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简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概念,结合农业科技实际,分析了国家奖励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概况及其特点,并对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为组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个人简介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相似文献   

3.
大地丰碑——记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晴祺、包文翊杨宇刘观浦邢金亮(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1997年12月26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摘取本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桂冠的是山东农业大学李晴祺、包文...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完成的全量秸秆地免耕机播技术与装备重大成果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该成果发明了适于全量秸秆地的"秸秆粉碎、拾起输送、向后跨越抛撒"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彻底破解了入土部件挂草壅堵、架种、晾种三大难题;发明了碎秸气力离心组配均匀抛撒  相似文献   

5.
《今日农村》2005,(6):25-25
张书芳先生一九六二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先后在北京农林局、沈阳市农委、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一九七四年参加国家攻关项目,主持“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和“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及利用”两项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中国秋冬萝卜核一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于一九八九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他主持的“大白菜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利用”项目于一九九一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九九三年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相似文献   

6.
在11月21日举行的2006年度石油和化工科技奖励授奖大会上,175项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被授予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科技创新含量最高的技术发明一等奖10个获奖项目中。新型农药创制项目就有3个,即新型杀虫荆硫肟醚(HNPC-A9908)、呋喃虫酰肼(J5118)和高效杀菌剂烯肟菌酯。这些重要成果表明,我国农药的原始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提高。  相似文献   

7.
看点     
<正>2013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农业领域硕果累累本刊讯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农业科技领域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今年更产生了一项特等奖。袁隆平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从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政策改革至2018年期间,农业领域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特等奖等高等级科技奖励所属学科领域、研究选题和成果系统性等方面的突出特点,以及授奖情况和在不同学科间的分布,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奖励政策变化等关键因素对农业领域高等级科技奖励产出的影响,并从重点领域遴选、科技问题凝练、实施方案制定和团队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2012,(19):403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湖北农业科学》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和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入选"中国期刊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9,(4):43-43
2009年1月9日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38项农业科技成果喜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6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何中虎等14位专家的科技成果“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农科院摘得5块国家科技奖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是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分析其中存在的现象,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以有效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效应。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升级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增强国家战略性农业科技力量的关键。在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对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推进机制、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基于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资源共享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科技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协同创新研究、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推进"五大计划"和持续加强宏观战略研究等举措,探讨了优化业务流程、改进绩效考核、创新组织机制等科研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科技与教育的现状,并对其发性提出了看法。认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应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教育应抓好农业的发展,加强2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投入和采取有关特殊政策;实行招生改革,为农业第一线和贫困地区培养更多“招得来,下得去,用得上”的农业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5.
科技平台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平台发展所面临新形势和新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的发展现状、建设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网络等科技平台的建设重点和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力量奖励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补充和有力支撑,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和掌握农业领域社会力量设奖基本情况,文章对22类涉及农业领域的奖励设奖情况进行一一概述,并总结了中国农科院社会力量奖励获奖情况,以方便农业科研及管理人员了解概况,激励报奖。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当前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探究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协同创新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应从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着手,全面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带动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进步,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技术发明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农业技术专利总体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领域的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主要国家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申请人类别分布及年度变化、专利技术领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最近几年增长迅速,说明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程度加强;日本、美国、德国、瑞士、荷兰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位列国外前5位,说明这5个国家比较重视我国市场;个人、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构成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主体,个人专利申请数量与企业申请数量相差不大,科研机构的专利申请量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个人。[结论]该研究可我国政府决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步晚、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依然严峻实际,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框架体系,揭示了机制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作用的观点。基于此,文章进行了主要机制的机理分析,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4种路径并简要分析了其机理机制,提出了促进机制及路径研究的重要意义,为科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