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自然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峰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王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  相似文献   

2.
正1.蜂群在做分蜂准备,工蜂不爱出巢蜂群起分蜂热会导致工蜂不出巢,蜂王减少产卵或停产,群内哺育负担减轻,工蜂等待分家。此时要检查巢脾下部有无王台,若王台封盖,说明很快会发生自然分蜂。一般新王群三四个月内不会发生分蜂。  相似文献   

3.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4.
正蜂群分蜂有前兆,蜂王会在分蜂前发出"嗡嗡"的叫声;其次,工蜂在巢门口结团,不积极采集。此时,要及时检查蜂箱,采取相应措施,将分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捕收分蜂团。一、捕捉蜂王法分出去的蜂团一旦落到某处,蜂王活动最为活  相似文献   

5.
黄坚 《中国蜂业》2005,56(6):15
一、自然分蜂的危害每年春末夏初,蜂群发展到强盛时候,就会出现自然分蜂.然而,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一定的损失.事实证明:凡起了分蜂热的蜂群,必然会改变群内稳定有序的状态,使群体协调功能丧失,出现工蜂采集积极性骤然下降,出勤蜂大大减少,呈"怠工"状态,许多工蜂呆在巢门口和箱壁两侧结成"胡子蜂";蜂王腹部收缩,体形变小,产卵量大减;王浆框上吐浆蜂稀少,蜂王浆产量骤降.此时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蜂群必然在某个晴好天气日发生分蜂.结果,分蜂群群势必大大削弱,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6,(5):36-37
正蜂群在自然分蜂之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一、自然分蜂的掌握蜂群在自然分蜂前几天,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工蜂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1周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哺育工作骤然减少,工蜂停止采集活动,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出现怠工  相似文献   

7.
黄坚 《蜜蜂杂志》1999,(11):14-15
5控制自然分蜂,防止群势削弱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自然分蜂,避免群势削弱,是维持强群的重要措施。每年春末夏初蜂群发展到顶峰时,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是蜜蜂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求生存和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本能,然而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蜂就会迫使蜂王带领一半左右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一群发生分蜂,往往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多群分蜂。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自然分蜂的机理,才能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根据长期探索和实践体会,笔者认为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势过强,超出了群体生存空间的极…  相似文献   

8.
对于如何解除分蜂热,笔者进行了多次的试验,体会到用去掉蜂王控制分蜂热不只是工蜂采蜜造脾不如有王群积极,更重要的是除去蜂王巢内停止一个时期产卵对蜂群繁殖有很大影响,对下期采蜜也有损失。特别是个别分蜂性强的蜂群,用去掉蜂王的办法会使工蜂怠工情绪更加严重,工蜂拥挤在箱内外和门口,采回蜜和粉的工  相似文献   

9.
在养蜂生产中 ,自然分蜂是经常发生的 ,一箱两箱 ,检查容易 ,十箱八箱也不算难 ;对于 1个一两百群蜂的蜂场 ,若不知分蜂群是从哪群飞出的 ,查找起来就麻烦一些。众所周知 ,虽然蜂群分蜂的时间和结成蜂团的地方是由工蜂所决定 ,但结团后必须以蜂王为核心。如果蜂王不在 ,工蜂即使结成团 ,一段时间后还会散开各自飞回原群。根据这一特性 ,可在收捕回的分蜂群中寻找蜂王 ,找到后装入笼中 ,十几分钟后工蜂发现无王 ,便纷纷飞回原群 ,并有部分工蜂在巢门口发出信号。这时我们可根据工蜂飞去的方向观察 ,即可找到是哪群发生的自然分蜂怎样查找分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5,(7):27-29
<正>蜜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时,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简称分蜂。分蜂能扩大蜜蜂群体,是蜂群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促进蜜蜂种群繁荣。但是,分蜂对养蜂生产影响很大。在分蜂准备期间蜂群呈怠工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工"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如果分蜂发生,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一  相似文献   

11.
蜂王信息素     
马卫华 《中国蜂业》2004,55(2):40-40
1.蜂王信息素新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蜂王产生的信息素功能有:吸引工蜂围绕在蜂王周围形成侍卫圈,吸引雄蜂交配,抑制工蜂卵巢发育和控制分蜂热等.  相似文献   

12.
刘风伟 《中国蜂业》2001,52(2):26-26
自然分蜂是蜜蜂种族繁衍的一种本能。在南方春季中蜂第一个主要蜜源期(紫云英 )一般都会发生自然分蜂 ,而且都有连续分蜂现象 ,这就是自然分蜂热。中蜂产生自然分蜂热有以下主要特征 :工蜂建造王台前 ,先建造较多的雄蜂房 ,工蜂建造王台后 ,不喜欢造脾 ,特别是工蜂房。蜂王产卵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蜂王在王台产卵变成幼虫后 ,工蜂的采集积极性开始降低 ,而且日趋严重。在发生自然分蜂前 ,有大量的雄蜂和工蜂出房 ,蜂数大增 ,但外出采集工作却显得冷冷清清。只有分蜂、新王交尾成功产卵后 ,才会极大地调动工蜂的采集积极性。但此时流蜜期已过 …  相似文献   

13.
在养蜂生产中,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从自然条件来讲,天气闷热,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蜂群本身分析,蜂王质量差,分泌"蜂王物质"少,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5):34-35
正养蜂人都知道蜂群产生分蜂热对蜂群管理和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蜂群产生分蜂情绪是蜜蜂生物学特性。实际生产中发现凡是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有几个不同特点:(1)群势强;(2)群内子脾多,蜂多于脾,饲料足;(3)箱体容积小;(4)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或很少产卵,哺育过剩,出现大量自然王台;(5)采集蜂减少,巢门口有大量工蜂聚集、怠工;(6)产生分蜂热的蜂群90%是优秀的老王群,无疾病,发展快;(7)当年新王正  相似文献   

15.
工蜂监督     
《中国蜂业》2015,(4):62-63
<正>源自蜂王和蜂子的信息素会抑制工蜂卵巢发育,所以在有王的情况下蜂群中工蜂很少繁殖。此外,有发达卵巢的工蜂会被其他工蜂攻击,与蜂王产的卵相比,工蜂卵的存活性较低。不过,蜂群中约4%的工蜂拥有功能性卵巢,可产下7%的雄性卵,其中不到1%的卵发育为成年雄蜂。工蜂监督指工蜂产的卵被其他工蜂移除,它是限制工蜂成功繁殖的主要机制。检查蜂子巢房后,工蜂会留下大多数蜂王产的卵,但几乎把其他工蜂的卵全吃掉。同巢工蜂通过吃掉工蜂卵彼此预防繁殖  相似文献   

16.
蜂群分蜂技术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彦  王妍 《养蜂科技》2006,(2):11-12,42
在蜂群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蜂群会发生分蜂现象。对分蜂的处理,我地的养蜂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经验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如下,供养蜂朋友参考。问:为什么蜂群要分蜂?答:蜜蜂繁殖和其他生物不同,因其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不能单独生存,工蜂还担负着育幼的工作,因此两性生殖不保它们永生,这就需蜂群本身分开,产生新蜂群、致使部分蜂和蜂王脱离旧巢,另营巢生活,将旧巢让给快出房的新蜂王和剩余的蜜蜂。用以补偿因饥饿、疾病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各系品种的蜂对繁殖要求强度不同,如喀呢阿兰蜂,很爱分蜂,而意蜂则分蜂倾向较低。问:蜂群…  相似文献   

17.
在养蜂生产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 :从自然条件来讲 ,天气闷热 ,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蜂群本身分析 ,蜂王质量差 ,分泌“蜂王物质”少 ,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 ,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当王台内被产上卵后 ,工蜂对蜂王每天饲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我们在检查时 ,若发现王台 ,无论其封盖与否全部割掉 ,把新老蛹脾、少量虫卵脾连同蜂王另装一箱。由于蜂群已产生了强烈的“分蜂热”,提出的有王群蜂数减半 ,但又有各龄蜂在内 (有“分蜂热”的群分出后归巢蜂很少 ) ,蜂王一二天后便…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引起蜜蜂分蜂主要是环境因素、季节因素和蜂群因素;蜂王物质不足、工蜂营养过剩和环境温度偏高等导致工蜂卵巢发育的因素。提出了分蜂热阶段的划分和解除、分蜂热的简单控制及自然分蜂群团集以后的收捕方法。  相似文献   

19.
牛新国 《中国蜂业》2004,55(2):15-15
进入春繁后期,随着新老蜂交替完毕,大量幼蜂的出房,这时蜂王产卵迅速,工蜂喂虫和采集特别勤奋,外界又有杏树、桃树、李子树等相继开花吐粉.致使大量天然花粉被采入蜂巢.此时若加入用过的巢脾,往往会出现粉压产卵圈以及蜂王好产雄蜂现象,及工蜂造王台等分蜂情绪.为解决这些弊端,我采用了加巢础扩大蜂巢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20.
<正>在蜂群起台时,关住原有的蜂王,让蜂群因蜂王被困无法分蜂。养蜂人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王台成熟后的晴天12点前做好收蜂准备工作后放王,等待收蜂,实现分蜂可控化。天气越好,王台越老,放王分蜂的过程越短。此法最大的优点是分蜂后工蜂工作积极,并且利用分蜂群的离巢行为,实现收蜂后蜂群任意摆放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