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大讲堂     
热点案例 夏季酷热,农业生产问题多,本期12316金农热线专家团特摘选出近期多发常见问题,供您参阅。 新民市于家窝堡乡小四台子村陈先生,于2013年7月1日拨打金农热线,咨询玉米粘虫,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份吉林省玉米粘虫大面积发生,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充分认识玉米粘虫的发生及为害规律,积极进行科学防治,可以将粘虫对玉米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上中旬,黄骅市第3代玉米粘虫大面积暴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分析玉米粘虫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气象学原因,结果表明:7月下旬连续出现的较强降水天气过程,使东北地区正在向南迁飞的2代玉米粘虫降落黄骅市,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虫源,同时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也为3代玉米粘虫的迅速成长提供了环境,从而造成了2012年第3代玉米粘虫的大暴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滁州地区玉米粘虫发生情况,2013—2014年连续2年5—9月设玉米粘虫性诱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定期进行田间普查,得出滁州地区玉米粘虫最佳测报方法为性诱剂及灯诱,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效果最佳,后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效果变差,必须用田间剥查的方式,预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利用几种测报方法相补充的方式,更好地在滁州地区开展玉米粘虫测报,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粘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遭受玉米粘虫侵害玉米的色泽、容重、千粒重、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析,认为无论遭受玉米粘虫侵害较重或较轻,玉米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粘虫是危害葫芦岛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每年因粘虫危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率在15%左右。葫芦岛地区同省内各地相比较粘虫虫源相同、发生世代相同,不同的是葫芦岛地区二、三代粘虫均为主要危害世代,而沈阳地区则以二代粘虫为主、三代偶有发生,朝阳地区主要是以三代粘虫为主、二代基本不危害。通过研究表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葫芦岛市的气候条件及作物构成共同影响的结果,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陕西夏播玉米粘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米粘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出发,介绍了玉米粘虫在陕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玉米粘虫的主要技术,对确保玉米安全生产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8.
玉米粘虫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产值的虫害。本文从多方面介绍分析了玉米粘虫的形体特征和对玉米造成的灾害。在对玉米粘虫的防止方法从生物方面、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控制玉米粘虫的危害,在玉米的安全生产方面做出指导,从而为陕西省黄陵县玉米的增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粘虫对玉米的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遭受过粘虫侵害的玉米不仅在色泽、质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淀粉含量等都会产生影响,且无论遭受粘虫侵害程度如何,玉米的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基于此,从玉米粘虫的危害及诱发的原因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粘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玉米粘虫的生物特性、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玉米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玉米粘虫发生规律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黔西北高寒山区玉米地粘虫的发生规律,发现高海拔地区受害重,小麦与玉米轮作的地块受害重,耕作管理水平粗放、玉米长势差的地块受害重。药剂试验表明,所选用的阿维菌素水分散颗粒剂、阿维高氯水分散颗粒剂、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生物农药和万杀乳油对粘虫的作用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粘虫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粘虫饲料。[方法]采用不同饲料饲养粘虫幼虫,对粘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粘虫个体重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苗饲养粘虫效果最优,粘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粘虫幼虫重量为0.329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结论]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粘虫。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试验示范工作,西安市在所辖区县建立了2个"闪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站,通过对玉米重大虫害玉米粘虫的监测,评价了"闪讯TM"监测系统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西安地区一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6月上旬,二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左右,三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与历期人工调查的发生规律相一致。表明"闪讯TM"监测系统能客观反映粘虫在西安地区的发生规律,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但存在着诱集效果较差,自动计数不准确等缺点,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积极推进玉米种植工作。目前,茂租镇有七个村委会,每个村落都有种植玉米,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在10500亩。在本地玉米栽培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病虫害防治成为地方种植户主最为头疼的关键问题。在2012年5至6月,本地玉米粘虫成灾问题严重,造成的损失惨不忍睹。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发生严重,1600至2000米海拔相对较轻,但是危害较大。总的来说,这次玉米粘虫灾害对我镇的玉米生产造成的影响是惨痛的,非常有必要就玉米粘虫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反思。鉴于此,本文就玉米粘虫生活习性、危害性、危害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粘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局部地区和天津市均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情况。在大港地区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3代粘虫危害高峰期,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虫害,经过近2年的田间调查,对3代粘虫在大港地区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地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兆宜  冯淑慧 《新农业》2014,(14):36-36
<正>粘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和短时间内暴发成灾的毁灭性害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粘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心叶或叶鞘为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当食料缺乏时幼虫成群迁移为害,老熟后则停止取食。义县的粘虫主害代为二代,偶尔三代粘虫也较重发生,如2012年8月三代粘虫大面积发生,危害较重。总结近年粘虫的发生规律,结合测报资料、气象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下旬以来。北方玉米主产区出现了较大范围降雨,天气条件对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流行极为有利。大斑病、褐斑病等叶部病害为害突出.大斑病在华北和东北大发生态势明显.粘虫和玉米螟发生范围明显扩大。顶腐病和矮花叶病等病虫在部分地区为害加重。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2年8月份。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大部、西北东部、西南中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特别是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四川西部偏多2-5成,未来天气对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玉米螟和粘虫等病虫害发生依然十分有利。大斑病在东北和华北北部春玉米区大流行、粘虫在局部地区集中为害的风险极高,茎腐病在华北、东北、西北、黄淮春、夏玉米区,穗腐病在黄淮和西南夏玉米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局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玉米叶螨、双斑萤叶甲、矮花叶病等喜旱性病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双柏县常年种植夏玉米4667公顷左右,玉米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玉米粘虫在玉米种植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我县玉米的主要害虫。根据监测调查表明,气候适宜是二代粘虫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玉米灰斑病、玉米褐斑病、地老虎、粘虫和玉米螟等,所以,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2-2013年西安市7个区县地面观测站5~7月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西安市植保站玉米粘虫发生面积资料,用干燥度指标作为影响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重要气候因素,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建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对西安市2012年、2013年玉米粘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际业务预报及决策部门及早部署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