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孵化应选择优秀、健康的种禽所产的种蛋。种鸡缺乏维生素可导致种蛋在孵化后期胚胎大量死亡;种鸡带病,可直接传染给种蛋,导致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或雏鸡出壳后带病。胚蛋表面要干净清洁,蛋重适中,蛋形椭圆,蛋壳质地致密均匀,壳厚适度,无裂纹、钢皮、沙壳、畸形、气室不正、血斑、散黄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杨东  雷刚  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0-4901
收集四川白鹅产蛋高峰期产的种蛋,随机分成2组,一组进行恒温孵化,另一组进行变温孵化,研究了不同孵化方式对四川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行恒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56.67%,受精蛋孵化率62.20%,健雏率70.59%;在实行变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78.89%,受精蛋孵化率85.54%,健雏率76.06%。经统计学检验,两种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性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试验表明,鹅种蛋孵化宜采取变温孵化方式。  相似文献   

3.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胚龄的瘤头鸭受精蛋进行“喷水凉蛋”处理,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10胚龄开始“喷水凉蛋”组孵化效果最佳,平均孵化率达83.95%.孵化至第10天,瘤头鸭胚蛋内脂肪含量减少0.38%,蛋温升到38.2℃,胚龄增长至26—27天时(尿囊萎缩)胚胎主要吸收蛋黄营养,蛋温也随之升高到39.5℃.孵化过程采取“喷水凉蛋”可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由于瘤头鸭蛋壳(0.44mm)和壳膜(0.107mm)都比鸡蛋厚,而气孔数(68个/m~2)又比鸡蛋少,故对番鸭蛋喷洒温水可洗去胶质膜,使蛋壳、壳膜不断进行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活力,起到提高孵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莱航鸡受精蛋和无精蛋进行试验、分析孵化 0~4 d 受精蛋和无精蛋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蛋 的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受精蛋与无精蛋平均日失重率不同、受精蛋为 0. 71% 、无精蛋为 1. 00% 。 受精蛋蛋白 pH 在孵 化早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孵化第 2 d达到最高值(9. 44)、而无精蛋蛋白 pH 则一直缓慢上升。 孵化开始 后、受精蛋蛋白高度先下降后上升、孵化第 2 d 达到最低值(7. 0 mm)、无精蛋蛋白高度则一直下降。 受精蛋与无精蛋 哈夫单位在孵化第 0~3 d没有显著性差异、第 4 d 差异显著。 受精蛋与无精蛋蛋黄颜色均随着孵化的进行发生波动 变化。 受精蛋在孵化 0~4 d 中、蛋壳逐渐变薄、气孔数增加、而无精蛋蛋壳厚度与气孔数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在孵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蛋壳过硬、鸡胚头部活动空间有限或其嘴尖离蛋壳较远等导致发育正常的鸡胚啄壳前被闷死的现象很常见。那么,怎样预防这类现象发生呢?1.翻蛋。孵化的前10天是胚盘定位关键期,为使胚胎眼点(头部)沿大头壳边发育而利于出壳时嘴尖啄壳顺利,此期翻蛋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大头向上,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即始终保持种蛋大头向上。2.照蛋。孵化10天后照蛋,如发现种胚不见眼点,而只是在气室周围见有清晰的血管,表明这些种胚到出  相似文献   

7.
人工孵化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孵化过程包括:翻蛋、照蛋、凉蛋、换气和人工助产等。 1 温度 温度是决定种蛋在孵化过程中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温度适宜于胚胎发育的条件下,种蛋才能正常发育。鸭蛋正常孵化28天出雏,健雏最多,如温度过高,种蛋胚胎新陈代谢加快,发育也加剧,发育周期缩短.提前出雏.可能造成胚胎大量死亡。如温度过低,种蛋胚胎的新陈代谢降低.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最后也会引起胚胎死亡。可见,温度是决定种蛋孵化好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要生产高质量的一日龄雏鸡,需要长期的、高水平的孵化条件,必须为胚胎发育提供正确的通风、温度、湿度、和翻蛋,以满足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生理需要,如果不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会导致孵化率降低和改变正常的死亡模型。本次实验所用的温度为37.5~37.8℃,相对湿度为60.5%~65%左右。孵化方式采用输氧和不输氧2种方式。每2h转蛋1次,转蛋角度为90°。结果显示:采取有氧孵化时胚胎后期的死亡率比无氧孵化的死亡率低,而前期死亡率有氧孵化比无氧孵化的高。  相似文献   

9.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79-279,281
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阐述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蛋种鸡在不同产蛋期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将海兰褐父母代种鸡蛋116 337枚,按产蛋周龄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多批次入孵。结果显示,不同产蛋期种蛋的孵化性能与种鸡的周龄存在着很大关系,产蛋高峰期种蛋的孵化性能最优,产蛋后期种蛋的孵化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1.
禽蛋蛋壳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蛋蛋壳品质对于新鲜蛋、种蛋及蛋制品均是重要参数,而实现蛋壳品质的智能化检测是禽蛋生产、经营和加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不仅可保证禽蛋的品质、提高禽蛋的利用率,也是实现禽蛋商品初加工处理自动化和规模化的前提条件,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综述了红外光谱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敲击振动分析技术在禽蛋蛋壳品质无损检测的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各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蛋壳品质在线检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选择长顺绿壳蛋鸡孵化期种蛋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种蛋蛋壳、内容物钙与磷含量的变化,研究孵化期间蛋壳与胚胎钙、磷的转移变化与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不同胚龄蛋壳的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而内容物中的钙含量则呈相应增加的规律性。其中,以10-15d下降最快,从入孵到出壳蛋壳中钙减少0.65g,内容物中钙增加0.69g;蛋壳中钙减少量与内容物钙增加量基本相同,蛋壳中的钙转移到内容物中。孵化过程中蛋壳中磷含量基本不变,总量有损失,内容物中磷含量下降;蛋壳磷含量甚微,胚胎发育所需要的磷主要由内容物提供。  相似文献   

13.
影响禽蛋孵化率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种禽、种蛋和孵化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种蛋属于内在影响因素,种禽通过种蛋起间接影响;孵化条件属外在影响因素。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种禽、种蛋和孵化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种蛋属于内在影响因素,种禽通过种蛋对孵化率起间接影响;孵化条件属外在影响因素。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家禽就巢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巢性是家禽性成熟的标志.大多数家禽都具有就巢性,特别是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如文昌鸡、丝羽乌骨鸡、矮脚鸡等。而就巢性又会明显影响产蛋性能,就巢性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家禽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家禽的就巢行为学研究、内分泌调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原壳体外培养和抽蛋清的方法,研究了胚龄、蛋清抽取量对鸡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X期鸡胚抽取1mL、3mL和6mL蛋清后,其孵化率分别为38.6%、30.35%和8.6%。抽取蛋清1mL组(P〈0.01)和3mL组种蛋(P〈0.05)的孵化率明显优于抽取6mL组。对、3日龄鸡胚,抽取9mL蛋清后,鸡胚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其孵化率仅为33.3%,明显低于3mL和6mL组(P〈0.01);而抽取3mL和6mL蛋清对3日龄鸡胚的影响较小,其孵化率仍高达74.3%和76.5%。抽取6mL蛋清并在大头顶端开直径为110cm的圆孔进行鸡胚原壳体外培养获得成功,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18.5%。  相似文献   

17.
对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的失重率,蛋壳的矿物成分、厚度和气孔数进行测定,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研究它们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鸭白壳蛋的孵化率(89.1%)显著高于青壳蛋(67.4%)(P0.05),极显著高于砂壳蛋(48.7%)(P0.01).青壳蛋孵化率低于白壳蛋的原因不在于壳厚(P0.05),而在于青壳蛋的蛋壳气孔数明显低于白壳蛋(P0.05).砂壳蛋蛋壳结构异常与蛋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白壳蛋有关.对番鸭蛋壳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不仅外观有差别,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淮南麻鸭与固始鹅蛋品物理性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淮南麻鸭和固始鹅蛋的蛋品质量性状,为品种资源普查提供素材,了解不同种类水禽蛋品质量的差异。方法:对62个鸭蛋和42个鹅蛋的蛋壳颜色,蛋重,蛋的比重,蛋壳、蛋黄和蛋白各自占总蛋重的比例,蛋不同部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内异物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绝大多数的鸭蛋为白色(占95.16%),少数为青色,鹅蛋均为白色;鸭蛋的平均比重为1.112,鹅蛋的平均比重为1.121;蛋形指数分别为1.486和1.419;蛋壳重占总蛋重的比例分别为11.23%和12.34%;平均蛋壳厚度分别为0.312mm和0.517mm;鸭蛋蛋黄颜色深,鹅蛋浅;哈氏单位分别为86.590和86.071;淮南麻鸭蛋的异物率明显高于固始鹅蛋。  相似文献   

19.
改变蛋壳通透性对肉鸡种蛋失水率及出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肉鸡种蛋孵化的0d、5.5d、10.5d和15.5d用稀盐水洗蛋和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研究其对种蛋失水率及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稀盐水清洗种蛋增加蛋壳通透性不能显著提高种蛋失水率,胚胎自身具有渗透压调节作用,但对提高受精蛋孵化率有利;对出雏重、出雏重占入孵蛋重比率及孵化时间没有影响。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降低蛋壳通透性,显著降低了失水率,影响胚胎气体交换,导致受精蛋孵化率较低,出雏重增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