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建设体育强省为出发点,在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由此提出迈向体育强省新时期的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对策:深化湖北省竞技体育举省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重点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项目布局,加强优势重点项目建设;拓宽思路,认真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积极开展竞技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竞技体育向学校、俱乐部体制转移的步伐加快。本文在总结CUBA成功运作的经验基础上,以企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 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转型。以投资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是我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改革和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以抓竞技为主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对陕西省基层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基层运动员竞技体育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体工队“三级训练网”、俱乐部、院校化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解析各个培养路径的机制结构,分析不同培养路径的矛盾问题和解决思路,在培养主体、培养目标、人才输送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的人才应如何选拔一直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在弱势项目和新兴项目上人才储备问题,有些项目已经开始了跨界选材,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展开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少年体质健康、体魄健壮、意志坚韧、合作能力强,体育运动水平提升,则会不乏竞技体育人才、雄厚体育运动人口、发展大众体育、旺盛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活力。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发展青少年体育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基于青少年学校体育教育与校外体育教育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体教融合问题,即从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积极促进社会体育助力学校体育两个方面,探寻能够形成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校内外统筹发展、双向合力作用,把青少年身体素质抓上去,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排自2008年奥运会以后竞技水平发展成不稳定状态,创造了一系列的最差历史成绩。研究认 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之束缚、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之混乱、训练方法和技战术选择之矛盾、媒体导向之错位 、竞技体育意识之缺失是导致中国女排难以长期处于较高竞技水平的关键原因。面对现实,立足竞技体育 规律,加大排球联赛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其影响力,增加女排后备人才的来源与交流,减弱外界负面影响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女排保持长期、稳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类型、培养策略等发展问题展开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诉求主要为龙舟竞技运动人才、龙舟礼仪服务人才、龙舟文化管理人才、龙舟商贸旅游人才、龙舟专业教育人才、龙舟制作工程人才与龙舟项目科研人才等七种人才类型;其主要培养策略可概括为“更新观念,提高人才培养地位”、“适应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强化领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振教育,开拓人才培养渠道”、“明确目标,廓清人才培养规格”、“文化修为,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优化队伍,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制定法规,加大培养经费投入”与“加强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合作”等九大策略。上述龙舟体育文化人才类型的明确及其培养策略的制定,对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国内四所农业高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样本,从生源质量,教学及考核方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环境文化等五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已渐趋成熟,生源质量良好,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多样,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果好,环境文化良好,基本满足学生需求,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可以从进一步把好生源关,实行多元化教学和考核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国际交流渠道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发展的第一资源。河南省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才资源"四个第一"理念,以人为本、加大人才资源开发与教育投入力度,注重人才机制与激励政策不断创新。建议重点确定"四大方略",优化河南"两大环境",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3.
莫广刚 《农学学报》2022,12(4):89-9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要振兴,也必须靠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有力支撑了乡村快速发展需要。本研究在简要分析乡村人才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根据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要求提出政策建议和举措,以期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的宝贵财富,高校领导必须尊重他们,使用他们。这样,就得创造一个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的环境。要做到这些,高校领导需要有尊师爱才之心,有识才之智,有容才之量,有用人之识。只有创造一个优秀教师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我们的高校才能兴旺发达,才能步入“世界一流”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及具体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强领军型人才和青年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团队建设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83-13485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国家或区域发展的第一位战略资源。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区域一体化,就必须实施人才战略;长三角地区实施区域一体化人才战略,就必须加强知识管理,以实现人才共享和知识共享为战略目标。笔者在研究知识管理与人才战略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长三角地人才发展及人才共享、知识共享现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区域一体化人才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要求,以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提出了坚持树立科学人才观、积极营造人才环境、构筑人才创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发展对策,以期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半干旱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是推进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全面总结分析了其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人才培养载体和多途径促进人才成长等人才培养工作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陶  李文  陈宏伟  刘全德  高兆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24-1725,1728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为核心,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基层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通过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现状、做法的浅要探讨,旨在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未来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