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5000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从青藏高原向东呈阶梯状倾斜,主要江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领土面积中只有20多亿亩适于农耕.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自古以来灌溉对于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以灌溉文明为特点的农耕文明,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主编漫谈     
正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科技乃国之利器。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农耕文明、四大发明等至今仍使华夏民族引以为豪。工业革命之后的近200年,中国却被世界科技远远地甩在后边。经过30多年改革洗礼,中国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靠近世纪舞台的中心,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如国家发展征程上的集结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交融最直接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的农业生产至少有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纵观山西农业的发展历史,人们可以感受到山西农业的久远与悠长。  相似文献   

4.
刘宇 《湖北农机化》2022,(3):108-110
传统村落在悠久的中华历史和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传统文化、建筑技艺和村镇空间格局等特征,是古代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也开启了旅游发展之路,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破坏性也极强,火灾事故频发,多个历史悠久、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被毁于一旦.因此,研究并制定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5.
相传“耒”这种农具,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受“野猪拱土”的启示创造发明的,它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开始。伟大的神农勇尝百草,教民农耕,用未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享受到大自然五谷的芳香。此后,历代劳动人民秉承着神农的智慧和情怀,为了增加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农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看,可以这样讲,中国农耕文明有多长,山西农耕文化就有多久。  相似文献   

7.
4月27日,以"弘扬三晋农耕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首届"山西农耕文化暨农机化发展成就展"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等领导与近千名游园群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展览共展出实物约300余件,展出的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山西在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展示山西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任用;第三部分展示山西在农耕文明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第四部分展示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具的演进历史;第五部分展示山西近年来农机化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与其他文明时期不同,生态文明时期将生产力从"机械力"提升到"再生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生态文明建设新机遇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方向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日益匮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从淡化GDP增速到保障改善民生,从节能减排到绿色低碳发展,从自主创新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城镇化到农民工市民化,从城乡统筹到区域协调发展,从外需到内需等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要,我国的农耕文明更是源远流长。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机新技术得到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创新农机管理,推广农机新技术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14,(12):F0002-F0002
数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富于生机活力;亿万农民和新中国几代农机人的机械化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照进现实。农业机械化“黄金十年”的高歌猛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整体迈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但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和重大课题。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总体要求,标志  相似文献   

12.
陇东地区早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小麦、玉米大豆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国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大豆供需缺口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机械化,玉米和大豆种在同一块田里,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多收一季豆,实现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杭州有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留资源,对于发展农耕文化旅游有着较好的资源依托,文章通过对杭州现存各类型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以SWOT分析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而探讨其进一步旅游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支持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讲主要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把新农村建设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生活乐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亮点之一,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描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排到了第一位,而农业机械化横跨工农两大产业,是  相似文献   

16.
盘子本以使用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不断融于其中,有些盘子已成为珍贵的观赏品、纪念品、收藏品,它记载着历史,展现着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文明。(一)盘子记载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及相关人物。如远古时代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轩辕黄帝的造像等。盘子上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人制造的音孔设置完全符合现代音乐十二韵律被称为“中国乐祖”的竖吹骨笛;有公元前1800多年中国历史上最先倡导物资交换的“华商始祖”王亥的造像;有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孔子和《论语》、孔子的《六艺》等记载;有成吉思汗、武则天和历代皇帝画像;有“苏武牧羊”、“岳母刺字”、邓世昌与甲午海战;有“昭君出塞”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故事。  相似文献   

17.
谈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近。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思路,对农村建设与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三晋农耕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宋林 《当代农机》2009,(12):38-39
提高农业耕地质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改革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实施保护性耕作,是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保护性耕作”被写入[2006]中央1号文件中,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认可。中央要求把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的引擎,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机械化”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命题,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然文字依旧,但内容和实质却发生了变化。新世纪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