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丽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68-168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绿色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欢,豆类制品一直被人们所喜爱,绿色大豆种植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了以往大豆种植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过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目标,主打绿色农业方针,以提升大豆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民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通过种植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大豆作为北方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科学种植,机械化生产的方法也备受关注。种植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种植大豆中,产量少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提出全程机械化种植绿色大豆的新概念,从而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提升大豆的品质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类型之一,为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带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采用更高效的种植生产方法,提高其带来的经济总量。基于对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过程作用范围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指出了该项技术在大豆种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具体落实方法,从而让大豆生产加工行业获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我国主粮作物之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二者的争地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突出矛盾。2022年,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具备高产出、机械化、可持续等优点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所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的是将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调整,间隔种植,二者形成一种镶嵌结构同时种植,并且结合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作业。该技术的成功推广与应用对于实现我国大豆玉米绿色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加速推广机械化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然而,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并未达到国家的预期目标,需要加以改善。基于此,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阐述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改善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以期促进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良性发展,从而提高我国水稻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大豆作为当前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持续上涨,这使得大范围进行大豆的机械化种植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就绿色大豆种植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做叙述,以期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大豆的种植而言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大豆的以往和现在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大豆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所在,提出大豆的机械化种植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的最终产量和品质,让土地增收,让农民增收,从而全面实现我国的农业绿色化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我国的水稻种植正在由小户经营向集体化、规模化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便于管理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运用,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解决方法,为促进柳州市水稻种植产业机械化发展,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做出贡献。1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格外重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强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正在进行快速稳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大都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占有较高的水平,所以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在提高大豆种植水平,找出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将对我国现阶段农业中大豆的种植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出大豆主要的病害,并提出对其有效防治的方法,这将对我国未来大豆种植水平就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二师围绕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新时代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新要求,着力推进棉花、辣椒、甜菜、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具,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该文介绍了二师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使农机适应新发展形势、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注重农机作业绿色环保、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发挥购机补贴的引导作用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位居我国总农业种植面积的前3名。我国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和高产栽培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由于绿色食品健康营养,而且无农药残留,使其在农业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保证绿色食品原粮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对绿色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促进绿色健康食品和小麦种植的发展。本文对绿色食品原粮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我国水稻种植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种植机械化程度,所以要促进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的发展,就需要了解我国水稻种植的特点,并且要针对当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东北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图,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应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以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正在进行快速稳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大都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占有较高的水平,所以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在提高大豆种植水平,找出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将对我国现阶段农业中大豆的种植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出大豆主要的病害,并提出对其有效防治的方法,这将对我国未来大豆种植水平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减少农药污染,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以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新成果已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现阶段人均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豆就是其中之一,从大豆的播种到收获,有许多生产环节达不到技术标准种植水平低、品质差、产量低、受灾程度大、效益低的问题。通过种植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1大豆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实践表明,我国在种植大豆的时候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是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昌平区推进农民快速致富发展的措施之一。2020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短板问题,对设施种植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促进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到2025年底,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  相似文献   

20.
张大泽 《吉林农业》2014,(20):27+26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需通过生产粮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改善,使我国水稻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水稻产量和质量也逐年提高,而且机械化设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进程。虽然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本文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有效措施,以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确保水稻优质、稳产、高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