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凤翔"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凤翔县"农家乐"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农家乐"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凤翔县"农家乐"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雪钧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40-5242
"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重庆市"农家乐"旅游在产业规模及收益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增长。但与成都相比,重庆"农家乐"旅游仍处于较落后的阶段。基于对成都与重庆两地"农家乐"旅游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成都"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找出困扰重庆"农家乐"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为促进重庆"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农家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指出"农家乐"植物景观营造应秉持特色性、主题性、多样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原则。以上海"农家乐"为例,分析了其目前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上海"农家乐"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介绍其中常见的园林植物和农业经济作物,并从树木、花卉、农作物角度分析了植物景观造景方式,进而具体针对入口景观区、餐饮区、观光采摘区、垂钓区分析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指出上海"农家乐"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就"农家乐"植物景观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环境下休闲型“农家乐”特色项目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华  陈美  胡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50-11352
在分析"农家乐"项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必要性,并从"农"、"家"、"乐"三者有效结合,不断创新,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遵循多元化原则等方面,对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休闲型"农家乐"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的项目案例。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发展"农家乐"的经济意义,研究了"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及经营类型,指出了北京郊区发展"农家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卫喜  孙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4-10775,10973
以陕西省华山乡村"农家乐"为例,分析了"农家乐"的现状,了解了其发展状况,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发现"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从业人员素质、卫生条件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政策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应在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上,塑造品牌,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乡土特色是生命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他人的,是自己特有的,具有唯一性,乡土特色的反面就是城市特色,如果农家乐跟城里的一样,就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农家乐的魅力,因此,乡土特色是农家乐的生命。农家乐的乡土特色就体现在"农"、"家"、"乐"三个字上。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沙 《湖北农业科学》2016,(13):3494-3497
对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成熟化,但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提出了发展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湖北省旅游产业快速、有序、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为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9.
农家乐作为衡阳市特色旅游的重要项目,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合理引导、开发、规范"农家乐"旅游成为摆在衡阳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对农家乐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衡阳市农家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对策,以促进衡阳市农家乐而合理开发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喜爱,不少村民加入到了经营特色农家乐的行列中。经营农家乐收入固然可观,但收益背后存在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期选取了几个在经营农家乐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提醒大家树立法律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1.
“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爱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5):229-230
“公司+农户”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学者们从交易成本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不同视角对该模式的稳定性研究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市场不确定性、契约不完备、履约机制不完善以及利益驱动与利益分配是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违约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产品和资产的专用性、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合同条款的设计、“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农户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制定规范完善的合约、增加专用性投资、组织形式创新以及关系治理等策略,可以提高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履约率,增强“公司+农户”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36-4841
旅游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国内对旅游项目规划过程的研究包括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规划,且侧重前者;国外则没有严格的策划与规划之分,但规划内容中也都包含了策划研究。旅游项目策划的基本理论为旅游心理学、可拓策划学、价值工程学、循环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方法有比较法、逆向思维法、调查研究法等。规划的方法有公众参与法、SWOT分析法、情景规划法、外部因素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法、可持续法等。综述表明,旅游项目作用已得到共识,规划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别在于国外旅游项目规划方法更注重公众参与、可持续,并注重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具体实践上;而国内目前还停留在理论认识上,还处于实践的初步实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色,阐述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包括山水格局并存、人文与自然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并进.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分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考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6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旅游构建的具体方式,力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黄河滩地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扶贫效率是衡量旅游扶贫工作的核心指标,旅游经济强度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彼此关联性对于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11至2017年各县(区)旅游扶贫效率,并通过修正传统引力模型,构建各县(区)旅游强度关系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6个县(区)2017年旅游经济强度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均值0.776),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县(区)之间旅游联系强度较弱,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密度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接密度较低,联系不够紧密,旅游经济联系地域空间格局分为东南,西北和中部三个主要派系。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经济强度呈现负相关性,边缘区旅游扶贫效率远比核心区旅游扶贫效率高,具体呈现高效率高强度、高效率低强度、低效率低强度、低效率高强度四种模式。提高旅游扶贫效率,优化旅游扶贫和旅游发展之间内生关系是当务之急,从改进旅游扶贫手段,优化扶贫管理模式;科学把握旅游规模,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经济联系,提升旅游扶贫效率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实现多元化,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保持了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较短,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即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经营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迎  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042-2044,2046
从宁夏旅游吸引力建设、旅游空间竞合、旅游需求及可持续旅游与地方减贫等方面总结了宁夏旅游研究及旅游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寻找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策略,提出了以下主要对策:需大力加强宁夏旅游吸引力建设;深入发展与周边省市及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打造特有旅游产品及塑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对主体客源进行针对性市场营销,处理好淡旺季旅游产品差异化等;关注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地方扶贫问题,加强环境治理及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做好各个区域尺度的旅游规划并加以实施,促进管理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岑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71-12973
总结国内外旅游安全研究现状之后发现,有关山地旅游安全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旅游风险高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及其保障体系的研究缺乏。笔者以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地为例,总结了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其来源,研究高风险山地旅游安全的保障体系,提出了由旅游安全政策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安全救援和旅游保险5要素构成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指出各要素的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发展型旅游非优区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较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区域。伴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成熟旅游地容量受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给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者是尚未启动的非优区开发带来了机遇。以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为例,分析导致旅游"非优"现状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发展型旅游非优区开发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基本单位,以旅游外汇收入为主要指标,选取2001—2010年数据,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分析探究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升后降,相对差异缩小态势不明显,总体差异巨大;分析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旅游资源禀赋与丰度、交通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升级,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最后提出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减小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旅游农业具有的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等基本特性,阐述了发展旅游农业的作用,提出了上海发展旅游农业的对策:①树立新观念,拓宽旅游农业的功能;②把旅游农业置于都市旅游系统与都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③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④旅游农业自身的设计必须强调独创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