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食品的绿色化要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9月份以来,“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超标鸡蛋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迅速组成专家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讨论该事件的性质和研究我省内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三聚氰胺”的危害范围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于2008年9月底连发两个文件,专门安排部署“三聚氰胺”专项监督管理工作,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
三元奶业因为独具特色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经受住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的考验,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成功竞拍三鹿破产核心资产,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质量安全控制的典范。表面上看三元奶业因“三聚氰胺”偶然事件得到重塑辉煌的机会.实质上是一直坚守食品质量安全社会责任的必然结果.其严把安全质量的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4.
因三聚氰胺事件而倒闭的“三鹿”将重现江湖,不过该品牌是以浙江一家企业开发有机粗粮的身份亮相。  相似文献   

5.
1“三聚氰胺事件”令人痛心疾首 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浮出水面。至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2家491批次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胺。自此三鹿奶粉事件正式升级为乳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当三聚氰胺一度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时,乳品行业几近绝境。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实施原料奶第三方检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以及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和丰富市民“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相继发生了有抗奶、结核奶、毒奶粉、碘超标等质量安全事件。尤其是发生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暴露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薄弱。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现状,就实施第三方检测,健全原料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庚即下发文件,要求各市州绿办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食品乳品企业的监管,并立即派出两个工作组对我省7家绿色食品乳制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工作组检查了奶牛饲养基地、原料基地、鲜奶收购站、加工生产线、成品车间,查阅了原料奶收购检验、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记录,  相似文献   

8.
乳业成为2011年首个进行“清理门户”的行业,当然是因为近几年有关“问题”奶粉的新闻不绝于耳,让我们浏览一下乳业烙在人们心上的伤痛:6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奶粉蛋白质超低无营养;5年前的还原奶事件,奶粉回兑成鲜奶;3年前的结石娃娃事件,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1年前的性激素事件。如今,三聚氰胺的阴魂还未散尽,“皮革水解蛋白”又冒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农家参谋》2011,(6):30-30
为了实现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这一目标,各地各部门采取密集行动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在我国全面打响。无论是三聚氰胺,还是瘦肉精,影响食品安全的都是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面对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卫生部、农业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08,4(22):71-71
近日发生的“三聚氰胺鸡蛋”事件对整个蛋鸡业产生巨大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障消费者和养禽农户的切身利益,促进家禽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向家禽养殖企业发出倡议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红心鸭蛋”、“多宝鱼”和“瘦肉精”的事件刚过去,又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闹得人心惶惶,啥也不敢吃,这些不法行为无疑给现代养殖业提出了挑战。现代养殖业要按食品卫生的要求,管理上档次,进行绿色的小区饲养,科学地使用兽药才能增加效益。养殖者要选好用好兽药,针对性要强,实用性要高。因此,每个养殖户都应该把选用标准优质的兽药.提到议事议程上来。做好六点: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发生后,农业部迅速反应,孙政才部长连续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加强生鲜牛奶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孙政才强调,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农牧部门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奶农切身利益的高度,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迅速组织开展生鲜牛奶质量专项检查,确保生鲜牛奶质量安全。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毒,无味,化学式为C3N6H6,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样品的舍氮量来估算其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发生后.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涉及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品牌的液体奶也被发现“有毒在身”。在这次的“奶粉事件”中.受害者绝大多数以来自甘肃、安徽等地农村消费者为主。据相关报道。这种出问题的袋装三鹿牌配方奶粉,价格相对较低廉.每400克一般为18元左右.是厂家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推出的产品.是不少农村新生儿父母的首选。联想到几年前安徽阜阳“毒奶粉”造成婴儿死亡的伤痛记忆,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农民这么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牛奶安全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牛奶安全问题频频发生,2004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婴幼儿因饮用无营养素的劣质奶粉所致"大头娃娃"事件;2005年,雀巢奶粉因碘超标在全国引起的退货潮、光明牛奶过期产品重新标注日期上市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被测出添加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后质检总局在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中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的"排尿门"事件';2010年4月,陕西宝鸡中小学生因引用"人人高"牌液态纯牛奶出现不良反应事故.  相似文献   

16.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形象。近年来,食用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中毒、生鲜乳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使得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质量问题无小事.安全责任大如天。”应始终坚持监管持续加强不放松。特别是要从源头抓起、抓好。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业》2010,(7):1-1
今春,因被抽检出含有高毒农药残留,海南产豇豆一时令全国各地闻之色变.纷纷被限制入市。“毒豇豆”,不仅危及消费者盼生命安全.而且也使海南菜农成为该事件的直接受害者。近些年来.从苏丹红事件、桔子蛆虫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直至此次的“毒豇豆”事件.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中国上演,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2009,(3):19-19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08年,在我们困扰于名牌企业、免检产品被曝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花生公司因为含花生酱或花生糊的产品发生沙门氏菌污染,最终导致工厂关闭公司破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禽种业》2009,(1):119-119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在国内乳业引发了一场集体危机。除了三鹿品牌直接损失之外,伊利、蒙牛等大企业也受到了严峻挑战。据蒙牛报道,事件刚发生不久,蒙牛公司领导就在内部员工大会上承诺,在三个月内不裁员,员工不减薪.呼吁集团上下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20.
“毒奶粉事件”使中国奶业遭遇了最深刻的行业重创和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三聚氰胺几乎成为“毒”的代名词,而假蛋白饲料“蛋白精”更使得人们谈“化”色变。但三聚氰胺和“蛋白精”到底为何物?为何被加入奶粉中?对人和畜牧业的伤害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欲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