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系维持时间达35 h,1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不断增厚,云粒子有效半径(Re)稳定变化较小,降水少,云系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8月1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小于12μm,云系密实,云中过冷水含量丰沛,大粒子与冰晶含量较少;夜晚在高云的播种效应之下,产生较大降水;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综合分析可知,适宜于这次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人工催化条件的卫星判据为:云系厚度大于2 km,云顶温度-10~-20℃,云顶云粒子有效半径小于15μm。  相似文献   

2.
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地面降水量,利用1981—2010年辽宁省阜新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历史天气资料和降水实况数据,依据人工增雨技术原理,统计、分析阜新地区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并对人工增雨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年均拥有云水资源总量238.4×108 m3,而实际年均降水量只有471.8mm,相当于水资源量47.2×108 m3,仅为所拥有云水资源总量的16.5%,可见阜新地区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适合阜新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模型和技术指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12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增雨效率平均为18.3%,比原来提高了5.2%,年均可增加水资源量约2.5×108 m3,对阜新地区科学、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开发云水资源,增加全市水资源总量,缓解干旱,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FY-2C/D 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 年8 月17—19 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系维持时间达35 h,1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不断增厚,云粒子有效半径(Re)稳定变化较小,降水少,云系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8 月17 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小于12 μm,云系密实,云中过冷水含量丰沛,大粒子与冰晶含量较少;夜晚在高云的播种效应之下,产生较大降水;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综合分析可知,适宜于这次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人工催化条件的卫星判据为:云系厚度大于2 km,云顶温度-10~-20℃,云顶云粒子有效半径小于15 μm。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发展使现阶段气象预报的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农作物种植指导方面更具有较大影响。云降水物理作为现阶段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基础,使得人工影响天气指导农作物种植成为现实。就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对农作物种植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气象技术对农业种植作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4.17”森林灭火飞机增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在森林灭火等应急气象服务中的特点和规律,利用2011年4月17日在秦皇岛抚宁地区森林大火上空进行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所取得的云物理资料,结合适时天气、卫星、雷达等资料,分析了降水过程的天气背景条件、催化前后云中微物理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后云体明显发展,云粒子含水量明显增大,云粒子浓度约增长30%~50%,粒子谱变宽,云中冰晶浓度和降水粒子浓度增加。火场及附近地区普遍降雨0.3~5.0 mm,对灭火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地面降雨量的主要因素:(1)西风槽系统弱,且偏北,使火区云带狭窄;(2)前期相对湿度低,云层中含水量低,云粒子最大含水量1.318 g/m3;(3)高层云下部的层积云较弱,两云之间存在夹层,影响降水粒子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小麦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候偏高,出现暖冬现象,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随后温度骤降,这种强降温致使小麦遭遇冻害。春季强降温也是小麦冻害的主要因素。例如,2009年从4月13日夜间开始,受强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气流共同影响,宝鸡地区出现一次降水雪天气过程,为30年来同期最强的降雪,其中降雪量最大达5.6mm,多个县积雪达到3cm以上,气温低于0℃,最低为-5℃。全市川塬区温度为-31℃,山区为-5--7℃。低温极端天气导致该区农作物普遍受冻。  相似文献   

7.
本溪山区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奇  赵雷  高巍  林双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8):169-173
为了进一步探讨降水及洪涝灾害发生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本溪山区水资源,利用本溪草河口气象站1953—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本溪山区6个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本溪山区年降水量年际差异较大,年降水量无显著的变化趋势;四季降水量也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年降水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从1974年本溪山区降水日数开始减少;除春季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外,其他各季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变化;夏季在1976年,秋季在1987年发生突变。降水强度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最大5日降水量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差异较大;年极端降水事件无显著的变化趋势,20世纪50、60、80年代为偏多时期。  相似文献   

8.
近50 a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 年西藏18 个站点逐日降雨资料,建立年、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时间序列,分析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对干旱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厄尔尼诺对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气候越干燥的地方,越容易出现长时间的无降水天气;西藏年、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且年(3.1 d/10 a)和冬半年(2.8 d/10 a)减幅明显,通过了0.01 以上的信度检验,并于1977 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长时间无降水是导致西藏干旱发生的重要原因;厄尔尼诺对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厄尔尼诺出现当年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普遍增多,厄尔尼诺出现的次年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普遍减少。  相似文献   

9.
近50年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西藏18个站点逐日降雨资料,建立年、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时间序列,分析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对干旱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厄尔尼诺对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气候越干燥的地方,越容易出现长时间的无降水天气;西藏年、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且年(3.1 d/10 a)和冬半年(2.8 d/10 a)减幅明显,通过了0.01以上的信度检验,并于1977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长时间无降水是导致西藏干旱发生的重要原因;厄尔尼诺对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厄尔尼诺出现当年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普遍增多,厄尔尼诺出现的次年西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普遍减少。  相似文献   

10.
降水对武汉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湿清除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降水对空气中污染物冲刷作用,利用2014年秋季发生在武汉市2次持续性空气污染过程的地面空气质量、气象观测和雨滴谱等监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降水对雾霾天气中污染物的湿清除特征。结果表明:(1)这2次过程首要污染物均为颗粒污染物PM,在均压场天气条件下,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累积叠加,导致"09.26—29"和"11.13—24"2次重度雾霾天气过程,过程末期由于分别受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的冲刷,各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空气质量显著好转;(2)"09.26—29"过程后期受对流云降水影响,对各污染物清除效果依次是PM10、PM2.5颗粒污染物最好,O3、SO2和NO2次之,最差的是CO,而受层状云降水影响的"11.13—24"过程,对各污染物清除效果依次是PM2.5、PM10最好,NO2、SO2和CO次之,最差的是O3;(3)通过这2个过程分析,不同类型降水对应的平均碰并系数E也不同,武汉地区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对气溶胶的平均碰并系数分别可取0.33~0.43和0.25~0.35。  相似文献   

11.
气象要素对浅层土壤水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研究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作物生长期,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利用2012年4—9月土默特左旗气象站连续观测的有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有降水天气和无降水天气条件下,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4个气象要素对日10 cm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无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研究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同一气象因素可能对同一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关注土壤水分的变化,应根据天气条件的不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掌握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有效利用土壤水分资源。  相似文献   

12.
唐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唐山空中云水资源特征,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利用唐山11个观测站56年的地面水汽压、降水资料和唐山4个地基GPS 2010年6月—2012年10月的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数据,分析唐山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唐山地区平均年大气可降水量为6914.2 mm,自然降水效率为8.9%;唐山地区可降水量基本上从北到南逐渐增加,与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大致相反;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年可降水量略有上升,自然降水效率略有下降;月、季分布特征相似,月分布二者都呈单峰型,7月最大,1月最小,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均为夏季最大,春秋相当,冬季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加大最大连续降水量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对地区降水极端事件产生重要影响的认识,以辽河出海口1951—2014年5—9各月的最大连续降水量及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辽河出海口降水特性分析对象,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减少并存在7~8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随时间的推移下降,存在11年左右时间尺度周期;5—9月营口站64年最大连续降水量的波动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减少是产生辽河出海口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降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受7、8、9月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不同强度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山西不同强度、不同范围霾天气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及其相关联的气象要素变化对霾天气发生的影响,利用1980—2012年山西108站霾观测资料,研究山西不同范围和不同强度霾日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风力、降水、平均相对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对霾日增减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西不同强度的霾日都具有盆地多于山区,南部多于北部,高值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霾日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轻微霾和轻度霾分别在太原盆地和临运盆地发生的日数最多;中度霾和重度霾在临运盆地和长治盆地发生的日数最多;临运盆地的侯马是全省各种强度霾日的高发中心。(2)秋冬是出现区域性以上和中等强度以上霾日的多发季节,其中12月和1月是区域性以上霾日的多发时段,11月是重度霾的多发时段;春季风力大,夏季降水日数多是区域性以上和中等强度以上霾天气少发的主要原因。(3)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霾日分别以48 d/10 a、15 d/10 a、3 d/10 a和3 d/10 a的速率增多;小范围、区域性以及大范围的霾日分别以26 d/10 a、46 d/10 a和1.88 d/10 a的速率增多;区域性的霾日增多出现在1995年以后,大范围的霾日增多出现在2003年以后;(4)风速<3 m/s时,风力与霾天气为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07;风速≥5 m/s时,风力与霾日数的增减为反相关,相关系数为-0.815;(5)年降水日和日平均相对湿度≥80%日的增减对年霾日变化影响显著,尤其是区域性以上的年降水日增减对年霾日的增减变化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水循环系统是周而复始的,作为淡水资源最重要的来源,大气降水实际上来自海洋和陆地水的蒸发;水汽上升,在天空冷却凝结成云,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渗入土壤,或形成径流汇入江河湖海;水再次蒸发,补给大气水汽,循环不已。空中云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集中在中低层的云里。据中国气象局的调查数  相似文献   

16.
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013年且末县在沙漠深处腹地梭梭根部接种的170多公顷鲜肉苁蓉喜获丰收,产值达70余万元。且末县三面环沙,年降水仅17.8毫米,年浮尘天气达90多天,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最近的流动沙漠与县城仅一河之隔,距县城中心不足2公里。为了防沙治沙,2003年且末县启动了全疆最大的"生态治沙"工程,并在河东治沙站试种肉苁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现代的人工影响天气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云、消雾等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因此,分析了解农七师周边局部区域夏季易形成强对流天气的地理特性,是我们做好夏季防雹作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复杂云结构特征认识与实时监测识别能力的限制,当前的人工增雨实际作业中,催化最佳时机、最佳部位的判定还是非常困难的,为充分发挥地基、空基和遥感等先进探测装备的作用,建立最佳作业潜力区的实时识别技术,利用2010年4月20日机载DMT云粒子测量、GPS、雷达和卫星等对山西省层状云系发展阶段的探测资料,分析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及降水机制,对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本次探测层状云系发展阶段为多层结构,垂直方向上有3层云,云层之间夹有2个干层,云系厚度约为4500 m,较深厚,高层是冰云Cs,中低层是冷性的As和Ns,符合自然“播种—供水”的降水机制。垂直方向对应3个丰水区,在5400~5600 m高度的丰水区,对应温度为-9~-11.2℃左右,是云粒子快速增长区,凝华增长和冰晶聚合是该区的主要物理过程,3600 m附近大量过冷水存在为降水粒子的长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2800~3200 m高度层(0℃层附近)为融化和碰并增长层。从高层至低层,云粒子谱型有较强的规律性。从本次飞机观测云的结果来看,层积云粒子谱型在降雨形成前,主要为单峰型,降雨形成初期为双峰型。大云滴和部分小冰晶粒子谱型均呈多峰分布,且在800 μm以下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探测过程中云粒子浓度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起伏较小,而相应时空范围内冰晶粒子浓度均小于10 /L,该云区对于实施人工催化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定量化评估江苏省空中云水资源可开发量及基本特征。根据云水收支方程,将参与大气云水循环且未降落到地面的资源定义为空中云水资源。利用1981—2010年EAR-Interim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的风场及云含水量,计算江苏上空云水资源年均总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资源年均总量353.1亿t,春夏季偏多,秋冬季偏少,开发潜力巨大。旱期(缺水期)沿淮淮北最多,达70.8亿t,沿海垦区、苏南环太湖次之;非旱期总量约占全年58.3%。近30年,云水资源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8亿t。建议加大开发力度,实现常态化开发利用,率先建立淮北、沿海、环太湖开发利用重点作业区,加强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使中尺度数值模式更精确预报暴雨天气过程,为提高暴雨短期预报业务能力,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山西汛期的5次暴雨个例分别进行分析和多次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山西5次暴雨过程形势各异,总体看来分为2种类型:冷云降水和暖云降水。冷云降水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采用WSM6方案和Thompson方案模拟效果较好;暖云降水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采用Kessler暖雨方案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