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无土栽培的特点及国内外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营养液供给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温室营养液调控中.利用作物的图像信息调整营养液配置参数,按照作物的需求来供应作物的营养液。文章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室营养液调控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设施农业趋向于采用无土栽培方式.为此,针对目前国内温室作物的营养液供给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营养液供给系统不能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调配营养液,设计了一套营养液智能调控系统,详细介绍了营养液调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并叙述了组成结构,最后介绍了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内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设施农业采用无土栽培方式,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了碳、氢、氧主要由空气和水提供外,其它营养元素都必须通过灌溉营养液来提供,营养液供给技术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基础.为此,介绍了国内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供给系统的配置无法动态地反映作物对某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无法按照作物的生理生长特性来供应作物所需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方便、灵活、准确和价廉的定时器。该仪器主要通过整流、稳压、双延时、中间控制和被控潜水泵,达到了温室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的目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营养液配置及灌溉控制技术已成为无土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营养液管理控制中存在配置流程繁琐、营养液配比不精准及灌溉策略单一等问题,阻碍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利奥特装置的营养液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营养液配制系统与营养液灌溉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EC(电导率)和pH值传感器实时获取营养液成分,建立配液系统,依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自动、快速配置目标营养液。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作物栽培区的气象参数和应用环境,制定了3种不同的灌溉策略:参比蒸散灌溉模式、光照辐射灌溉模式、定时灌溉模式。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营养液的管理控制,为作物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营养液配置及灌溉控制技术已成为无土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营养液管理控制中存在配置流程繁琐、营养液配比不精准及灌溉策略单一等问题,阻碍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利奥特装置的营养液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营养液配制系统与营养液灌溉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EC(电导率)和pH值传感器实时获取营养液成分,建立配液系统,依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自动、快速配置目标营养液。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作物栽培区的气象参数和应用环境,制定了3种不同的灌溉策略:参比蒸散灌溉模式、光照辐射灌溉模式、定时灌溉模式。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营养液的管理控制,为作物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温室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氮素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无土栽培黄瓜不同定植期不同施氮水平试验,分析了不同定植期黄瓜叶片含氮量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片含氮量与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产量的定量关系,确定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适宜含氮量的求算方法,以及盛果期黄瓜叶片含氮量与营养液氮素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温室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氮素管理模型。结果表明,叶片适宜含氮量在开花前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加,到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叶片适宜含氮量随生育期推进而逐渐降低,到盛果期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盛果期的叶片含氮量可以作为温室黄瓜氮素管理指标。黄瓜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产量随盛果期叶片含氮量升高按负指数规律增加,在相同氮浓度的营养液灌溉条件下,春夏茬黄瓜盛果期的叶片适宜含氮量低于秋冬茬,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盛果期适宜的叶片含氮量分别为3.3%和3.6%,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适宜的氮素浓度分别为124 mg/L和96 mg/L。  相似文献   

8.
蔬菜工厂化生产中夏秋季环境因子的合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和自行研制的温室无土栽培系统中进行了蔬菜营养液循环栽培试验,对夏秋季环境因子调控效果,调控指标及相适应的生产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系统中,营养液作为作物的主要营养源,其稳定性尤为重要,而EC值(The valu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是衡量营养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了一款满足营养液配置和供给的在线式水肥一体机,并在生产环境下对其进行运行试验,持续跟踪水肥一体机在生产环境下的运行数据,分析水肥一体机EC值不稳定的原因,最终找到了影响EC值稳定性的3个因素:PID算法、管路系统设计以及供水水源的水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非结构环境下黄瓜目标特征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温室黄瓜信息检测方法.根据黄瓜的光谱反射特性,选用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谱图像解决与背景颜色相近的果实信息表征;利用图像内作物灰度分布差异确定果实所在区域,区域内采用矩不变优化阈值分割和特殊形态学模板滤波,实现果实目标有效识别;结合黄瓜物理性状和纹理特征检测果实的可抓取部位,并引入形心主惯性轴思想确定果柄的切割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果实的正确识别率为93.3%,抓取点、切割点位于有效区域的几率分别为96.7%、93.1%.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供给营养液,以山崎黄瓜专用营养液配方标准质量浓度为基准,研究了4种营养液质量浓度对温室基质盆栽黄瓜生长发育及其基质内离子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的生长速率和产量随着营养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负水头灌溉装置供液方式的要优于常规灌溉方式,不同营养液质量浓度与供液方式对黄瓜营...  相似文献   

12.
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室环境优化调控方法和技术能有效改善温室作物的生产条件,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温室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从基于设定值、智能算法、多目标优化、多因子耦合和基于作物生长信息的环境控制方法等5方面,综述了温室环境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解决光/温/营养耦合高效控制机理、植物表型高通量检测方法等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信息感知、物联网、智慧管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温室智能化测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室微喷系统控制算法不稳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利用模糊规则设计了一种平滑切换控制算法;利用阶跃建模方法搭建微喷量与空气湿度的数学模型,简化了温室空气湿度模型;最后将WiFi和ZigBee传输技术结合来搭建温室远程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切换控制策略比传统模糊PID控制拥有更小的超调量、较高的稳定性,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温室微喷控制系统丢包率小于15%,温室空气湿度能控制在89%左右,运行稳定且符合温室空气湿度控制要求,实现了温室空气湿度的精确控制,为发展设施化农业精细化控制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仲声 《中国沼气》2020,(2):52-59
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系统是现阶段甘肃省农村地区重点推广的民用生物质能开发系统,它具有显著的环境正外部性,可以通过为农村居民集中供应沼气替代煤炭、秸秆等传统炊事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但调研发现,甘肃省许多试点项目并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正外部性,尤其是碳减排效应十分有限,其内在原因值得探究。文章通过调研甘肃省9个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系统试点项目,结合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梳理出各系统各环节的碳排放足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可优化的环节,并结合替代效益分析,提出碳足迹优化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系统碳减排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集环境因子、作物生长过程和上层指标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分析了现有温室控制研究成果,基于控制周期原则将温室控制系统分为分钟级温室环境因子控制系统(快速时变系统)、天或旬级的作物生长周期控制系统(中速时变系统)、年级的温室上层指标控制系统(慢速时变系统)。通过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3类控制系统具有多时标特性,借助奇异摄动理论,对温室控制系统进行了分层递阶设计,进而得出该理论下的总体温室控制系统模型与控制器求解过程。通过算例演绎该设计方法的步骤,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清晰、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A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utrition systems and irrigation programs on soilless grown tomato plants under polyethylene covered unheated greenhouse conditions. Two nutrition systems (open and closed) and three irrigation programs (high, medium and low) based on integrated indoor solar radiation triggering thresholds (1 MJ m−2 [0.4 mm], 2 MJ m−2 [0.8 mm] and 4 MJ m−2 [1.6 mm]) in both nutrition systems have been tested. Applied and discharged nutrient solution, evapotranspiration, total and marketable yield have been measure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has been calculated. The highest total yield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open system with respectively 11% and 7.2% increases in autumn and spring. Applied nutrient solution volume and seasonal ET have been modified between 47.8-180.4 l plant−1 and 41.7-145.5 l plant−1 respectively during both growing seasons. As average of two growing seasons, respectively 826.5 and 330.6 m3 ha−1 nutrient solutions have been discharged from the greenhouse in the open and closed systems. WUE of treatments varied between 33-55 kg m−3 in autumn and 26-35 kg m−3 in spring. Highest WUE value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4 MJ m−2 and in the closed system in both growing seas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osed system and infrequent irrigations increased water use efficiency while decreasing yield and discharged nutrient solution.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施氮量对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根际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氮处理番茄关键生育阶段根际、非根际土壤矿质氮和全氮、番茄生物量和产量、氮肥偏生产力、表观氮素损失量及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减施20%处理和氮肥减施30%处理,番茄关键生育期根际土壤矿质氮保持在55mg/kg以上,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矿质氮差异介于10.47%~12.63%之间,促进了非根际土壤矿质营养向根际土壤迁移;氮肥减施20%处理和氮肥减施30%处理氮肥偏生产力、作物氮生产力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氮肥追施量控制189~216kg/hm2、辅以再生水灌溉,促进了非根际土壤矿质营养向根际土壤迁移,提高了根际土壤供氮能力,有效削减了0~30cm根层土壤表观氮素损失,保证了番茄关键生育阶段生长对土壤矿质营养需求,显著提高了番茄关键生育阶段氮肥偏生产力和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的温室灌溉智能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多参数温室灌溉智能测控系统的纯硬件实现.系统以Spartan-3A DSP FPGA为核心,对营养液混合过程中的营养液电导率和营养液酸碱度两个最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在线测量与控制,提出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有效控制,给出了基于Xilinx FPGA/CPLD开发平台和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进行DSP功能实现的方法和设计流程.实验仿真表明,系统设计紧凑、可靠,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