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作为物理因子的磁场和磁化水(磁水),对鱼类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生物作用,及其在家鱼鱼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从1978年开始,对家鱼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磁生物学作用,以及精、卵在磁水中的受精能力(活力)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定磁场强度的磁水对鱼类受精和胚胎发育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1979、1980两年应用磁水提高草、鲢、鳙及其杂交鱼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体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未经处理的污水大多排入江河。近年来,养殖业在我国北方迅速发展,有些养鱼塘位于城市或乡镇近郊或工厂企业附近,有的地方甚至还用污水养鱼。由于使用含污染毒物,特别是含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水养鱼,不仅影响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生长发育,而且有致癌、致畸、致毒变作用。上述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对污染毒物各有一定的富集、积累能力,并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此,国内科学工作者先后开展了调查研究和检测,成功的报道也频见于科学杂志及有关专著上。这对于水污染防治与保持水生态平衡,维护渔业资源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均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就这方面的资料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近年,鱼类生物能量学方面的研究空前活跃。一方面通过研究摄食水平、温度、盐度、体重等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和能量分配模型,为改革水产养殖生产工艺和调整管理技术提供有用的技术参数;另一方面,可以评估鱼类种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鱼类能量收支,建立能量分配模型,预测水域生产力,是水生生物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就鱼类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正> 海洋中的许多经济鱼类都有喜爱栖息在海底礁石(或暗礁)周围的习性,因为那里既是鱼类隐蔽的场所又是鱼类的饲料生物—浮游生物繁殖生长的场所,人类按照鱼类的习性,设计制造各种不溶性物体,投放到海底,提供饲料生物的繁殖生长环境,并形成某些经济鱼类所喜爱  相似文献   

5.
农药对水产动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凡 《水产科学》2007,26(11):640-642
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水产动物病虫害防治上,常用有机磷农药试剂来杀灭体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在稻田养殖方面农作物农药的应用危害了水域环境,也对鱼类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当水产动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水产动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水产动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有机体接触某种外源毒物后,…  相似文献   

6.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水不仅直接影响鱼类本身,还会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良好的水环境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养鱼用水必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适合鱼类生长发育的要求。酸碱度(即pH值)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养鱼池内外安装一定数量的永磁体,结果鱼的生长速度比平常提高了3~5倍。对这一神奇效果的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空气的主要成份氮和氧所受的磁场作用不同,氮是抗磁物质,被磁场力排斥,离磁场而去;氧是顺磁物质,向磁场强的地方聚  相似文献   

8.
甘肃鱼类资源丰富,包括引进鱼类共有130多种,隶属于6目12科65属,其中甘肃土著鱼类达到百余种,中国特产种类达55种。土著鱼类和其他生物在一起,构成了甘肃省特有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对维系甘肃省及全国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生物入侵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包括土著鱼类在内。近年来,全国水生生物物  相似文献   

9.
<正> 在高密度养鱼中,用生物饵料喂养一些鱼类仔鱼仍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培养一般生物饵料较困难,且成本较高。纤毛虫可作大多数鱼类仔鱼的开食饵料,培养方法简单、生长较快、成本较低、可以大量培养。1982—1983年我们用米糠浆作培养基培养纤毛虫喂养草鱼、鲤鱼、金鱼和尼罗罗非鱼仔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专家通过试验发现,在养鱼池内外安装一定数目的永磁体,能大大加快鱼的生长速度。 对其进行研究后专家们得出结论:田于空气的主要成分氮和氧所受的磁场作用不同。氮是抗磁物,  相似文献   

11.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94,24(2):39-42
俄罗斯对枢纽坝下鲟类生物遥测的研究陈曾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应用生物遥测技术可研究鱼类在海洋、河川、湖泊以及水库中的洄游规律,也可用于研究渔获物在大型网具内的活动状况。生物遥测技术在渔业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俄罗斯学者应用生物遥测...  相似文献   

12.
鲐鱼能量收支及其饵料种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耀  张波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2):96-100
我国海洋鱼类生态学研究目前尚多集中于自然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动上;鉴于这种现场调查本身的局限性,要想深入了解和定量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过程,则必需配合现场或室内实验模拟手段,以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由于海洋中上层鱼类(尤其是中上层大型鱼类)游动迅速,洄游性强,难以捕获活体并经驯化后用于实验,故迄今该类鱼种有关生物能量学室内或现场研究的报道仍属鲜见。鲐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属暖水大洋性中上层鱼类,为捕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水域,在渤、黄、东、南海均有分布,在我国沿海的中上…  相似文献   

13.
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启升 《水产学报》2003,27(5):443-449
根据室内流水实验法,定量研究了黄、渤海生态系统7种鱼类能量收支组分,并建立了相应的生物能量学模式。7种海洋鱼类的生物能量学模式豆著不同,并可分为3类:(1)较低代谢和较高生长,如黑鲳、矛尾鳃虎鱼;(2)较高代谢和较低生长,如欧氏六线鱼和黑鲷;(3)代谢和生长均处于中等水平,如真鲷、红鳍东方纯和鲐。其差异原因可能与这7种海洋鱼类的生态习性不同相关。与淡水肉食性鱼类比较,7种海洋鱼类的代谢能明显偏高,表明海洋鱼类属于高代谢消耗、低生长效率型鱼类。  相似文献   

14.
吕伟志 《内陆水产》2005,30(12):30-31
试验选用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金鱼进行饲养试验,以探索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金鱼生长的作用。为纳米材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夏季鱼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一样,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夏季,鱼类生长代谢旺盛,各种病原生物大量繁殖,因此要特别注意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脂肪酸在鱼类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肪酸作为能源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体内运输。不同鱼类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种类也不同。由于不同脂肪水平与不同脂肪酸来源的饲料因其脂肪酸含量或脂肪酸组成不同,不同鱼类或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脂肪源的利用也不同,那么饲料的脂肪水平或脂肪酸组成不同就对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必需脂肪酸作为鱼类重要的脂肪酸营养物质同样影响鱼类的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本文从脂肪酸营养对鱼类生长、脂代谢及免疫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鱼类性别在鱼类育种中非常重要,因为各种养殖对象的雌雄性别之间存在着生长速度、行为方式.生育时间、体色.外形和大小等方面的差异。鱼类育种者或养殖者力图按照生物性状或经济性状将雌雄分开,以期达到单性养殖的目的。本文将对鱼类的性别、性别控制以及未来的控制途径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池塘养殖条件与养鱼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其环境条件影响着养鱼的效果,而养鱼的水质则直接决定着养鱼的成败。通常情况下,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决定着池塘的基本条件,也与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  相似文献   

19.
应用测水配方技术对养鱼水体进行生物调控,研究其对湖泊理化因子和生态条件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生物调控前后,试验湖泊其理化因子和生态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稀土对动植物有促生长作用,目前,稀土在我国农业、畜牧业上都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效果。据报道,稀土对鱼类生长和提高鱼的抗病能力也具有明显作用。为了探索稀土应用在我省养鱼业上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