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黑腐病、适宜禄丰县大面积种植的萝卜品种,以多年来种植的萝卜品种为对照,对新引进的6个萝卜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亚美白春在产量表现上较为突出,无黑腐病病株,植物性状良好个头细长,是加工萝卜条、萝卜丝的上好原料,适宜在禄丰县大面积烟后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萝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0个萝卜新品种在南平市延平区试验种植,以当地当家品种白剑为对照,研究10个萝卜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耐热性及抗病性,结果表明:美白玉3号、特新白雪莲和R1319三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南平市延平区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3.
萝卜酯酶同工酶与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给萝卜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酯酶同工酶酶带分析和数值分类学方法,研究了中国19个省(市)的77个栽培萝卜品种及日本的3个栽培萝卜品种的同工酶及亲椽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栽培萝卜可分为三大品种群,即红萝卜品种群,白色,绿/白萝卜品种群,绿萝卜品种群,各品种群之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4.
为贵州省六盘水等地区种植春季收获的优质萝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六盘水钟山区对13个萝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春季收获时有6个萝卜品种的品质较优,可填补春淡市场,其中天琪白玉和日本白丽儿表现优质、高产、耐抽薹性强,适宜贵州六盘水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青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对6个青萝卜品种的地上部性状、肉质根性状、产量及采种期间的植株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沃萝卜的株高最高,为40.4 cm,其次是葛沽萝卜,二者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沙沃萝卜的可食用部分比例最大,为95.7%,仅次于它的是葛沽萝卜,为94.2%;葛沽萝卜的单根重为832.4 g,667 m2产量为6 346 kg,均极显著高于其它5个品种。综合分析认为,葛沽萝卜、沙沃萝卜的植株长势强,肉质根性状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条件下对福建烟区的3个主要烤烟品种进行烟叶成熟过程的叶龄观察,并对不同成熟度的烟叶进行烤后的原烟外观性状和上中等烟比例综合评定,结果表明:G-80和K326在第Ⅲ成熟档次,而金烟6号在第Ⅱ成熟档次。  相似文献   

7.
萝卜对芜菁花叶病毒抗性的鉴定方法:—相对抗性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萝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在栽培萝卜品种中筛选抗原,未发现对 TuMV 完全免疫的材料。山川帮夫认为,萝卜病毒病的抗性是一种数量性状。安井秀夫等指出,以受多个遗传因子支配的田间抗病品种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必须建立抗病性的定量鉴定方法。为此本文探讨了用相对抗性指数反映萝卜品种对 TuMV 抗性的鉴定方法。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蔬菜生产是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依托。通过科技人员和菜农共同研究探索,形成了春萝卜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模式,并进行了小范围的示范。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春萝卜栽培技术、辣椒栽培技术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萝卜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春季露地覆膜萝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引进的4个萝卜品种的生育期、园艺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在西宁地区春季露地覆膜栽培抗抽薹性均较好,品种百慕田720生长期约68d左右,商品率、单根重、小区产量及亩产量表现均最佳,其中单根重达981. 2g、产量达4837. 3kg,抗黄萎病、黑斑病早熟品种,口感表现好,适合西宁地区春季露地覆膜栽培。  相似文献   

10.
<正> 春萝卜是渡淡补缺的优良蔬菜品种,具有栽培容易、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为优化大棚栽培蔬菜的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大棚春萝卜高产优质栽培试验,每667m~2可产春萝卜3000kg以上,产值达5000余元,改变了我地不种植春萝卜的习惯,颇受菜农欢迎,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春萝卜品种是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目前适宜栽培的春萝卜品种以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3.
48份萝卜品种(包括自交系和品系)在室内援种TuMV试验结果表明:萝卜对病毒病的抗性与潜育期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性不同的萝卜潜育期长短有明显差异,最长的达25天,最短的只有11天。室内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因此,潜育期长短也许可作为萝卜抗病毒病的一个指标。此外,萝卜的苗期抗性与成株期一致,室内鉴定结果可用来估价萝卜对病毒病的田间抗性。  相似文献   

14.
就棉花—萝卜套作模式,以及作物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2”式,萝卜产量可达72060 kg/hm^2,籽棉产量2032.5 kg/hm^2;“2-2”式,萝卜产量50790 kg/hm^2,籽棉产量2620.2 kg/hm^2。“1-2”式萝卜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2-2”式萝卜产量低而棉花产量相对较高。比单作棉单位净产值提高60%-80%。种植模式不同,棉花和萝卜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萝卜性状(长度、粗度、单重)无明显差异,而棉花生育性状变化较大,但纤维品质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套作模式与CK除整齐度外,差异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萝卜病毒病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接种TuMV病毒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功酶电泳研究表明:萝卜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的萝卜材料不管是否接种TuMV,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抗病萝卜最高达215.58酶活单位,感病萝卜最低的只有97.59酶活单位;前者比后者高121.13%。感病萝卜不接种病毒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接种病毒后增加较多,但绝对数值还低于抗病萝卜。抗病萝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带宽于感病萝卜。初步认为过氧化物酶变化是萝卜抗病毒病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地区广泛栽培的“四季小政”、“白玉春”、“天春”和“上农936”作供试材料。自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用5mg/L的CPPU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每4天喷洒1次,共喷4次。研究结果表明,CPPU能有效地抑制春季大棚萝一的糠心和抽苔,同时显著地提高了萝一肉质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萝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白萝卜为原料,经榨汁处理,将所得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筛选了适宜于萝卜汁乳酸发酵用的菌种,从产品的感官、风味、品质等总体效果评定,认为混合菌种发酵的萝卜汁优于单一菌种的发酵。研究确定了混合菌的组成、配比、接种量;探讨了发酵的最佳温度、时间、提出了萝卜汁发酵的工艺流程。制品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分析结果表明,该制品营养丰富,可作为保健型饮料。  相似文献   

18.
同工酶酶谱鉴定萝卜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4个萝卜品种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酯酶(ACP)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EST谱带只能区分开所的3个品种,ACP谱带能将所研究的4个品种区分开。  相似文献   

19.
西瓜杂优利用中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份西瓜亲本材料及其12个杂交组合的单瓜重和中心糖含量进行了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瓜重亲本G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25.62%,杂支组合S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74.36%;中心糖含量的亲本GCA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87.42%,组合SCA方差占总遣传方差的12.58%.选出了平均单瓜重和中心糖含量GCA相对效应值较高的亲本4份,SCA相对效应值较高的杂交组合1份.  相似文献   

20.
In experiments in which spectrophotometric reflectance patterns of real leaves were mimicked with mixtures of artists' pigments, leaf color was shown to be a character used by cabbage root flies, before landing on leaves, to discriminate among the host plant cultivars radish, green cabbage, and red cabbage. It may be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factors that affect leaf color, such as epicuticular bloom, pubescence, and masking of chlorophyll by other pigments, to decrease the attraction of certain pest insects to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