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生物膜及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生物膜(BBF)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在BBF形成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QS)系统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菌生物膜的结构以及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相关细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相关细菌生物膜。综述了有关生物膜结构、形成和微生物与陆生植物结合所形成生物膜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表面环境、细菌在植物表面主动和被动的沉积作用等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群体感应是依据细菌种群密度的一种细菌交流机制。细菌根据这个机制可调节多种活力,如毒力、生物膜的形成、生物发光、孢子的形成、DNA转录等。近年来,相关报道提出如果细菌的群体感应被干扰,那么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和代谢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群体感应抑制剂可作为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可行方案。研究中,简要描述了主要的群体感应系统、确定自体诱导物类型的方法和理想群体感应抑制剂应具备的特点,突出介绍了4种具有群体感应抑制功能的植物精油,并且总结了几种有群体感应抑制功能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大多以多物种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这种生命形式可以增加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在多物种生物膜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竞争、信号分子的传递、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研究自然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内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理解自然生物膜的形成和演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多物种生物膜在环境质量提升、微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体系下生物膜的构建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第二部分论述了天然多物种生物膜内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细菌在不同食品表面以及食品工业环境中形成生物膜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中药材火炭母提取物为对象,对不同供试菌株进行抑制细菌及抑制细菌生物膜试验,探讨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火炭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91、1.95、15.63、15.63 mg/mL;在亚抑菌浓度下,火炭母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其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分别为0.98和0.49 mg/mL.  相似文献   

6.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参与许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毒素及侵袭性酶类的合成和分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抗生素抗性的产生等多种生物过程,与细菌对人和动植物感染密切相关.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物质可以降低细菌致病性,在近年成为新型抗菌药物研究的热点.一些从植物分离获得的活性成分可以干扰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具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抗感染作用.该文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活性成分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是细菌通过信号分子的分泌、识别,从而调控细胞运动性、生物膜形成、毒素产生等致病行为的细胞交流机制,是病原菌致病过程的指挥系统,也是细菌病害防控的新靶标. 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 QQ)则是通过信号分子类似物、信号分子降解酶剂、信号受体激活剂/抑制剂等策略干扰、阻断病原菌的群体感应通讯系统. 文章综述了3类重要的细菌群体通讯信号及其淬灭研究的进展,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从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并可进一步通过食物链富集,从而威胁人群健康。植物根际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中很多根际细菌可通过成膜作用在植物根表形成细菌生物膜,协助植物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或促进植物生长。有机污染物在被植物根系吸收的过程中,多需经过根表细菌生物膜这一特殊界面。综述了根际细菌在植物根表的成膜作用,以及根表功能细菌生物膜对污染物根际环境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利用根表功能细菌生物膜调控植物吸收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试图为防治土壤有机污染、降低作物污染风险、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法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细菌浓度、pH和培养时间为自变量,生物膜形成量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培养条件的最优值,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最佳培养条件为:LB培养基pH7.5,细菌接种量为1.2×10~7 cfu/mL,培养时间11.5 h。在该优化条件下,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量OD_(600nm)可达0.60左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此时形成大量的细菌聚集体,80%的视野已经被细菌覆盖,细菌活性很高,生物膜形成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0.
曾县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15-13217,13222
鞭毛是许多细菌用于推动自身运动的细胞器。运动能够帮助细菌趋向有利环境或躲避有害环境。鞭毛还在细菌底物吸附、生物膜形成和病原侵染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鞭毛对细菌的生存和与其他细菌的竞争至关重要。鞭毛的表达需要超过40个基因的参与,其合成和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所以其基因的表达和组装是受到严格调控的。对鞭毛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认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用仿生学制造机械马达等。该研究将重点关注于鞭毛系统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1.
细菌生物膜是一种包裹在细胞外多聚物基质中的、黏附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细菌群体,相对于游离状态的细菌,生物膜状态下的耐药性更强,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细菌生物膜的检测技术及清除方法日益完善且效果更佳。本文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机理、检测技术、清除方法,并对生物膜的清除进行了展望,为研究细菌耐药性、控制生物膜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基质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水质修复的一种方法。介绍了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包括基质类型、放置密度及水体C/N等,并探讨了生物膜处理养殖废水对池塘生态环境和水产产量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趋势,并指出生物膜技术是一种提高水产产量、净化水体、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生物膜法工艺处理模拟生活废水过程总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别取系统启动初期和运行后期瓷板滑面、瓷板粗面、白胶板和黑实验台板上的附着生物膜,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V3区域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区段微生物群落间相似度最高达78.3%,最低达41.4%,不同生物膜样品既存在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存在特异微生物种属.但系统启动初期运行后期的生物膜群落结构较稳定,演替不明显.另外,对该生物膜群落的部分优势细菌进行了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通过鉴定获得5条细菌16S rDNA序列,它们分别与梭状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和单胞菌属的同源性在97%以上,这些优势微生物在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膜是指微生物附着于接触表面并分泌多糖基质、脂质蛋白和胞外DNA等物质包裹自身而形成的微生物微团聚体。生物膜的形成是微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生物膜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特性(吸附性、抗药性、降解性等),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生物膜已经成为各大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工业、医学、水环境等领域都有其身影,但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介绍了土壤生物膜的组成及其形成过程,并对土壤生物膜高效摄取养分、抵御外部环境危害和充当胞外消化系统等重要生态功能进行综述;同时比较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膜培养装置(微量滴定板、卡尔加里培养、生物膜环、流动池、微流体等)和检测技术(染色法、荧光原位杂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的优缺点;最后对生物膜在土壤环境相关方面的研究潜力提出展望,旨在深入理解土壤生物膜与土壤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明晰生物质炭影响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的机制,本研究综合采用微生物细胞悬浮液培养、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介导电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探究了铁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在不同生物质炭和水铁矿浓度下的铁还原动力学规律及其潜在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够强烈抑制微生物的铁还原速率,且其抑制效应极大地受Fe(Ⅲ)浓度的影响,而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生物质炭能化学还原水铁矿,降低微生物铁还原过程中的初始Fe(Ⅲ)浓度。同时,显微成像发现生物质炭表面附着有微生物细胞并形成聚合体,但在聚合体中未观察到水铁矿。研究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够抑制微生物铁还原过程,其抑制作用可能与生物质炭对水铁矿的化学还原降低初始Fe(Ⅲ)浓度以及对细胞进行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16.
周莲  王杏雨  何亚文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4):2910-2922
群体感应是微生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联络方式,它协助细菌能感应群体密度从而调节基因表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种群体感应信号及其传导机制得以阐明。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r)是近年来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中首先鉴定的1个新型群体感应信号,化学结构为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其信号传导途径包括RpfC/RpfG双组分感应系统、二级信使环二鸟苷酸(c-di-GMP)、全局性转录因子Clp等。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中,DSF群体感应信号调控3类生物学功能:一是促进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二是抑制生物膜形成;三是促进黄单胞菌作出代谢调整,适应高群体密度环境。RpfF是DSF信号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黄单胞菌在高群体密度条件下通过一种新型自我诱导机制大量合成DSF。DSF信号不仅存在于所有黄单胞菌属细菌中,也广泛存在于苛养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伯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许多海洋细菌中,其传导途径和生物学功能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Cu^2+的吸附特性,本文利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及影响细菌吸附Cu^2+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溶液pH、Cu^2+始浓度、细菌初始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Zeta电位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和Cu^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在Cu^2+初始浓度为0.01mmol·L^-1的背景溶液中,吸附开始很快,到1h时即达到最大;pH值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在pH值为6时,其吸附量达最大;大肠杆菌对Cu^2+吸附量随着菌体浓度、Cu^2+浓度增加而增加,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很好模拟该吸附过程,吸附比率随着Cu^2+浓度增加而降低。通过对细菌吸附重金属的特性研究,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两株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离子质量浓度变化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分离自犊牛腹泻病中的两株大肠埃希菌为材料,采用试管法和96孔微量板法,在体外进行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菌(7号,13-2号)均能在试管和96孔板上形成生物膜。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这两株菌在48h、37℃下于M9培养基和进口96孔板的生物膜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从冰鲜鸡肉中分离得到的1株阴沟肠杆菌成膜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在培养12 h、24 h、48h、72 h后细菌总数的变化,微观结构观察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测定,分析其在生物膜形成期间的变化规律,进而为抑制生物膜形成的杀菌剂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C4在培养过程中菌数增长较快,成膜迅速,12 h后细菌总数无显著(P0.05)变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2 h至48 h细胞逐渐聚集成团,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胞外分泌物质增多将细菌包裹,72 h胞外分泌物质减少,细胞集团间空隙减少,形成致密结构。因此,在生物膜抑制的研究中可着重关注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使细菌细胞裸露在外,有助于生物膜内细菌的杀死。  相似文献   

20.
辐照对牛初乳中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初乳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功能性食品,其常规营养远高于一般的乳品,此外它还具有多种氨基酸、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辐照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一种食品"冷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安全可靠.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一书中相关国家标准,对辐照前后牛初乳粉中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达到8KGy时,已基本能完全杀死牛初乳粉中的微生物,且辐照剂量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