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规模猪场生产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疫病如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2型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免疫防控对策,以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毕峻龙  杨培昌  肖俊  邢志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85-10986,11099
[目的]了解楚雄州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调查了楚雄州2012~2014年6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感染情况.[结果]楚雄州猪圆环Ⅱ型病毒病总阳性率达到89.41%,猪伪狂犬病总阳性率达到47.00%,猪细小病毒病阳总性率达到47.46%,猪乙型脑炎病总阳性率达到49.39%,猪衣原体病总阳性率达到24.36%,猪弓形虫病总阳性率达到23.98%.[结论]6种繁殖障碍性疫病广泛存在于楚雄州,此调查结果为控制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贵州省部分地区种猪场和规模场猪群进行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及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6%(124/152)、84.0%(221/263)和62.7%(406/648);非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6%(79/449)、13.8%(61/442)、5.4%(19/352)和15.9%(83/519)。表明,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免疫效果比较理想,贵州省猪群中可能存在上述4种疫病的感染,应当引起养猪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养猪场4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六盘水市8个规模养猪场及54个散养户猪群的猪细小病毒(PP)、猪伪狂犬病毒(PR)、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及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的4种疫病免疫与感染情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其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及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8%、68.2%和57.3%;非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9%、10.3%、11.4%和67.1%。表明,免疫猪群均检测出相应抗体,且多次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次免疫,整个猪群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是指由传染病所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这类疫病主要包括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病、繁殖障碍性猪瘟(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隐性猪瘟)等。除此之外还有弓形体病、布病、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等。这些疫病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特点是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流产、早产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对苏州某猪场母猪群、种公猪及各个年龄段的商品猪群进行了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抗体水平检测。检测结果为:猪口蹄疫和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23%和96.30%,在整个猪群中抗体水平较高;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0.97%,整体抗体水平不高;猪伪狂犬gB、g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16%和19.42%,说明伪狂犬在该场的猪群中有一定的流行。对该猪群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为该猪场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依据,为其他规模猪场猪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病毒病抗体及病原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猪场猪病毒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为猪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样采集各类猪只血液和组织样品,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及猪圆环病毒病(PCV-2)的抗体、病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猪场存在CSF、PR野毒感染;PRRS免疫抗体水平不太理想,阳性感染率为3.3%~17.3%;PCV-2阳性感染率为0~9.6%。[结论]试验猪场病毒病,应采取完善的综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遵义市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遵义市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遵义市9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血清分别进行了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瘟病毒(HC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等6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群体中HCV、PCV2、PRV、PPV、JEV和PRRSV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3.2%、80.2%、58.4%、57.5%、68.1%和48.8%,非免疫群体中PCV2、PRV、PPV和JEV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2.8%、36.7%、32.1%和29.6%,存在PCV2、PRV、PPV、JEV不同程度的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读者热线     
《油气储运》2011,(3):41-43
问:猪繁殖障碍该怎么办?答: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猪繁殖障碍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有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疫苗接种是这几种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对这四种疾病抗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江苏省某猪场猪群这四种疾病进行了实地调查采样,检测的血清样品共270份。检测结果显示,整体猪群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93%、96.67%、91.85%、75.18%,均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而针对各阶段猪群抗体阳性率来说,哺乳仔猪的蓝耳抗体水平及保育猪猪瘟的蓝耳抗体水平较低,分别为38.33%、65.00%、60.00%,未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对这四种疾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旨在对该猪场这四种疾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做好河南省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的调查及免疫效果的评估工作,更好地利用疫苗免疫技术预防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和流行,在洛阳、新郑等20个市(县、区)、40个猪场进行了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临床应用,并随机抽取了其中338份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河南省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3.67%,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7.57%。不同厂家疫苗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疫苗种类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对猪免疫次数不同其抗体合格率也不同。以上情况可能与不同厂家疫苗质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给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对2008—2010年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检测与诊断的规模养猪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免疫猪群中,仍有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检出率分别为16.4%、17.8%、16.8%、12.8%和17.1%,在未免疫猪群中的检出率为43.7%、46.3%、26.5%、26.8%和45.6%,且多为混合感染。猪蓝耳病和猪瘟仍是危害规模养猪场的2种重要疫病,且猪圆环病毒病存在严重的隐性感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3 861份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阳性率为67.65%,母猪、公猪、育肥猪、保育猪和产房仔猪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9.19%7、5.34%1、7.60%、40.78%和62.24%;其中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份的各月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3.76%7、1.26%6、2.36%、67.15%5、8.86%6、9.53%、61.36%、61.23%和74.41%6、7.66%7、0.76%、85.71%。[结论]河南省大部分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水平不是特别理想。  相似文献   

15.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感染血清学检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河南省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份历时2年,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兽医院对来诊的未进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的1 169头猪随机采血,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为21.55%,同时在被检猪中又进行了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弓形体等疾病感染的检测,证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结论]猪在发生一种或几种传染病的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往往可以继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更具针对性、更为可靠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间接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广西某猪场的90份已超免的不同阶段仔猪血清进行抗猪瘟E2抗体和猪瘟全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在间接ELISA试验中,阳性样品数为86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5.56%;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含1:16)的血清样品为88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7.78%,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仔猪血清中确实存在具有保护性的抗E2抗体,以间接ELISA检测抗E2抗体来监测猪瘟免疫水平是可行的,这为猪瘟免疫水平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H.E.染色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自然感染病例进行抗原定位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也存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脑神经细胞等组织细胞中。[结论]HP-PRRSV毒株在自然感染病例中的细胞嗜性和组织嗜性有不同于以往毒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猪源嗜血支原体(Hemotropic mycoplasma,HM)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骨髓中,引起猪传染性贫血,给我国养猪产业造成危害。近年来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流行三种HM,猪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 suis 猪附红细胞体),微小支原体(M. parvum)和新种Candidate Mycoplasma hemosuis(CMh)。且M. parvum在是我国浙江和海南猪群中的主要流行嗜血支原体,目前仅M. suis有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报道。本研究根据M. parvum ZJ9330株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404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原核表达纯化15 ku截短蛋白mp-tGAPDH,Western-blot表明纯化蛋白mp-tGAPDH与小鼠抗mp-tGAPDH血清有较好的反应性。以mp-tGAPDH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M. parvum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实验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不与猪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弓形虫阳性血清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表明,该ELISA方法批间和批内重复性低于18.4%,表明该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浙江省上虞地区5个猪场248份临床送检血清进行了检测, M. parvum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69% (91/248)。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猪微小支原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阳性血清驯化和疫苗免疫两种方式对猪场后备母猪免疫抗体水平及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规模养殖场选择适宜免疫方式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血清驯化和疫苗免疫两种方式分别免疫90日龄后备母猪,1个月后经前腔静脉窦采血检测抗体水平,同时测定后备母猪第一胎的受胎率、分娩率、胎产仔数、胎产活仔数、产弱仔率、产死胎率、产畸形及木乃伊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血清驯化与疫苗免疫后备母猪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9.30%,但疫苗免疫后备母猪的抗体水平离散度相对较低,且较集中.血清驯化与疫苗免疫后备母猪第一胎的受胎率(96.79%vs 97.11%)、分娩率(88.55%vs 88.96%)、胎产仔数(11.26 vs 11.41)、胎产活仔数(10.3 vs 10.5)、产弱仔率(3.61%vs 3.32%)、产死胎率(2.96%vs 2.99%)、产畸形及木乃伊率(4.35%vs 4.13%)相近,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优于对照后备母猪.[结论]在确定养猪场内只流行一种血清型PRRSV时,可采用血清驯化替代疫苗免疫防控PRRS,除了能有效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外,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