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适用于4种玉米基因型的农杆菌转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良的农杆菌培养液、侵染液、共培养培养基和筛选培养基等技术体系,对4个玉米基因型Hi-Ⅱ、H99、国内2个优良自交系R18-599和齐319的新鲜幼胚、预培养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农杆菌转化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共培养方式对农杆菌侵染不同玉米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Hi-Ⅱ新鲜幼胚在固体培养基上共培养和滤纸上共培养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83.7%和4.4%,前法优于后法;Hi-Ⅱ新鲜幼胚、预培养3 d的幼胚愈伤组织经农杆菌侵染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83.7%和12.1%,新鲜幼胚比预培养的幼胚愈伤组织更适合于农杆菌转化。用上述优化的条件对另外3个不同基因型的2种不同外植体H99、齐319(新鲜幼胚)和R18-599(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共培养3 d后的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65.2%、52.6%和58%,表明该转化体系适合于上述4种基因型的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此外农杆菌侵染Hi-Ⅱ新鲜幼胚后经在含巴龙霉素25~100 mg L-1培养基上3轮选择后,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为2.4%,近似反映了本研究的遗传转化率。其他3个基因型的抗性愈伤也正在筛选中。结果初步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可能对4种基因型均适用。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入手, 利用不同种类的农杆菌菌株感染小麦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外植体, 研究了农杆菌菌系、小麦基因型和外植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从中优选出了对小麦愈伤组织感染力比较强的农杆菌菌系AGL0和MOG101, 以及高敏感受体基因型Alondra和扬麦158等. 实验结果还表明, 预培养10~15天的幼胚愈伤组织具有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栽培小麦转化受体基因型,优化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本研究评价了21份四川优良小麦品种(系)的幼胚再生能力,并以筛选到的最佳受体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抑菌剂浓度、共培养方式和农杆菌菌株等易互作的6个因素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筛选剂卡那霉素(Kanamycin)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21份材料中‘5157’、‘川农16’、‘R364’、‘川麦42’‘、内麦8号’的绿苗率超过了30%,可作为优良转基因受体加以利用。以‘5157’为受体材料建立农杆菌转化体系,正交试验表明菌液浓度和农杆菌菌株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经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菌株用C58C1,幼胚不经预培养,在菌液OD值为0.4的农杆菌中侵染40 min,共培养介质选用培养基,抑菌剂为200 mg/L羧卞青霉素(Carbenicillin),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50 mg/L。本研究为四川小麦遗传转化提供了5个候选基因型,为建立和优化小麦幼胚转化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初步建立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籼稻品种中籼3037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籼稻的几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MSⅡ培养基作为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好于N6D2;以幼胚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转化率明显比成熟胚和幼穗高;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的基因转化率高于AGLO;当以幼胚为外植体,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的中籼3037的转化率为18.0%,而AGLO为5.5%;EHA105菌液OD值为0.6,浸染时间14min为中籼3037合适的转化参数;在分化培养基MSR中添加20g/L的山梨醇有利于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中籼3037及其来源的突变体A和B,获得了转化植株,PCR、Southern杂交和T1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基因小麦成熟胚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从提高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入手,调节小麦的基因型、成熟胚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以及愈伤组织大小几个因素,提高成熟胚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通过农杆菌介导,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小麦成熟胚诱导的愈伤中,利用gus检测的方法检验转化效率;继代360d、自然生长5mm大小的受体小麦品种扬麦10,在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40min下,gus基因表达率达50%左右,接近幼胚的gus基因表达率。通过对体系的几个因素的调节,提高了农杆菌介导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13个基因型小麦的幼胚愈伤和新春9号幼胚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菌株C58C1(含有GUS外源基因)进行侵染,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统计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以筛选对农杆菌敏感的小麦基因型及适宜的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优化农杆菌转化的条件,为逐步建立小麦农杆菌的转化体系奠定基础.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小麦GUS瞬时表达率在0~95.9%之间,其中新春9号、小偃328和济麦19的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均在90%以上;对新鲜幼胚和预培养7d的幼胚愈伤组织分别侵染30 min和60 min,前者GUS阳性率均为0,后者分别为92.0%和95.9%,说明预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受体材料对农杆菌的敏感性,提高转化效率;在不同菌液浓度(OD600=0.5、1.0、1.5)侵染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分别为93.4%、94.0%和87.6%,不同侵染时间(15,30,60 min)下,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分别为94.6%、92.0%和95.9%.综合考虑认为,适宜的小麦农杆菌转化条件为幼胚经过4~7 d预培养,在菌液浓度OD600=1.0时进行15 min的侵染.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粳稻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农杆菌介导转化中影响粳稻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的转化率明显高于LBA4404,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的水稻转化率为25.3%,而LBA4404为7.6%;不同外植体的诱导率、转化率和分化率存在明显差异,以幼胚为外植体材料,它的出愈率和转化率明显比成熟胚高,而分化率则明显低于成熟胚;不同水稻品种在转化率与分化率上差异也很明显,反映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同一品种不同批次在转化率和再生频率上差异比较显著,反映了在水稻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未知条件对于转化的影响;通过对抗性愈伤和转化植株的叶片、根的GUS染色,证明GU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并且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分子分析,发现所检测的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足以证明这个高效转化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农杆菌侵染小麦的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洛阳8716和绵阳19幼胚愈伤作为受体材料,以pCAMBIA3301为载体,GV3101,EHA105,LBA4404农杆菌为供体材料进行侵染过程的优化研究.采用3种菌株,4个浓度梯度:OD600=0.2,0.5,0.7,1.0;3个时间参数:10 min,30 min,60 min;一共3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显示,农杆菌GV3101和EHA105,OD600 1.0×10 min和OD600 0.5×30 min两个侵染处理结果比较好,瞬时表达率达到50%-70%.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预培养3~5 d,在24±1℃下,共培养3~4 d和350 mg/L羧苄青霉素除菌及5 mg/L PPT筛选处理后,转化效果较好,平均转化率为0.45%.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7922、340、78599、921及美国杂交种H99等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CryIA.)基因,研究菌液预处理、愈伤组织状态、侵染培养基、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根据转化愈伤组织的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结果评估转化率,表明继代培养3 ̄5d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5d的7922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46.6%;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转化率存在差异,H99的抗性愈伤组织率为34.57%,7922为26.27%、340为21.36%、78599和921抗性愈伤组织率仅为8.02%和6.7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浸染培养基中加入(AS100 ̄200mg/L)抗性愈伤转化率明显提高;菌液浓度OD6000.5 ̄0.6、侵染时间5 ̄10min、共培养时间3d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水稻BADH2的RNAi载体导入多个水稻品种幼胚、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试验表明,不同外植体来源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转化,并且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转化效果受基因型的影响。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潮霉素和除草剂都是较好的筛选剂,前者筛选所得的抗性愈伤分化成苗所需时间较短;但后者筛选所得的抗性愈伤形成的苗更健壮。T0代PCR检测表明,通过转化确已获得一定数量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1.
具有D基因组的山羊草属种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植物,携带丰富的优异基因,是改良现代小麦的重要遗传资源。SSR标记Barc1183是在川麦42遗传背景中发现的一个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的高产基因座,位于4DL染色体上。本研究,利用基因座Barc1183及其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arc48,以川麦42和川农16为对照,对27份含D基因组的山羊草属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7份山羊草属材料在Barc1183基因座,发现8种等位变异类型,其中6种等位变异类型为不同于对照川麦42和川农16的新类型;而在Barc48基因座,发现5种等位变异类型,这5种等位变异均为不同于对照川麦42和川农16的新等位变异类型。结合Barc1183和Barc48基因座结果分析表明,27份山羊草属材料中均含有不同于川麦42、川农16的等位变异类型,没有一份与川麦42和川农16基因型完全一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普通小麦品种川农16与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2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27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将2008和2009年收获的种子用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虫卵进行接种,并于2009年11月开始储藏,次年8月和10月进行虫害调查。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RIL群体的抗虫性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2008年收获群体检测到位于3B、2D和3D染色体的3个QTL,贡献率依次为10.2%、8.5%和8.3%;利用2009年收获群体检测到位于3D和4B的2个QTL,贡献率分别为8.5%和11.3%。位于3D染色体Xbarc6–Xgwm112标记区间内的QTL在年度间重复检测到,贡献率为8.3%~8.5%,抗性位点来自川农16。  相似文献   

13.
以1BL/1RS易位系小麦川农18(1, 7+9, 2+12)分别作母本和父本与川农19(N, 7+8, 2+12)杂交, 统计正反交F2单株后代中1BL/1RS易位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及HMW-GS的遗传规律, 研究了1BL/1RS易位染色体对HMW-GS遗传的影响。结果表明, 1BL/1RS易位染色体在雌配子和雄配子中都不能完全传递至后代, 且雄配子的传递率低于雌配子。HMW-GS在正、反交F1中呈共显性遗传。在F2中, Glu-A1位点上亚基的分离正常; 而Glu-B1位点上亚基的分离以及Glu-A1与Glu-B1位点之间的组合都与理论值不符。在川农19×川农18杂交F1中发现了一粒变异, 其HMW-GS组成为(1, 7+8, x+9, 2+12)。分别检测了其F2代HMW-GS和醇溶蛋白的组成, 并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F1变异和非变异株, 结果证实该变异粒确系两个亲本的杂交后代, 变异的亚基在SDS-PAGE电泳图上位于1Dx5和1Bx7亚基之间, 迁移率与1Bx6相似。  相似文献   

14.
Spike density (SD), an important spike morphological trait associated with wheat yield, is the 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 (SNS) divided by spike length (SL). In this study, phenotypic data from eight environments were collected and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RIL) constructed by the wheat line 20828 and the cultivar 'Chuannong16' and a Wheat55K SNP array-based constructed genetic linkage map were used to identify SD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Correlation between S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was calculated. Genes associated with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r major loci were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4 QTLs associated with SD were detected in eight environments. Among them, three major QTL, namely QSd.sicau-5B.2, QSd.sicau-2D.3 and QSd.sicau-4B.1, explained up to 35.62%, 14.21% and 11.23%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alleles of them were all derived from 'Chuannong16'.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were detected and discussed. Taken together, the stably expressed SD QTL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further fine mapping and germplasm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5.
对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均含有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多种配对形式,染色体组成上存在差异。F_1植株株高和小穗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穗长表现出了超亲优势,穗粒数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同时F_1正常结实。F_2代表现出较大分离,单株间差异较大,同时育性发生分离。采用优异品种回交可以有效控制远缘杂种后代分离。  相似文献   

16.
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亲本Syn769。利用川麦42与含1BL/1RS易位系的四川小麦品种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 F8),经3年4个环境的遗传评价,比较了川麦42的1BS和川农16的1RS染色体臂对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RIL群体中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株系和川农16的1RS染色体臂株系在分蘖力、成穗率、全生育期、小穗数、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6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 1BS染色体臂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和收获指数,而1RS染色体臂有利于提高分蘖能力和增加小穗数,1BS株系的籽粒平均产量比1RS株系增加2.91%。鉴于1RS染色体臂上的抗条锈病基因丧失抗性,其携带的黑麦碱基因对加工品质有明显的负向作用,而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携带高抗条锈病基因YrCH42, 并对小麦籽粒产量有正向作用,因此建议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利用川麦42的1BS替换1RS染色体臂。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适合小麦遗传转化的高效离体培养体系,本实验用14个优良小麦新品种(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基因型的小麦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研究,通过培养基激素的变化,寻找最适合遗传转化的基因型及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其中09P200和SH905在小麦离体培养中反应较好,幼胚愈伤组织绿原基分化率和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可作为幼胚培养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优良基因型,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00mg/L水解酪蛋白、100mg/L脯氨酸和2.0mg/LKT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成苗效果较好,所有供试基因绿原基分化率、成苗率平均分别为31.93%和14.42%;另外采用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继代次数的改变,筛选各外植体最适合遗传转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幼胚继代两次、成熟胚继代三次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绿原基分化率,且此时的愈伤组织是遗传转化较理想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以小麦品种‘河农827’和‘河农58-3’为受体材料,以来自水稻的OsDREB为供体基因,研究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转化体系。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获得转基因植株:芽生长点侵染法T0代的成活率低(30.02%),转化率高(PCR检测转化率达13.79%);分蘖节注射法T0代成活率高(100%),转化率低(PCR检出率为3.25%),综合比较2种方法的转基因效率,芽生长点侵染法为2.65%,分蘖节注射法为3.25%。对野生型小麦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确定了转基因小麦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90 mg/L较为合适。芽生长点侵染法共培养过程中的抑菌,加入羧苄青霉素的最佳浓度为300 mg/L,有利于共培养后外植体有较低的染菌率。  相似文献   

19.
龙海  魏育明  颜泽洪  郑有良 《作物学报》2004,30(12):1179-1184
采用PCR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川农16”中克隆得到一个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新基因LMWCN16-2(GenBank No.AY296753)。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全长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LMWCN16-2与已报道的LMW-GS基因,尤其是Glu-A3位点编码的基因序列有很  相似文献   

20.
小麦产量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中后期土壤供氮不足是导致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选择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衍生品种(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derived cultivar, SDC)和非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Non-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derived cultivar, NSC)各3个,设置2个施氮水平,研究其产量及相关生理参数对中后期氮素胁迫的响应。SDC包括川麦42、川麦104和绵麦367, NSC包括绵麦37、川农16和川麦30。2个施氮水平为正常施氮处理(Nn, 150kg N hm~(–2),底肥40%、拔节肥60%)和中后期氮胁迫处理(Ns, 60 kg N hm~(–2),全部作底肥)。结果表明,氮胁迫下,两类品种产量均值降幅接近(SDC 19.6%, NSC 20.4%),但正常供氮下SDC产量高于NSC (高14.4%),其氮胁迫下的产量也较高(高15.9%)。氮胁迫下, SDC的生物产量、单位面积粒数均高于NSC。开花期,两类品种在2个氮素水平下的叶面积指数(LAI)接近,但在灌浆中后期的降幅SDC小于NSC,花后22d,SDC在高、低施氮水平下的LAI较NSC分别高25.1%和16.0%。开花灌浆阶段, 2个施氮水平下SDC旗叶和倒二叶SPAD始终高于NSC,氮胁迫下二者的差距增大。两类品种的净光合速率(NPR)和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差异也主要出现在灌浆中后期,氮胁迫下SDC以上2个参数较NSC均有优势。氮胁迫下,花后功能叶片的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糖含量SDC也高于NSC。SDC较NSC有更高的氮素利用效率(NUtE),氮胁迫下,二者NUtE的差距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SDC的生产力高于NSC,这与其较高的库容、较长叶片功能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