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7个不同地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17头犊牛及54头成年牛的粪样检查,结果显示犊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52.94%,成年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2.96%:平均感染强度以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计,犊牛为6个:成年牛为1.5个。上述数据表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群中有隐孢子虫感染,而且犊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牛。  相似文献   

2.
河南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郑州,洛阳,开封3个城市的7个奶牛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发现7个奶牛场均有隐孢子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0%,其中0-6月龄的犊牛,6-12月龄的育成牛,1周岁以上的产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6.67%,42。1%和36.1%。犊牛感染率高于育成牛和产奶牛。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牛群、鸭群和鸡群的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感染率为40%,随着牛的年龄增大,感染率有呈下降的趋势。经鉴定,郑州市郊奶牛场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家鸭的群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57%,1~8月龄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阳性鸭群粪中卵囊数均较少.郑州市郊8个猪场的粪样中有7个猪场粪样呈阳性.粪样的平均阳性率为17.7%,郑州猪场的隐孢子虫亦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地区12个鸡扬中没有发现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红原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采自红原县的216头份牦牛粪便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腹泻粪便样本18份)。该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4.8%,其中Cryptosporidium bovis 感染率为3.7%,C. ryanae感染率为5.1%, C. andersoni感染率为6.0%, 而腹泻样本并未检出隐孢子虫。以上结果表明,牦牛是隐孢子虫的天然宿主,但该实验中未见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之间的关系需要后续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地区新生犊牛腹泻(Neonatal calf diarrhea,NCD)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应用PCR法分别对宁夏部分地区采集的195份2月龄内断奶前犊牛粪便进行NCD相关病原检测,并对主要病原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地区NCD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的犊牛,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和隐孢子虫是该地区引起NCD的主要病原,在腹泻犊牛中检出率分别为19.8%、9.43%、12.26%、6.6%。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检出的BRV、BCoV与国内已报道的毒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近,BNoV主要为GⅢ.2型,隐孢子虫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上述结果表明,BRV、BCoV、BNoV和隐孢子虫是宁夏部分地区NCD的主要相关病原,其中BNoV已经在该地区新生犊牛中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微小隐孢子虫不同亚型对小鼠的感染性,分别从河南和宁夏的犊牛体内获得两株微小隐孢子虫,利用分子方法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后,分别感染提前免疫抑制的3~6周的BALB/c小鼠,对感染前后小鼠粪样进行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显示,2个微小隐孢子虫分离株的亚型分别为ⅡdA19G1和ⅡdA15G2R1;2个亚型均可感染BALB/c小鼠,其中ⅡdA15G2R1感染小鼠后2d和3d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而感染ⅡdA19G1的小鼠在任何时间均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PCR检测发现2个亚型的小鼠排卵囊周期分别为18d和20d。该研究结果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犊牛感染鼠隐孢子虫后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激素的变化,初步探讨隐孢子虫病的致病机理。【方法】给犊牛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其免疫力低下,然后通过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构建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采集模型组和对照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4、28天的血液,测定血液中K+、Na+、Cl-、Ca2+、Mg2+、血糖的浓度,以及总蛋白、白蛋白、5-羟色胺、白介素-2的质量浓度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犊牛粪便中检出了大小、形态与感染卵囊基本相同的隐孢子虫卵囊,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隐孢子虫感染前,2组犊牛所有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在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14d,血糖浓度、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感染隐孢子虫后28d,血糖浓度,白介素-2、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鼠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隐孢子虫感染对犊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一定影响;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酶与激素对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犊牛传染性腹泻是由于犊牛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引起的腹泻~([1-2])。常见细菌主要包括魏氏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病毒主要包括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寄生虫主要包括隐孢子虫、球虫和线虫。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犊牛的饲养环境较差,没有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使得犊牛的体质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较差的饲养环境也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犊牛的患病几率增加。另外,母牛体表不卫生,可会造成细  相似文献   

9.
以郸城、鹿邑、沈丘、商水、唐河等县为基点,对豫东、西、南部及皖西广大地区流行的以腹泻为特征的黄牛传染性肠炎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成年黄牛发病率为5.3%,犊牛发病率达61%,致死率为7.1%。经采集542份病料作细菌学检验证实,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感染率为25%,沙门氏杆菌(S·typhimurium)感染率为24%,肺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感染率占9.5%。在此基础上又采集341份病料,经电子显微镜、免疫电泳等形态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us diarrhea virus)感染率为45%,轮状病毒(Rotavirus)感染率占67%,冠状病毒(Coronavirus)感染率占11%,并可导致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从而首次在我省发现黄牛传染性肠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犊牛腹泻病原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两类病原所致的综合性感染症。依据类属抗原交叉免疫的原理,试用并推广了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代替BVD 疫苗对孕牛进行预防接种以减少犊牛发病率和中西结合的综合疗法,对于控制本病的发生和蔓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是近年来广泛流行于黄淮平原地区的黄犊牛腹泻症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作者先后从安徽、河南两地的腹泻黄犊牛粪样中分离出3株适应MA-104细胞的轮状病毒株,通过人工发病试验证实它们对剥夺初乳的黄犊牛有致病作用.我们用牛轮状病毒BRV014高代细胞培养物,通过非肠道途径,在黄犊牛腹泻流行区免疫孕期母牛,较有效的控制了黄犊牛腹泻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一)病毒及免疫物牛轮状病毒BRV014株系从安徽省界首县黄犊牛腹泻粪样中分离.病毒经胰酶预处理后,接种MA-104细胞单层.待产生75%以  相似文献   

11.
合肥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合肥地区4个鸡场的120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鸡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0.83%;每日检查1次(30个粪样),连续12个月对同难鸡场鸡隐孢子虫感染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观察,发现鸡隐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秋感染率较高,冬季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多种幼龄动物及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之一,给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通过RT-PCR对来自宁夏犊牛腹泻粪样进行检测,选取阳性样品经MA104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盲传4代后出现CPE,至7代后细胞CPE现象明显,获得1株牛轮状病毒,扩增VP7、VP4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G6P[5]型轮状病毒,命名为NX28。研究明确了G6P[5]型在国内牛群中的存在及流行,并为下一步的牛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寄生虫角度明确猪场发生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防控云南规模化猪场毕氏微孢子虫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巢式PCR对云南玉溪和保山地区4个猪场的129份猪粪样本进行猪毕氏微孢子虫检测,扩增微孢子虫的ITS序列,经测序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其基因型.[结果]129份猪粪样中有30份感染毕氏微孢子虫,感染率为23.26%;其中,云南保山地区的猪毕氏微孢子虫感染率为56.82%(25/44),玉溪地区的感染率为5.88%(5/85),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按不同发育阶段划分,发现以仔猪的毕氏微孢子虫感染率最高(76.92%),成年猪的感染率相对较低(11.39%),感染率在不同发育阶段间差异极显著.经测序分析发现共有6个基因型,包括5个已知基因型[CHC5(n=3)、CHG19(n=7)、EbpD(n=9)、EbpA(n=2)和EbpC(n=4)],1个新的基因型YNZ1(n=5);从基于微孢子虫ITS序列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检测出的6种基因型均属于Group 1,即具有人兽共患的可能性.[结论]云南猪场普遍存在毕氏微孢子虫感染,且均属于具有人兽共患可能性的基因型.因此,要重点加强猪场微孢子虫的防控工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养殖污染物必须经过堆肥发酵或消毒处理后才能作为农家肥使用或排入污水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安徽省界首县连续发生黄牛犊流行性腹泻,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养牛业的发展,据初略统计,1984年全县共产犊12800头,发生腹泻的就有11500余头,发病率在90%左右。1985年以来,我们对该地区犊牛腹泻粪样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并收集无腹泻症状牛(含犊牛及成年牛)血清样品进行轮状病毒抗体检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止泻粉125 ̄140mg/kg体重,给5 ̄30日龄隐孢子虫病犊牛30头、与细菌混合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成年牛87头、田间试验病犊295头口服。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33%,94.25%和94.24%;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迅速显著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有40.0% ̄53.3%的牛排卵囊转阴。用青蒿琥酯5mg/kg体重,给5 ̄30日龄有病犊牛30头口服,有效率为52.0%,卵囊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止泻粉125~140mg/kg体重,给5~30日龄隐孢子虫病犊牛30头、与细菌混合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成年牛87头、田间试验病犊295头口服.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33%,94.25%和94.24%;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迅速显著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有40.0%~53.3%的牛排卵囊转阴。用青蒿琥酯5mg/kg体重,给5~30日龄有病犊牛30头口服,有效率为52.0%,卵囊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安徽省淮北地区569头犊牛弓首蛔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犊牛弓首蛔虫病的阳性率为26.19%;(2)不同日龄犊牛的阳性率,31—60日龄(48.38%)>61—90日龄(28.49%)>15—30日龄(16.87%)>91—120日龄(12.22%)>121—150日龄(7.14%)。14日龄以下和151日龄以上的犊牛均未发现阳性。(3)在110头阳性牛中,重度感染的占阳性数的59.09%;中度感染的占阳性数的22.73%;轻度感染的占阳性数的18.18%。此外,本文还对犊牛不同性别、母牛胎次与感染率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寄生虫混合感染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18.
鹌鹑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掌握畜禽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作者于2003年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郑州、焦作2市7个鹌鹑养殖场429份粪便样品,结果有5个鹌鹑场隐孢子虫感染为阳性,根据卵囊形态初步鉴定1种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另1种为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总阳性率为14.69%(63/429),其中感染贝氏隐孢子虫的阳性率4.66%(20/429),火鸡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10.02%(43/429),并分别用2种卵囊试验感染鹌鹑和雏鸡研究其致病性,观察了2种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的排卵囊规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在免疫抑制雏鸡和非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排卵囊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从黑龙江省腹泻犊牛粪便中分离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为抗原,免疫6~8周龄BALB/_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小鼠的脾细胞与SP_(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间接法检测抗体,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出一株分泌抗牛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此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IgM,轻链为K链。通过连续传代证明,此杂交瘤细胞株具有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性质。杂交瘤细胞诱生BALB/_c小鼠腹水的单克隆抗体滴度可达1:1000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据 Miyaije 报道,黄胸鼠隐孢子虫自然感染率为48.50%,褐家鼠为21.30%。国内连自强等报道,黄胸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隐孢子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32.86%,21.76%和16.67%。本次实验诱捕到26只家鼠(其中19只为黄胸鼠,7只为褐家鼠),取粪样用蔗糖漂浮法处理后镜检,黄胸鼠的感染率为47.26%(9/19),褐家鼠的感染率为28.57%(2/7).如此高的感染率提示我们,家鼠隐孢子虫能否成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感染来源,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