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市邗江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扬州市邗江区2002—2014年13年稻纵卷叶螟的病虫情报、田间调查数据整理、归类、分析,大发生年份稻纵卷叶螟的峰期、蛾量、峰次、虫卵量等情况,研究邗江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明确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扬州市邗江区六(4)代稻纵卷叶螟重发程度高。分析了六(4)代稻纵卷叶螟加重危害的原因,并根据该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现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3代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灌南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蛾峰多,发蛾期长,且世代重叠,防治难度较大,对该县水稻高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筛选安全、环保的高效药剂,安排了不同药剂防治3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氟啶脲、40%丙溴磷、30%丙.辛、40%毒死蜱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药剂,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主体药剂推广应用;25%丙.辛在稻纵卷叶螟重发生程度情况下,不宜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主体药剂推广使用;40%丙溴磷、5%氟啶脲不仅防效很好,且稻纵卷叶螟未产生抗药性,可作为今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2007年大丰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并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稻纵卷叶螟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2013年中国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监测数据,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田间蛾量的空间结构参数,绘制其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稻纵卷叶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重心的时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连续性,空间相关距离在1 000 km左右。稻纵卷叶螟在宏观尺度呈现显著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变化特征,而且这种格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5-8月,稻纵卷叶螟集中爆发区和分布重心不断北移,9-10月不断南移。以南雄市站点为代表的华南稻区呈现双迁入峰,以高邮市站点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稻区呈现单迁入峰。说明基于地统计学的空间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获取稻纵卷叶螟的时空分布信息,从而为及时掌握害虫种群动态和早期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使用新型飞蛾诱捕器搭配性信息素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诱集,与人工赶蛾监测数据对比,明确新型诱捕器用于田间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飞蛾诱捕器诱集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黏胶式诱捕器,监测蛾峰与田间赶蛾一致,且在水稻生长后期更能反映田间稻纵卷叶螟实际发生态势,可代替人工赶蛾作为田间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药剂较多, 一般情况下防效也较为理想。但由于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而且发生面广、发生量大、发生峰次多,防治时极易出现失治或漏治等现象。为了探索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药剂及使用技术,2005年我们在苍南县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连续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安全生产,已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2006年我市稻纵卷叶螟仍属大发生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各代峰次明显,发生量大,田间虫卵量高,危害重.为此,我们狠抓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在全市及时开展了六次以稻纵卷叶螟为主的防治战,有效控制了危害,将产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大丰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进入新世纪以来,稻纵卷叶螟暴发频率高,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新世纪以来大发生原因,提出准确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当地稻纵卷叶螟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结合2004-2019年太仓市稻纵卷叶螟草地赶蛾始见日、田间赶蛾迁入峰、峰期亩蛾量、田间虫卵量、危害发生程度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太仓市稻纵卷叶螟草地赶蛾始见日集中在6月10-15日,四(2)代田间稻纵卷叶螟蛾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5日之前,早发年在六月下旬,迟发年到7月上旬,迁入峰呈现早发的态势;危害代数从二三代为主转变为二三四代持续危害,但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自然发生量逐年减少态势,田间危害程度也呈现逐年减轻态势,揭示新规律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 e),是保靖县中稻主产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对保靖县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调查了2007~2014年保靖县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发生规律,并调查分析了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保靖不越冬,年发生3~4代,每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迁入,主害代为第二代,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蛾峰量最高达12 800只/667m2,漏治田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水稻减产5~7成,最高达90.2%。  相似文献   

11.
李宽  郑能文  蒋敏华  王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364-2367
为验证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测试了智能性诱、智能灯诱、田间赶蛾的稻纵卷叶螟虫情动态。结果表明,性诱监测诱集蛾量明显低于灯诱监测,且在主害代未能形成明显的峰期和峰次,监测效果不如灯诱监测。灯诱监测诱集蛾量虽然少于田间赶蛾,但其诱蛾动态与赶蛾监测基本吻合,且灯诱峰次多、始见期早。田间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智能灯诱监测可较好地反映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发生动态,性诱、灯诱、田间赶蛾、田间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可准确测报稻纵卷叶螟各世代的峰期及蛾量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近10年余庆县前期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种群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为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20年余庆县稻纵卷叶螟虫情资料和10年的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资料,探究10年间种群迁入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结合提前1候、提前2候和提前3候气候数据分析其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2011-2020年余庆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和灯下诱蛾始见期最早分别出现在2014年4月4日和4月23日,最晚分别出现在2011年5月30日和2018年5月23日,近10年其始见期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害代第3代迁入峰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主害代第4代迁入峰期主要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第3代主迁入峰期的成虫迁入量决定第3代幼虫的发生程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关键气候因子,提前10~15 d的日最低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多、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田间种群的增殖扩张,水稻的卷叶率危害越重。【结论】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和前期水汽条件充足都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5—2017年丹阳市植保植检站对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集法监测的蛾峰日比较准确,能够很好地反映对象害虫在田间的数量消长趋势。因此,在实际预测预报中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依据,与传统的灯诱法和赶蛾法相结合能显著提高稻纵卷叶螟测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摸清上海市崇明区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征进行了调查与总结。结果表明:崇明区稻纵卷叶螟一年一般发生4~5代,以四(2)代、五(3)代和六(4)代为主要为害世代;2010—2016年崇明区稻纵卷叶螟田间各代累计蛾量差异显著,以五(3)代蛾量最多,六(4)代次之;同时,蛾峰单日最高蛾量高时,高峰日平均蛾量也较高;此外,除2014年外,2010—2016年稻纵卷叶螟卵发生程度均为大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大丰市旱直播稻发展速度较快,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旱直播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诱集法与赶蛾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诱集与人工赶蛾2种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性信素诱集法监测的稻纵卷叶螟蛾高峰与赶蛾法相比,具有峰次多、高峰明显的特点,同时高峰出现的时间与赶蛾法比较吻合。因此,性诱法可以作为稻纵卷叶螟一种常规监测方法,与赶蛾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提高纵卷叶螟预测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陆川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指出其暴发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量大、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数量下降等因素有关.提出了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措施,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至稻纵卷叶螟的一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里下河稻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lis)危害,分析了里下河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的特点,根据资料确定影响里下河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种植制度、品种布局、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等.提出了防控措施,通过加强预测预报、合理确定防治适期、应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由于 2 0 0 3年 6~ 7月上旬持续阴雨天气 ,对稻纵卷叶螟的产卵、繁殖、发育十分有利 ,导致沿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呈大发生。笔者主要根据 2 0 0 3年稻纵卷叶螟的治理经验 ,结合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 ,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彩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可能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旨在探明彩色稻对水稻主要食叶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及其卵寄生蜂的影响,为创意农业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稻纵卷叶螟在紫色稻、黄色稻和常规稻(对照)上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幼虫及蛹的历期、幼虫及蛹的存活率、蛹重和性比等;比较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彩色稻和常规稻之间的产卵选择性;比较稻纵卷叶螟的重要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对彩色稻和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并在大田条件下调查彩色稻稻田和用紫色稻写字的创意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趋向于在彩色稻上产卵,在彩色稻上的产卵百分比达6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同时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用紫色稻和黄色稻叶片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存活率和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性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赤眼蜂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有差异,螟黄赤眼蜂偏向寄生紫色稻上的卵,对黄色稻的选择性最低,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而稻螟赤眼蜂偏向寄生绿色常规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卵,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3种水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稻螟赤眼蜂对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是紫色稻上的4.3倍,是黄色稻上的2.1倍。在大田情况下,紫色稻和黄色稻稻田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和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紫色稻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最高,为15.3%,是常规稻的10.9倍,黄色稻的3倍;紫色稻和黄色稻的稻纵卷叶螟残虫率分别为4.5%和3.3%,也显著高于常规稻(1.1%)。以紫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时,紫色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均在6%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田(4%以下)。【结论】彩色稻相对于常规水稻更易于吸引稻纵卷叶螟危害,且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而稻螟赤眼蜂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不利于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控。在利用彩色稻进行创意农业稻田彩绘时应充分考虑其负面的生态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