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1983,(2):75-78
鱼类的常规育种,是指用杂交加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鱼类人工杂交是育种的基本手段。目前世界上人工培育的新养殖对象,大多是通过杂交的途径育成的,通过杂交,改变鱼类的遗传特性,将两亲本的优点集中于杂种,以提高生长速度和抗逆性,甚至改变性比例。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淡水鱼类近5 000种,其中海水鱼约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约占三分之一,鱼类养殖种类数由60年代的十多种增加到目前的百种左右,养殖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建立先进的鱼类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鱼类遗传育种的效果和种苗质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鱼类遗传育种的技术及其当前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探讨了鱼类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鱼类家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鱼类进行选育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范蠡的《养鱼经》。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来对鱼类进行遗传改良始于20世纪20年代对鱼类抗病新品种的选育[1]。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良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选择育种是培育新优品种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在多种生物的选育中取得成功,而家系选育则是选择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家系选育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黄忠文 《淡水渔业》1987,(1):M002-M002
<正> 为普及提高我国鱼类生化与遗传育种的理论水平,中国水产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托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举办的全国首届《鱼类生化与遗传育种培训班》于1986年12月5日在武昌开学。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学员40人,参加讲课的老师有全国知名的教授、副教授一级的专家共13名。这次培训班主要讲国内外水产动态及我国水产科技成果、天然雌核发育、鱼类育种及其新技术应用、基因工程、鱼类细胞遗传学概况、基因工程专题、鱼类的生殖生理专题、生化遗传、人工雌核发育、物理学在渔  相似文献   

6.
苏联内陆水域渔业以捕捞为主,人工养殖为辅。近几年,除加紧远洋扩张掠夺之外,也强调淡水养殖,对鱼类遗传和选育种工作比较重视,目的是提高产量,改进现有养殖鱼类的质量,增强鱼类抗寒性和耐污染能力,创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养殖的新品种等。  相似文献   

7.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遗传育种新技术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包括:性别的控制、人工雌核发育、诱发多倍体、核的移植、基因工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研究鱼类遗传育种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上,就为当前生产养殖应用而言,已取得经济效益的是控制鱼类性别的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不育性的染色体工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鱼类育种研究五十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品种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增产20—30%。因此,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必须在品种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大力开展育种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育出各种各样的新品种,以保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1 历史回顾解放以来,我国对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取得卓越成效。纵观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1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主要进行淡水鱼类的引种驯化及杂交育种,我国比较重视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9.
人工雌核发育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鱼类人工雌核发育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人工雌核发育在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养殖生产中的性别控制和鱼类性别遗传机制分析及选育新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属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五个方面概述了黄颡鱼属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郭红会  胡振  张金刚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6-019606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金媛  毛勇 《福建水产》2012,34(5):420-427
本文概括了鱼类的选择育种、驯化及杂交育种等传统鱼类育种方法,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核移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育种;并提出了当今鱼类育种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了鱼类育种必将走向基因组育种之路的展望,为鱼类育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董在杰  罗明坤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4-019604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了挪威等国家自70年代以来鱼类生长性能育种研究的进展。主要内容有:(1)鱼类生长性能遗传因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2)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3)数据处理方法,(4)育种方法,(5)选择反应等。  相似文献   

16.
射线在鱼类育种方面的利用:用射线照射农作物或家畜,可提高突变频率,有利于人为的进行选择。在鱼类育种方面,其原理亦同样,有可能产生饲料利用率高、成长快或者肉味美的新品种。至今,养殖鱼类辐射育种的实用例子,不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17.
解焱 《国外水产》1994,(1):13-14
专家们从6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以降低各种鱼病对鱼类生产的威胁。鱼类抗病性育种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上方面:(1)鱼类抗病能力遗传方差研究;(2)抗病育种的方法研究。目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抗体水平、血清和粘液的中和活性、应激反应、质量性状、蛋白质多态性及组织相容能力等方面都已有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8.
鱼类新的育种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性反转和遗传工程,近年来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或解决一些用常规育种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外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楼允东 《水产学报》1984,8(4):343-356
在育种学上,多倍体与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都属于“染色体组工程”(Genome englneerlng)的范畴。由于它们有控制染色体组和性别的潜力,因此这些技术正在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虽然鱼类的遗传育种工作起步较慢,但最近十五年来却十分活跃。本文拟对国外有关鱼类多倍体育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作一综合评述,供国内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科技》1979,(4):30-30
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