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浓缩海水与自来水调配的基础海水,以凡纳滨对虾Ⅲ期糠虾幼体(M3)作为试验对象,在小范围(0-100mg/L)内调节育苗用水中Ca^2+、Mg^2+浓度,以L9(3^4)正交表设计,研究育苗用水中不同Ca^2+、Mg^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M3育成仔虾(P10)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Ca^2+浓度为494mg/L时,增重效果显著(P〈0.05);Mg^2+浓度为1185mg/L的增重效果显著优于1135mg/L水平;Ca^2+浓度为444mg/L和494mg/L时,对提高M3育成P1和P10的成活效果均具有显著作用(P〈0.01);Mg^2+浓度为1185mg/L、Ca^2+浓度为494mg/L(镁钙比值R=2.40)的交互作用对提高M3育成P10的成活效果最佳(P〈O.01);Ca^2+浓度分别为444、494mg/L时,其R值可适范围分别为2.67—2.78和2.30-2.50。同时育苗水体中Ca^2+与Mg^2+浓度及Mg^2+/Ca^2+均应达到合适的值,方能满足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试验浓度梯度范围内,Ca2’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增重和成活的主要因子,但对增长无显著影响(P〉0.05),其可适范围为444-494mg/L;Mg^2+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Ca^2+与Mg^2+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M3育成P10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I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活试验表明中华绒螯蟹的PO主要以酚氧化酶原(proPO)形式存在于血细胞中。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酚氧化酶的部分生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I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活试验表明中华绒螯蟹的PO主要以酚氧化酶原(proPO)形式存在于血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乐果,染毒12、24 h后,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观察凋亡细胞。结果表明:染毒后肝细胞出现了凋亡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μmol.L^-1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逐渐下降;ROS水平为3-100μmol.L^-1时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300μmol.L^-1组略有下降,除3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Δψm除24 h 300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持续下降。表明低剂量乐果可诱导肝细胞凋亡,细胞内Ca^2+、ROS和Δψm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生长和离子吸收、运输、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年生盆栽刺槐元性系苗BH327和BH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生长、体内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含量及地上部分各器官对K^+、Ca^2+、Mg^2+(相对于Na^+)选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元性系BH56组织中K^+、Ca^2+、Mg^2+水平增高,高盐胁迫下,苗木由根向茎和由茎向上部叶选择性运输Ca^2+、Mg^2+的能力增强;BH327与BH56的结论相反。本文从体内离子分配及选择性运输角度讨论了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受伤害情况及耐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娟  毛桂莲  孙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38-7239,7282
[目的]探究钙和硼与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Ca^2+和H3BO3,研究不同浓度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对芦荟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浓度Ca^2+不利于花粉管的生长,而高浓度Ca^2+则抑制花粉管生长,其最适Ca^2+浓度为1.3×10^-3mol/L。在高浓度硼条件下,较长时间内花粉管均呈现出波浪形,花粉管生长的最适硼浓度为1.6×10^-4mol/L。[结论]不同浓度的钙和硼,会促进或抑制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铝毒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铝毒的缓解作用。[方法]以10d苗龄的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H0adand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的pH值与不同的Al^3+浓度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及Ca^2+、Mg^2+对Al^3+的拮抗作用。[结果]当pH值为3.5时,Al^3+毒害作用最明显。pH值对离子吸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根表面,特别是细胞壁的电荷变化及其与Ca^2+、Mg^2+阳离子的竞争作用表现出来的。在pH值为3.5条件下,Al^3+浓度越高,毒害作用越大,当Al^3+浓度为0.5mmol/L时,Al^3+对大豆根系的毒害作用最严重。经方差分析,Ca^2+和Mg^2+可以缓解Al^3+对植物根系的毒害作用。[结论]可根据土壤性质,调理生理状态,科学施用各种肥料,便能减少铝对大豆根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选用水稻品种Dongjin的Ac/Ds插入突变株系的种子,从成熟胚盾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筛选出的最适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研究Ca^2+对水稻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Ca^2+浓度能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当Ca^2+浓度为6.0mmol/L时效果最佳,当Ca^2+浓度为7.5-15.0 mmol/L时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的生根条数及根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2+浓度可提高水稻Ac/Ds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pinosyn A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L.)生长发育及其Na^+,K^+-ATPase、Ca^2+,Mg^2+-ATPase和AChE的影响。结果表明,Spinosyn A对家蝇有杀卵作用,且其化蛹率显著下降;Spinosyn A在离体时低浓度抑制家蝇头部Na^+,K^+-ATPase活性而高浓度酶被激活,活体时在48h内酶活性都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离体时低浓度抑制家蝇Ca^2+,Mg^2+-ATPase活性而高浓度时酶被激活;活体时24h后该酶被激活。离体时对家蝇头部AChE有弱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处理浓度之间无差异,而在活体时48h内能显著激活AChE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1)Ca^2+会促进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并且Ca^2+浓度越高,对磷酸盐去除的促进作用越强,而Na+则会抑制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2)采用CaCl2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沸石Ca^2+的交换量和降低Na^+的交换量;而采用NaCl改性则可以明显提高沸石Na^+的交换量,并且大幅度地降低沸石Ca^2+的交换量。(3)沸石与方解石复合覆盖层不仅可以控制底泥氨氮的释放,而且可以抑制底泥磷的释放,并且复合覆盖层对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受沸石改性的影响,控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CaCl:改性沸石〉天然沸石〉NaCl改性沸石。  相似文献   

11.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无子)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有子)采后贮藏期果实Ca^2+、果胶和脱落酸(ABA)含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后贮藏期两品种果皮、果肉水溶性Ca^2+与对应水溶性果胶含量动态相一致;鄂柑1号果皮、果肉水溶性Ca^2+和水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前期(采后15d)均有明显上升之后趋于下降之势;对应龟井水溶性Ca^2+和水溶性果胶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幅小。贮藏期内两品种果皮原果胶含量趋于稳定,而果肉原果胶却趋下降。两品种果皮和果肉ABA含量在贮藏期内均出现显著上升趋势,但鄂柑1号的果皮和果肉ABA含量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曲靖市烟区土壤Ca^2+、Mg^2+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曲靖市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曲靖市植烟区土壤进行大规模的采样分析,结合土壤类型、海拔等因子对土壤Ca^2+、Mg^2+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曲靖市植烟区土壤Ca^2+含量较丰富,全市平均值为3479.43mg/kg;Mg^2+含量丰富,全市平均值为336.4mg/kg;Ca^2+/Mg^2+值60%以上大于10,局部区域高达17。土壤有效Ca^2+含量大小顺序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黄壤;土壤有效Mg^2+含量大小顺序为:紫色土〉水稻土〉黄壤〉红壤。Ca^2+/Mg^2+值:红壤〉水稻土〉黄壤〉紫色土。Ca^2+/Mg^2+含量总体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海拔1800~2000m内,土壤有效Mg^2+最低,Ca^2+/Mg^2+值较高。[结论]曲靖市主要植烟区Ca^2+/Mg^2+值较高,所以在烤烟种植期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镁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闫童  王秀峰  杨凤娟  魏珉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172-176,181
采用在低温营养液中增加不同浓度Ca^2+的方法研究钙对根区低温下黄瓜幼苗相关抗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24h)低温可使根系活力上升;增加营养液中Ca^2+浓度可以使低温条件黄瓜幼苗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再上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实验。对不同浓度Cd^2+迫下芦苇幼苗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变化情况及Ca^2+对Cd^2+胁迫下芦苇幼苗中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液中Cd2*的浓度由0.2mmol·L^-1增加到0.6mmol·L^-1芦苇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10mmol·L^-1 Ca^2+的加入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刺激了Cd^2+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和SOD、CAT的活性的增强,提高了芦苇对Cd^2+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耐酸苜蓿根瘤菌在酸性黄壤中的定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酸性黄壤中接种3株耐酸苜蓿根瘤菌91522,91512,91532,并施用不同浓度的Ca^2+,比较研究了其在苜蓿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与水平,进而分析了施Ca^2+和接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共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3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均能在酸性土中定殖,且定殖动态基本一致,以接种菌株91512和91532的效果最好。施Ca处理对根瘤菌定殖影响不明显,施5mmol/LCa^2+时,定殖效果最佳.接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对苜蓿植株瘤重、根鲜重、株高、植株上部鲜重、全氯含量的影响显著.施Ca^2+对植株根鲜重、株高和上部鲜重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瘤重的影响显著施用5mmol/LCa^2+,苜蓿生长和结瘤的效果最好,表明在酸性黄壤中,施用适当浓度的Ca^2+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苜蓿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Pb^2+,Ca^2+,Cd^2+对苜蓿种子发芽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2+,Ca^2+,Cd^2+单一处理在低浓度时对苜蓿的发芽和生长有一定刺激作用.在浓度为100 mg/kg时,苜蓿种子发芽率Pb2+处理较对照增加了10.66%,Ca^2+处理增加了0.66%, Cd^2+处理增加了14.00%;Pb^2+处理在≤3000 mg/kg浓度时地上部分的长度比对照高出3.73%~13.53%,鲜重高出6.10%~22.95%;地下部分的长度比对照高出13.46%~24.50%,鲜重高出9.54%~211.07%;高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抑制效应增强.Ca^2+处理与Pb^2+处理趋势相同,但浓度达到3 000 mg/kg就表现出抑制效应;Cd^2+的抑制最强烈,当浓度达到500 mg/kg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浓度为3 000 mg/kg时植株全部死亡.总体来说,Pb^2+影响幼苗成活率,而Ca^2+对发芽率抑制明显.Cd^2+对植株的发芽及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凡纳滨对虾体长生长试验,研究内陆盐碱水域对虾生长分别与碱度、盐度、离子系数(M/D)、pH、K^+、Ca^2+、M矿浓度、Ca^2++Mg^2+总浓度、Ca^2+/M矿及Na^+/K^+等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建立内陆盐碱水域对虾移殖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5.41~38.78mmol/L、盐度0.371%~0.329%、pH7.88~9.41的盐碱水环境中,饲养15d、体长10~20mm的幼虾平均体长生长速度为1.21--0.52mm/d。平均存活率75.7%。不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体长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1)。幼虾的体长生长速度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它因子或因子组合的正效应影响。并分别与碱度、离子系数、pH、K^+浓度、Ca^2+/M矿及Na^2+/K^+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同盐度、Ca^2+与Mg^2+浓度及Ca^2+Mg^2+总浓度的关系较密切,它们很可能成为幼虾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外源钙对柑橘抗热性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柑橘品种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Guoqing No.1)、朋娜脐橙(C.sinensis Osbeck cv.Skagges Bonnaza)及葡萄柚(Cparadisi Macq)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钙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外源Ca^2+浓度为2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当外源Ca^2+浓度为10mmol/L时,SOD活性最高。3个品种对外源Ca^2+敏感度差异较大,SOD活性越高,对Ca^2+敏感度越低,增加率越低,其相关系数r=-0.9966。高温胁迫下,3个品种的MDA含量差异显著,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Ca^2+浓度为20mmol/L时,含量最低。以上结果都说明适量的Ca^2+预处理可增强柑橘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9.
土壤盐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盐离子在细胞内大量积累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在盐胁迫下,钠离子(№+)通过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进入胞内并引起质膜去极化,进而激活外向钾离子(Ⅳ)通道使钾离子外流。在耐盐植物中,钾离子外流可被明显抑制,从而维持胞内较高的K^+/Na^+以降低盐胁迫伤害。植物细胞质膜上的H^+-ATP酶可将氢离子(H^+)泵到胞外,从而形成质子动力势以驱动Na^+/H^+反向运输体将胞内钠离子排出。钙离子(Ca^2+)在盐胁迫条件下会流向胞内,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调控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流动。氯离子(C1^-)在盐胁迫下会流向胞外,这种流动可能与钠离子外流相偶联。主要就这几种离子在盐胁迫下的跨膜流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离子流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图2参60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在逆境下植物体内Ca^2+的变化及其作为抗逆信号分子的生理功能。对Ca^2+在逆境下诱导抗逆蛋白、激活保护酶活性、调节抗逆基因的表达和参与活性氧的代谢等方面来调控植物的抗逆性进行了概述。提出了Ca^2+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