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取成都某猪场7头病猪料,经PCR检测后,有4头呈PCV-2阳性。以PCV-2阳性病料接种PK-15猪肾传代细胞,经分离和鉴定,获得PCV-2成都株。该猪场同时流行猪附红细胞体病,存在PCV-2和E.suis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广西一些猪场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发病和死亡率的现象,为了解其病因,我们应用PCR和RT-PCR技术,对来源于8个发病猪场的89份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调查.结果发现89份病料中检出CSFV阳性样品8份,阳性率8.99%,PRRSV阳性样品43份,阳性率48.31%;PRV阳性3份,阳性率3.37%,PCV-2阳性24份,阳性率26.97%;同时存在CSFV、PRRSV、PRV和PCV-2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RRS和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阳性率达7.87%.调查结果表明,我区部分不明原因高热的发病猪场均不同程度存在CSFV、PRRSV、PRV和PCV-2感染的现象,特别是PRRSV感染情况极为严重,提示PRRSV可能是我区一些猪场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猪群中SIV感染率为11.9%(15/126),而在所检测的15份阳性病料中,SIV混合感染十分严重,感染率为73.3%(11/15)。混合感染病毒种类最多达四重感染(SIV+PRRSV+CSFV+PCV-2),占6.67%(1/15);三重感染(SIV+PRRSV+PCV 2、SIV+PRRSV+CSFV) 占40%(6/15);二重感染(SIV+PRRSV,SIV+PCV-2)占26.6%(4/15)。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发病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技术,对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期间,广西13个市104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场,无菌采取231头病、死猪的组织病料(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了病毒检测。同时,对鉴定为PRRSV阳性的组织病料和猪场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PRRSV与PCV2、CSFV和PRV混合感染情况。结果从12个市的115份组织病料中检出PRRSV,病料的平均阳性率为49.78%(115/231),猪场的平均阳性率为61.54%(64/104),不同地市有一定的差异。PRRSV与PCV2、CSFV和/或PRV二重或多重混和感染的组织病料总数为53份,猪场总数为39个,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和猪场的总阳性率分别为22.94%(53/231)和37.50%(39/104)。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占PRRSV阳性组织病料的46.09%(53/115),混合感染的猪场占PRRSV阳性猪场的60.94%(39/64)。其中以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和猪场数最多。由此可见,PRRSV感染在广西猪场已普遍存在,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逐渐趋向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20年秋冬季内江市病死猪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5种病毒感染情况,在14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采集108份病料样品,采用荧光PCR/RT-PCR方法进行5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PCV-2、PRRSV、PCV-3、CSFV的核酸检出率分别为44.4%、33.3%、12.9%、7.4%,未检出PRV核酸;双重感染检出率为18.5%,以"PCV-2+PRRSV""PCV-2+PCV-3"为主,多重感染检出率为1.9%。结果表明,内江市病死猪群中PRRSV、PCV-2感染较为严重,PCV-3零星分布,且呈现一定的混合感染状态,而CSFV和PR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果提示,内江市应重点加强PRRSV、PCV-2、PCV-3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SIV与PRRSV、CSFV、PCV-2和PRV交叉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方法对37份疑似猪流感病毒(SIV)感染病料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同时,还运用PCR和RT-PCR方法对SIV阳性病料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结果,扩增出了SIV特异目的基因片段,且4份病料都为混合感染,感染状况分别为SIV/PRRSV/PRV,SIV/CSFV/PRRSV三重感染,SIV/PCV-2和SIV/PRRSV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7.
混合感染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采自广西境内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的126份病料,进行了SIV的检测,并对鉴定为SIV阳性的15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CSFV、PCV-2、PRV、HPS的检测,以调查广西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PRV、HPS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猪群中SIV感染率为11.9%(15/126),而在所检测的15份阳性病料中,SIV混合感染十分严重,感染率为73.3%(11/15)。混合感染病毒种类最多达四重感染(SIV+PRRSV+CSFV+PCV-2),占6.67%(1/15);三重感染(SIV+PRRSV+PCV2、SIV+PRRSV+CSFV) 占40%(6/15);二重感染(SIV+PRRSV,SIV+PCV-2)占26.6%(4/15)。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发病猪群中SIV与PRRSV、CSFV、PCV-2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发表的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对从福清市某养猪场病猪采集的淋巴结、肺、脾等器官组织病料进行检测,发现该猪场病猪病料的检测结果PRRSV和PCV-2同时为阳性,从而证实了PRRSV和PCV-2在该病猪体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最新流行情况,采集了华南地区11个规模猪场各饲养阶段猪血清807份,用套式PCR(nPCR)检测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集了若干猪场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有咳嗽、喘气、消瘦及疑似PDNS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312份,以及无临床症状猪血清104份,以nPCR检测PCV-2,以一步法反转录PCR(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1个规模猪场中只有5个检出PCV-1,所有猪场均检出PCV-2。PCV-2阳性率为30.61%,而PCV-1阳性率仅为4.21%;经产母猪和7周龄以上保育猪PCV阳性率最高;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58.65%,PRRSV阳性率为37.82%,PCV-2阳性猪群中有39.89%的猪同时感染PRRSV;有症状猪群7月~9月的PCV-2感染率最高,而1月~3月最低;无临床症状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27.9%,PRRSV阳性率为0.96%,PCV-2与PRRSV无混合感染。证明PCV尤其是PCV-2在华南地区仍广泛传播并流行,而且PCV-2与PRRSV混合感染致病情况较多。PCV-2的感染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种猪带毒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几年来严重危害猪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为研究2种病毒自然条件下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PCR方法,对近2年来自山东及周边地区78家猪场的237份临床病例进行了PRRSV和PCV-2的检测,结果发现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病例48份,阳性率达20.2%。2种病毒混合感染已成为该地区猪病流行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对该地区猪群混合感染的现状、发病表现及病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猪布鲁氏杆菌(B.suis)引起的流产、睾丸炎等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危害畜牧业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为了了解延平区规模猪场种猪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2013年对23个规模猪场901份血清样品采用琥红平板疑集试验和试管疑集试验进行初检和确诊。结果表明:被检的23个规模猪场有1个猪场检出阳性,被检血清中1份样品阳性,猪场阳性率为4.3%,样品阳性率为0.1%。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猪群H1亚型猪流感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猪流感流行状况,从重庆市59个区县58个规模场采集了1056份猪血清,205个散养户采集了768份猪血清,采用HA—H1方法进行H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结果从21个规模猪场检出H1亚型猪流感,阳性率介于5.33%~81.82%,平均阳性率为7.82%;散养户猪血清H1亚型猪流感介于5.0%~35%,平均阳性率为5.26%。提示H1亚型猪流感在我市部分或局部地区猪流感感染相当高,且目前大部分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部分原种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南省原种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病原感染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从2011年开始,对我省部分原种猪场进行采样;每年监测5个原种猪场,连续4年,共采血清样品900份、扁桃体样本888份。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病原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HPPRRSV、PRV、PCV-2和PPV在我湖南原种猪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病原阳性率分别为0.12%、2.78%、0.45%、5.33%、9.02%和13.5%。血清样品进行了CSFV、PRRSV、PRV(gB)、PCV-2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4.9%、90.6%、93.3%合100%。各猪场根据自身情况,加大监测力度,适时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并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源头控制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邬旭龙  林华  肖璐  王印 《猪业科学》2021,38(6):72-75
为了解四川地区养猪场常见病毒性疾病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养猪场对疾病有效防控能力,进一步推测各猪场对新发和外来动物疫病的感染风险。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养猪场采集的426份临床样品进行病毒性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养猪场病毒性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普遍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且较为严重,病原感染种类增多,且具有流行普遍性。其中以PCV2、PRRSV、PRV、PEDV的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PCV2和PRRSV的混合感染,已经成为目前猪病中最为多发的病毒性疾病。猪场应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结合现有疫苗控制和降低猪场疾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北京郊区5个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采集血清共507份,同时采集密切接触饲养人员、仔猪、育肥猪的喉头拭子、母猪阴道拭子及公猪的精液共183份。分别使用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法国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利用直接荧光染色法检测抗原,包括166份猪喉头拭子、阴道拭子和精液以及17份饲养人员喉头拭子。结果发现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ELISA试剂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4%和2.17%;抗原平均阳性率为14.8%,其中精液阳性率达到37.5%,母猪阴道拭子阳性率为27.5%,饲养人员阳性率为23.5%。本试验证实北京郊区猪嗜流产衣原体在种公猪、母猪群和饲养员呈高流行趋势。同时研究结果显示,5个被调查的规模化猪场嗜流产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有报道的其他省市,这与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高于ELISA试剂有关。针对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种公猪精液污染衣原体现象,阻断向母猪和饲养人员传播,以降低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2014年-2015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343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品7049份,采用 ELISA 方法开展PRV 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60个规模猪场中,检测免疫猪血清3415份,PRVgB 抗体合格数为2206份,合格率仅为64.60%,表明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不确实;343个规模猪场中,210个规模猪场PRVgE 抗体阳性,场阳性率61.22%;检测猪血清样品7049份,PRVgE 抗体阳性数为 1661份,阳性率为23.56%,其中2014年 PRVgE 抗体阳性率为21.71%,2015年 PRVgE 抗体阳性率为25.17%,呈上升趋势.全省14个市州的规模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PRV 感染,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明显,永州感染率最高,长沙感染率最低.不同养殖规模 PRV 的感染率不尽相同,其中,存栏数200头以下 PRV 感染率较高,存栏数500~1000头感染率较低;种猪场免疫抗体优于商品猪场,PRV 感染率较商品猪场低.结果表明,PRV 在湖南省感染普遍存在,疫苗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临床病例,但仍然无法根除隐性感染,对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采取综合防控和净化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种猪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基线调查,筛选了山东省14个种猪场,进行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猪瘟群体免疫合格率为78.57%,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6.83%;猪蓝耳病群体免疫合格率为100%,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4.82%;伪狂犬病群体免疫合格率为78.57%,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7.05%。从总体情况看,蓝耳病的免疫效果良好,伪狂犬病和猪瘟的免疫在个别场存在免疫效果不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规模猪场猪病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以来,重庆市部分区县发生不明原因的猪病疫情,发病猪场生猪发病率在25%~100%,病死率20%~30%。为调查市内生猪疫病流行状况,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7个发病猪场采样进行疫病集中监测。结果发现,PCV-2、HP-PRRSV、App和TOX的样品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61%、52.46%、31.89%和18.89%。猪场的混合感染现象非常严重,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猪场有35个,占检测猪场数的94.59%;以PCV-2+App,PCV-2+HP-PRRSV,PCV-2+TOX混合感染的猪场最多,分别占检测猪场的56.75%、51.35%和48.6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盐源县养猪场猪圆环病毒病感染情况,本实验采集养猪场猪血清样本1980头份和疑似病例组织样本135头份,分别采用ELISA和PCR方法进 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种猪场、商品猪场和农户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15/40)、 32.84%(582/1772)和29.76%(50/168),平均为32.68% (647/1980);在种公猪、经产母猪、育成猪和哺乳仔猪中,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37.50%(3/8)、57.03%(73/128)、29.48%(342/1160)和33.47%(229/684);在种猪场、商品猪场和农户猪场疑似病例中,猪圆环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 86.36%(19/22)、77.45%(79/102)和72.73%(8/11)。结果表明,盐源县养猪场已普遍存在猪圆环病毒感染,应加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应用ELISA方法对鄂西北地区35家标准化猪场282份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水平检测,间接监测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送检血清中阳性者为207份,总体阳性率73.4%,阳性ELISA值正态分布于0.15~0.6,其中0.3~0.4分布最多,占阳性数的25.1%;送检猪场中未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者占17.1%,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的猪场占82.9%;通过对发病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发现具有典型猪圆环病毒2型特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