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浙江省缙云县2009~2010年80家转地蜂场的组织结构与人文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结构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2~4人为主,人均养蜂数量为50群,蜂场规模与往年相比有所扩大;蜂农平均年龄为36~37岁,50岁以下分别占93.69%和89.79%;蜂农养蜂工龄平均为12年,与往年基本类似;蜂农文化程度:小学分别占13.06%和9.79%;初中分别占76.58%和81.28%;高中分别占10.36%和8.51%;蜂场订阅蜂业科技刊物分别占82.50%和78.75%;蜂场组织化程度分别为82.50%和78.75%,比往年有所提高。但是,蜂农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调查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2~4人为主。2007~2008年人均养蜂数量分别为47.21群和50.53群。蜂农平均年龄35岁,50岁以下分别占95.41%和94.39%。蜂农文化程度:小学分别占6.88%和10.28%,初中分别占83.03%和76.64%,高中分别占10.09%和13.80%;分别有75.00%和76.25%的蜂场订阅蜂业科技刊物;蜂场组织化程度分别达75.00%和76.25%。多数蜂农有丰富的养蜂实践经验,整体人文素质高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但与现代养蜂业的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亟待提高。调查中还发现,蜂协、蜂农专业合作社是提高蜂农文化科技素质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07,27(6):38-39
调查7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家一户的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2~4人为主,人均养蜂42群,比1995年增长50%.养蜂人员平均年龄34.79岁,50岁以下占94.65%.养蜂工龄平均10.95年.文化程度初中占83.96%,高中占9.63%,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养蜂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蜂协(合作社)是提高蜂农科技素质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蜜蜂杂志》2021,41(11)
缙云县、仙居县80家转地蜂场2013-2019年的调查结果:在组织结构全部是以家庭结构为主、饲养西方蜜蜂的专业化养蜂场中:2人蜂场占比26.25%~57.50%,3人蜂场占比35.00%~58.75%,4人蜂场占比7.50%~12.50%,5人蜂场占比0~2.50%;蜂农户籍为缙云县的占比77.31%~85.00%,外地的占比15.00%~22.69%。蜂农人均饲养蜂群由52.73群发展到64.85群。增加1.73群/年。蜂农平均年龄分别为39.91岁、40.46岁、41.41岁、42.43岁、43.57岁、44.65岁、45.75岁;蜂农平均工龄为13.87~19.19年。蜂农文化程度小学占比由5.88%减少到4.00%,初中占比由83.61%减少到78.50%,高中占比由9.66%提高到15.50%,大专占比由0.84%增加到2.00%。上述数据表明,转地蜂场是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转地蜂场追踪蜜粉源生态养蜂,积极脱贫致富,并无偿大范围为各地农作物授粉,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但是转地蜂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养蜂风险系数大、场长老龄化趋势加重。这些难题的解决亟待国家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增加养蜂投入,以期促进养蜂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转地蜂场以多大的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这是广大蜂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的数十家转地蜂场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养蜂规模效益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目前转地蜂场以4人蜂场、饲养170群蜜蜂的蜂场养蜂规模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强 《中国蜂业》1998,49(3):14-15
调查6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式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1~3人为主,人均养蜂28群。养蜂员平均年龄3467岁,养蜂工龄平均9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占7064%,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员整体素质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查统计表明:家庭模式转地蜂场以3人饲养83群蜜蜂为适度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佳,具有推广价值,对提高养蜂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转地蜂场经济效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0家转地蜂场1994~1995年度经济效益的各个因子分析结果,养蜂业经济效益提高外因是第二、三产业应向蜂农提供合适的蜂产品收购价格;内因是养蜂业要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本领,普及科学技术,是一优二高道路。目前,农村蜂业技术协会是向蜂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最佳组织。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4,(8):48-52
20072012年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经济效益的调查结果显示:蜂群群均盈利分别为197元、162元、173元、263元、390元和568元;人均盈利9224元、8176元、8630元、13120元、19776元和29880元;场均盈利25407元、21871元、23949元、38539元、57599元和85531元。蜂农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47.322012年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经济效益的调查结果显示:蜂群群均盈利分别为197元、162元、173元、263元、390元和568元;人均盈利9224元、8176元、8630元、13120元、19776元和29880元;场均盈利25407元、21871元、23949元、38539元、57599元和85531元。蜂农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47.32229.22%,这表明转地养蜂的相对经济效益较高。然而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受天气、蜜源制约,收入不稳定,从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不稳定。为了提高转地养蜂经济效益,需要蜂农们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合作共同富裕;也需要企业呵护,蜂产品收购价合理化;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给予生态补偿,扩种蜜源植物,打击地霸,维护蜂农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使养蜂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元强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07,27(10):37-40
据调查,2005年转地蜂场每群蜂纯收入24元,人均盈利990元,蜂场均盈利2 537元,经济效益差,半数蜂场亏本,养蜂业萎缩.2006年,转地蜂场每群蜂纯收入316元,人均盈利13 325元,蜂场均盈利35 312元,蜂场普遍盈余,养蜂业重现生机.养蜂业经济效益不稳,市场风险大,是弱势产业,需要企业扶持,政府呵护.当前,政府应依法行政,尽快将蜜蜂运输列入绿色通道,减轻蜂农负担;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政府应倡导扩种蜜源作物,为养蜂业发展奠定基础.蜂农应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增强自身素质,不断增加养蜂经济效益.当前,蜂农应依法组织起来,成立协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实行产业化经营,蜂场才有稳定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例体细胞克隆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技术对体细胞克隆黄牛的肺脏及其细胞类型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光镜下,该体细胞克隆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与自然繁殖的黄牛肺脏的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等结构,但体细胞克隆黄牛的细支气管管壁内的皱壁消失,其黏膜以单层立方上皮为主;肺泡处于半充容状态,肺泡腔狭小,肺泡膈较厚,其中含有较多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的细胞结构不清,肺泡腔内有内容物,可能是发生病变引起。  相似文献   

14.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公民行为究竟可不可以被量化评估,它存在的意义是否仅在于提高组织绩效,对于企业发展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文中研究探讨的重点就是试图在组织公民行为和绩效考评之间进行设想和探析,希望为这一理论研究增添一点新意,并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蛋鸡产业经历30多年历史沉淀,正处于稳步、健康发展的阶段。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蛋种鸡企业——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学习行业先进的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影响企业组织能力提升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在市场的变幻沉浮中破浪前行,实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员工如何想、员工如何做、员工如何管,是当今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而如何统一这些问题,打造一支强大的团队,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在多年的机制改革中,峪禽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他们把自己的组织能力建设概括为三个方面:员工意识、员工素质和团队管理。而这三个方面的成功建设,也构成了峪禽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支柱。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16.
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并没有被淘汰,而是结合着大数据共同发展。图书馆也进入了云图书馆时代。云图书馆开拓了新局面,业务重新组合。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对图书馆的管理也相应地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Strategic planning is a common pathway used by state wildlife agencies to adapt to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changing societal needs; both ar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s. Yet evalu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because of strategic planning, especially from perspectives of agency personnel, are not well reported in wildlife literature. We provide a template for capturing employee perceptions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itiative within one state wildlife agency. We used an organizational change framework to recognize outcomes and create a customized employee survey to evaluate attitudes toward changes as part of the long term strategic plan. Positive employee reac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s were evident throughout the agency. Areas for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 identified included enhancing communications about change efforts and diffusing strategies work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stakeholder groups. Employees identified more with their individual work groups than with the agency as a whole. Insights provide a basis on which to improve future chang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19.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Recruitment is the front lin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cruitmen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norm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usiness.The aim of this report is to identify a recruitment procedure that can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Dongfeng Cinema Equipment Company, supporting by related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theories and concepts. It found out that different recruitment policy and procedure sh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also of vit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