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并对两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其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的总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除苯丙氨酸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前三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ASS和CS评分结果,池塘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半胱氨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EAA的ASS和CS均大于池塘养殖加州鲈,且数值均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较之池塘养殖加州鲈的营养品质更好,更加符合人类膳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加州鲈一般都是在9、10月集中上市,单位水体产量不高,价格较低,养殖效益较差。2021年,笔者和附近养殖户为提高养殖加州鲈的产量和效益,在已有的蔬菜温室大棚中利用帆布池进行鲈鱼养殖试验。经过1年的探索,总结出温室大棚用帆布池工厂化养殖鲈鱼技术,既增加了单位水体鱼产量,又使鲈鱼提前出池,大大提高上市价格,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水库、河道网箱的拆除及传统鱼塘养殖废水不达标被禁养等,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工作部署,临沂市积极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加快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从2018年开始,开展了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加州鲈、异育银鲫等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加州鲈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加州鲈在养殖过程中一直存在病害问题,常见的病原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2021年以来不断有养殖户上报加州鲈的病情,为掌握生产情况及提供防控建议,笔者开展了相关病害调查和采样监测。现就病毒性疾病举例介绍如下。一、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1.广西贵港市某水产种苗养殖场对2021年以来该场加州鲈苗种繁育过程发生的病情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场加州鲈苗种疑似病毒性病情。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宝应县不少养殖户引进加州鲈进行池塘养殖,虽然引进加州鲈养殖时间不长,但因放养密度较高等多种原因,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病害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病毒造成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笔者分享一例加州鲈虹彩病毒病害的诊治与防控过程,希望加州鲈养殖户能够借鉴。一、养殖塘口及管理加州鲈养殖发病塘口位于宝应县氾水镇,面积38亩,平均水深1.9米,水源良好。池内配备叶轮式增氧机6台(3千瓦2台、1.5千瓦4台)。2021年4月17日由浙江省购进12万尾加州鲈苗种,平均规格11.9克/尾,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根据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生产实践,总结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要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一、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组成及操作要点1.循环水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本循环水育苗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循环系统、养殖池、微滤系统(物理过滤)、蓄水池、生化反应系统、冷热交换系统和增氧系统组成。其中,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的电机、微滤系统、生化反应系统和增氧系统,冷热循环系统单独运行。  相似文献   

7.
七星鲈,俗称海鲈鱼、花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主要栖息于沿海地区及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对环境适应力强,具群游性,为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主要养殖品种。为了研究七星鲈亲鱼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解决江苏地区养殖生产对苗种的需求,笔者所在江苏银宝海富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于2018—2020年开展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育苗方法,为今后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全国加州鲈重要养殖基地之一。近年,随着加州鲈养殖面积的急剧扩大和鱼池租金的提高,养殖户为了提高加州鲈当年商品率、产量和养殖效益,放苗时间逐年提早,带来了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优化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模式、提高加州鲈的养殖经济效益,笔者2014年上半年结合省水产三新工程《大口黑鲈"优鲈1号"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吴江惠农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探索和研究加州鲈夏花鱼种"分段式"  相似文献   

9.
正苏州加州鲈养殖主要集中在吴江区,2017年吴江区加州鲈养殖面积19375亩,产量19375吨,占苏州加州鲈总产量和面积的97%以上,利润达1.3万元/亩以上。加州鲈养殖已成为吴江特色产业之一,为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吴江区加州鲈养殖模式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介绍和探讨,为我国加州鲈养殖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一种淡水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也是陕西省重点推广的名优养殖品种之一,吸引了一大批养殖从业者.2020年5月30日至2021年5月10日,在陕西韩城进行了加州鲈高密度养殖试验,每667 m2池塘的商品加州鲈产量5 000 k...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省德阳市近年来加州鲈养殖面积扩大,已形成规模效应。四川市场对加州鲈的认可、加州鲈养殖的赚钱效应、广元白龙湖的加州鲈养殖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使德阳的加州鲈养殖得到极大的发展。在2015年6月笔者在德阳市旌阳区现场考察了多个加州鲈养殖池塘,进行了多次诺卡氏菌病的现场诊治。德阳当地的加州鲈养殖,一般是一年一次成鱼养殖。苗种从广东购入后,在成都新津等地标粗,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放苗,当年7-8月成鱼上市。苗种投喂以饲料+  相似文献   

12.
花鲈做为我国近海分布范围最广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近海网箱养殖及陆基池塘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为探索多种养殖模式,促进花鲈养殖产业化,2000年我所承担了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花鲈工厂化苗种生产与养殖产业化》课题中《咸淡水养殖模式试验》子课题研究,旨在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咸淡水池塘花鲈当年养成技术,经过科研人员2年的潜心研究与科学喂养,2001年10月28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取得当年养成规格0.52kg,平均亩产540kg的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2000年试验池塘设在博兴县滨博渔场2口…  相似文献   

13.
杨洋 《内陆水产》2009,(4):35-35
广东顺德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加州鲈养殖基地,年产量超过4.5万t。2008年在多数水产养殖品种亏损的情况下,顺德加州鲈平均价格为12元/500g,仍能给养殖者带来一定利润。2009年加州鲈的市场前景如何?当前加州鲈的养殖有哪些问题呢?记者拜访了佛山市顺德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圣和。  相似文献   

14.
智能"圈养"池塘分级养殖是"圈养"池塘与其他池塘采取分级养殖模式养殖同一批鱼种、共用同一水源地、共同处理养殖废弃物的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加州鲈因为吃食活饵、对水温的要求高、育苗的难度大,养殖规模没有太大变化。随着近年来饲料工艺的成熟以及丰厚的养殖利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养殖户从事加州鲈养殖,使其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2001,(3):142-143
七星鲈工厂化繁殖在奉化获得成功  近日 ,浙江奉化盈源育苗厂将80万尾人工繁育的七星鲈苗种从工厂化育苗池移入海水网箱 ,这是该厂继银鲳人工繁殖后利用工厂化繁育技术生产名特优水产苗种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进行海水网箱养殖所用的七星鲈苗种 ,前几年一直依靠从外地引进 ,运输成活率低 ,养殖成本高。为满足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的需要 ,奉化市水产研究所于 2 0 0 1年初与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联手 ,共同立项开发七星鲈苗种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从今年 2月起 ,科技人员精心策划 ,精选亲体 ,催情产卵 ,精细管理 ,终于获得成功。在 1 5口 ,…  相似文献   

16.
<正>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优质养殖鱼类,因其肉质鲜嫩肥美,无肌间剌,特别适合老人小孩以及家庭消费。近年来,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加州鲈苗种的需求量大,特别是非常规繁育季节加州鲈苗种更是一苗难求。现阶段,加州鲈全季节育苗技术已有较大突破,但智能化、标准化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17.
<正>沧州沿海现有育苗企业110多家,工厂化育苗养殖水体70余万米3,海水池塘、盐田汪子养殖面积30余万亩,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为主。多年来对虾、梭子蟹池塘养殖出现了养殖产量不稳定、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的状况。2020年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石斑鱼苗的工厂化繁育生产,2021年在日本对虾养殖池塘布设网箱养殖石斑鱼并获得成功,实现了同一池塘养殖两茬日本对虾、接力养殖石斑鱼的多品种养殖,鲜活石斑鱼销往北京、天津等城市,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现将该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市西青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8年开始进行了加州鲈养殖试验,取得不错效果。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由于加州鲈饲料蛋白质水平高、饲料转化不完全,造成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溶氧偏低,水质调控难度大,为加州鲈养殖带来了一定风险。2020年针对前两年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调整了养殖模式。首先,进行了池塘设施的改造,构建了生态水循环系统,加速水体净化,实现只补水不排水;其次,根据花鲢、南美白对虾喜食枝角类的特点,构建生态养殖系统,除在加州鲈池塘中适当搭配花鲢外,在净化池中适当投放南美白对虾,通过摄食枝角类实现加州鲈饲料的二次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海参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该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养殖场设施设计、附着基的设计与投放、苗种放养密度、饵料营养、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入手,较好地解决了海参陆基工厂化养殖成活率低、产量低等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20.
正淞江鲈,又名松江鲈、四鳃鲈。淞江鲈是一种近海暖温带小型底层肉食洄游性鱼类,是我国国家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上海的名贵土著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淞江鲈工厂化养殖模式是在其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对淞江鲈成鱼养殖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生态因子进行人工模拟,构建一套适合于其生长发育的模拟自然生境系统,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批量生产出淞江鲈商品鱼。该养殖模式建设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