细胞浸润,胰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偶尔见核内嗜碱性包涵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淤血出血,肺淤血、水肿,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坏死,肠黏膜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症。电镜观察肝细胞核内晶格状排列直径70nm左右的病毒粒子,本研究为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家禽种蛋孵化资料的分析表明,近来许多养禽场的出雏率年平均指标下降,也出现雏鸡大批死亡事故,表明雏鸡生活力不足。雏鸡往往在育雏初期死于消化不良、胃肠炎、肌胃糜烂、肾变肾炎综合症、肺肠炎、胃肠道萎缩,肌组织脱水、皮下粘液变性性炎灶。出雏初期死亡的雏鸡,剖检可见肝、肺、卵黄囊和肾发炎,输尿管有过多尿  相似文献   

3.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雏鸭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人工感染7日龄雏鸭,对其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24h后,感染鸭开始出现死亡,且在48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在感染鸭的心、肝、脾、肺组织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脑和肾组织分别出现脑膜炎和坏死性肾炎等变化。  相似文献   

4.
养殖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PCR确诊为蛙病毒感染的养殖大鲵自然病例进行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剖检发现病鲵腹部膨大,皮肤上出现白点、出血斑,溃疡,头部与四肢肿胀;肝肿大,呈灰白色或斑点状出血;脾、肾肿大,淤血、斑点状出血;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大量含血的或淡黄色的液体。镜检主要见全身组织器官广泛性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肾、肝、胃肠道、脾和皮肤肌肉的损伤较为严重,并在病变组织细胞见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胞浆包涵体。肾表现为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管上皮的空泡变性与坏死;肝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与灶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坏死,数量减少;胃肠道为卡他性一出血性炎;皮肤水肿,表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渍疡。电镜显示肝、脾、肾的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颗粒脱落,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并在一些病变细胞浆内见晶格状排列或散在的虹彩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是由 A型流感病毒侵犯各种禽类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综合症。本研究利用禽流感病毒株人工感染实验鸡,观察了接毒鸡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感染后一般1~2 d 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 嚏、口罗音和大量流泪。有的出现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产蛋鸡产蛋量严重下降。发病率达80% 以上,死亡率差异较大。剖检变化:有的表现为卡他性、纤维素性、浆液性/纤维素性、脓性或干酪性炎症。气管粘膜有轻度水肿,并伴有数量不等的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个别出现纤维素性腹膜炎及“蛋性腹膜炎”。蛋鸡的卵泡畸形、萎缩,输卵管内有渗出物。肝、脾、肾有黄白色坏死灶。有的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尤其是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乳头及粘膜出血严重。气囊、腹腔、输卵管表面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肺脏因炎性变化而变硬,有时出现黄白色病灶。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表现为心肌、 脾、肺、脑及肉垂等发生充血、出血、血管周围形成淋巴细胞管套。肝、脾、肾有实质变性与坏死。脑组织出现非化脓性脑炎,血管周围管套,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胶质  相似文献   

6.
2008年开春以来,一些不同规模的大小蛋鸡场蛋鸡出现“大肚子”鸡,剖检可见腹腔和输卵管蓄积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输卵管严重变性,卵巢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产蛋高峰上不去或者整体产蛋下降30%~40%;而肉鸡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肿、呼吸道症状和死亡。据初步临床症状和剖检诊断为生殖道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7.
2008年开春以来,一些不同规模的大小蛋鸡场蛋鸡出现"大肚子"鸡,剖检可见腹腔和输卵管蓄积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输卵管严重变性,卵巢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产蛋高峰上不去或者整体产蛋下降30%~40%;而肉鸡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肿、呼吸道症状和死亡.据初步临床症状和剖检诊断为生殖道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载了一群火鸡暴发禽霍乱的临床与病理学。210羽的火鸡群中,57只死亡,对9例进行了剖检,并对6种组织作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肝淤血(5/5例),局灶性坏死(5/5)。脂肪变性(2/5),肺淤血水肿(4/4),脾网状-淋巴细胞坏死(3/4),肾颗粒变性(2/2),心颗粒变性(5/5),水肿(1/5),小肠充血(5/5),上皮细胞坏死(2/5)。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1只38岁高龄的大熊猫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病理剖检显示,该熊猫主要表现为实质器官充血、水肿和出血性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实质器官(除心、肺、脑外)均发生明显萎缩,胃、肠、肝、胰、肾等发生水肿变性或出血;此外,还观察到心肌纤维坏死后的瘢痕形成。结果表明,老龄大熊猫的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与其他动物相似;高龄大熊猫也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且具有较经的组织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的形态病理学李凯年摘译姜荃校非洲猪瘟是由二十面体胞质型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出血性疾病。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剖检表现为胃肝和肾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并有坏死区,肾被膜下有瘀点,心壁和浆膜有瘀斑,以及伴有胸腔积液的肺泡出血和水肿。引起出血热...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9):84-8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0 mg/kg亚硒酸钠,连续14 d饲喂雏鹅,观察硒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主要组织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硒浓度的增加,雏鹅出现以采食减少、体重增重缓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急、慢性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脾、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以心、肝、脾、肾、胸肌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而组织中硒含量一般随着日粮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雏鸡实验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日龄雏鸡实验性急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雏鸡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心、肾、肺、脑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形不规则,染色体分布不均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对仔猪渗出性表皮炎疾病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发病猪的临床症状为病猪精神沉郁,在头部、眼四周、面颊部、四肢末端甚至全身皮肤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斑块,触诊尖叫疼痛。全身皮肤起皱,覆盖有油腻、棕灰色的渗出物,形成黑色痂皮,脱落后露出深粉红色皮肤,有痛痒感。体温升高,腹泄,严重脱水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皮肤表皮表面附有大量坏死组织和蓝染粉末状的细菌团块,表皮棘细胞发生明显的水泡变性和部分坏死;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汗腺上皮发生坏死、脱落。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肾炎,变质性肝炎,肺脏表现为充血、水肿,心肌发生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14.
肾炎病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管以及间质组织发生的炎性病理变化的统称,可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以水肿、肾区敏感、尿中出现多种肾上皮细胞及各种管型为特征。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而多发生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马、牛有时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载了一群火鸡暴发禽霍乱的临床与病理学。210羽的火鸡群中,57只死亡。对9例进行了剖检,并对6种组织作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肝淤血(5/5例),局灶性坏死(5/5),脂肪变性(2/5),肺淤血水肿(4/4),脾网状-淋巴细胞坏死(3/4);肾颗粒变性(2/2),心颗粒变性(5/5),水肿(1/5),小肠充血(5/5),上皮细胞坏死(2/5)。  相似文献   

16.
杭丽  孙强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18-118
1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肾小球性肾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变化常不明显,肾脏稍肿胀,被膜紧张,容易剥离,肾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略显增厚,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颗粒状隆起。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表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其在皮质切面上及肾表面均能见到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红色小点。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血管球毛细血管网贫血,毛细血管闭塞,仅见少数红细胞。  相似文献   

17.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62-165
对临床表现为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患病猪进行了剖检病变的观察,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患病猪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PCR方法对PCV2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剖检病理变化主要变现为皮肤散在分布不规则的圆形暗红色病灶,病灶中央凹陷,黄色结痂;肾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病灶;肺间质明显增宽、水肿,肺组织呈灰红色斑驳状或呈现为虾肉样变。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肾脏呈现肾小球肾炎,真皮及皮下血管表现为坏死性脉管炎,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缺失、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典型的间质性肺炎。PCR检测结果为PCV2阳性。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生了PCV2感染并引起了典型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用赭曲霉菌一个产毒菌株的稻米培养物,以其25%的浓度饲喂断奶10天的仔猪。临诊病理变化为肾脏损伤,表现出尿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但其在血浆中的活性并不增高,血浆中尿素氮和肌酸酐的浓度升高,饲喂含毒物日粮的仔猪尿中出现了细胞、粒性管型、血液、蛋白质和葡萄糖。血浆中K~+、Na~+和Cl~-的浓度无改变,但这些电解质在尿中的浓度有所降低。饲喂25%赭曲霉菌稻米培养物的猪发生了一种水肿——肾病综合症。表现为胸水,腹水和肾周围水肿,显微镜变化主要是肾小管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发病的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剖检,并对其心脏、肝脏、肾脏、腺胃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剖检可见病鸡心包有大量黄褐色液体,肝脏出现明显的出血斑和出血点,肾脏呈花斑肾,在输尿管里有大量白色的尿酸盐沉积,腺胃腺乳头红肿。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脏、心脏、肾脏、腺胃组织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发生坏死,胞质溶解呈空网状,组织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20.
自去年秋冬以来,我站接诊的兔病中,有许多急性死亡的病例,剖检以气管、肝、肾出血为主,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同群兔紧急接种7d后病情得到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兔的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各器官瘀血、出血、水肿,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和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