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牡蛎精子膜蛋白的提取及其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提取时间和TritonX-100浓度两个方面对长牡蛎(Crassosstrea gigas)精子膜蛋白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将精液150 g离心去除精原细胞,经PBS缓冲液和Tris-HCl缓冲液清洗后,3 000 g离心10 min(4 ℃)得精子悬液;然后加入3倍体积含1% TritonX-100的膜蛋白提取液,冰浴振摇1 h;50 000 g离心15 min(4 ℃),收集上清液即为精子膜蛋白溶液.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检测到21种膜蛋白,分子量在26~156 kD之间,PAS染色检测到糖蛋白有14种,苏丹黑B染色检测到脂蛋白有17种,其中有13种膜蛋白既是糖蛋白又是脂蛋白.实验结果还发现1种分子量为38 kD的r16膜蛋白既为糖蛋白又为脂蛋白,且高碘酸-Shiff试剂和苏丹黑B染色最深,条带最清晰,蛋白丰度最高,与此相对的分子量为55 kD的r12膜蛋白,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也较深,条带清晰,但其糖蛋白和脂蛋白染色相对r16膜蛋白较浅,说明r16和r12两种膜蛋白其蛋白丰度相差不大,其糖基化程度及脂化程度可能相差较大,此两种膜蛋白有待于进一步分离纯化.此研究结果可为长牡蛎精子膜蛋白在精子发生和受精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含1% TritonX-100和0.1%SDS的提取缓冲液提取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膜蛋白。对所得的精子膜蛋白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河蟹的精子含有12种不同的膜蛋白组分。对这些精子膜蛋白组分的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蟹精子膜蛋白是1组呈酸性的低分子量糖蛋白,分子量为21.6~75.5kD,等电点在4.8左右。  相似文献   

3.
栉孔扇贝病原感染与病害发生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桂珍 《水产学报》2003,27(3):273-277
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自然海区养殖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栉孔扇贝组织提取液,分别发现病毒和类立克次氏体(RLO)两种病原体。动态检测两类病原体感染状况与整个养殖期间栉孔扇贝发病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在80%—100%之间,最大感染强度出现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7、8月份。人工感染病毒的栉孔扇贝,其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当。而两种情况下栉孔扇贝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见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病毒可能是造成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氨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荧光显微方法,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受精过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显示,长牡蛎精子能迅速附着并穿过栉孔扇贝卵膜,精核发生解凝缩而膨胀形成雄性原核;精子入卵后,栉孔扇贝卵子减数分裂重新启动,释放极体并形成雌性原核,最后雌、雄原核融合,受精卵开始第1次卵裂。栉孔扇贝与长牡蛎杂交受精率一般在40%左右。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排放2个极体、排放1个极体、不排放极体3种类型,所占受精卵比例约为65%、25%和10%。多数受精卵第1次卵裂后期,染色体发生异常分离,不能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这可能是造成早期胚胎畸形,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阶段而全部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巢c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Foxl2(forkhead box l2)基因,通过双酶切与pET-28a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筛选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后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以IPTG诱导Foxl2蛋白表达,用SDS-PAGE鉴定表达情况,经镍柱纯化表达蛋白,通过免疫新西兰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制备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效价,最后用WB(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重组载体转化BL21后经1.0 mmol L~(-1)IPTG于37℃诱导6 h可产生大量Foxl2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柱柱纯化可得到纯度较高的Foxl2蛋白,浓度达800 ug·mL~(-1)。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1∶128 000。WB检测显示:该抗体能特异识别扇贝卵巢中的Foxl2蛋白,同时发现Foxl2蛋白在卵巢中强表达,而在精巢中几乎不表达,揭示栉孔扇贝中该蛋白具雌性性别相关性。研究成功获得效价高且能特异识别天然Foxl2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深入研究Foxl2在栉孔扇贝卵巢中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6.
采用照射强度为1500μw/cm2的紫外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照射60s,将处理后的精子分别与长牡蛎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子进行受精试验,受精后11.5h用浓度为60mg/L的6-DMAP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分别持续处理15、20、25、30min,运用热滴片法对各实验组进行倍性检测。结果表明,长牡蛎同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75.6%;栉孔扇贝异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14.7%,最佳药物持续处理时间为20min,其二倍体率为24.1%;异源诱导栉孔扇贝单倍体组和二倍体组中胚胎均可以发育到D形幼虫期,其单倍体组中的D形幼虫率为5.0%,20min药物加倍二倍体组D形幼虫率最高为6.1%。本实验结果为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提供了诱导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IAP-8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凋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已经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全基因组序列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ORF86编码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基因(IAP-86)。IAP-86基因与pET32a(+)质粒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AP86,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il BL21(DE3)中,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u,经Western-blotting和质谱分析证明,该蛋白即为IAP-86融合蛋白,Co2+柱纯化后得到了纯化的IAP-86融合蛋白。将重组的IAP-86蛋白用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重组的IAP-86蛋白最终能够与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结合。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发现,重组的IAP-86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凋亡,凋亡抑制率为7%。本实验应用原核表达成功得到了IAP-86蛋白,并证明IAP-86对栉孔扇贝细胞的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AVNV的侵染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研究对象,暴露于不同浓度HgCl2溶液35d后,转入自然海水中净化30d,检测不同时间点栉孔扇贝全组织中总汞与甲基汞含量,研究二者在栉孔扇贝组织中积累与净化情况.实验采用Kahle的双箱模型,数据处理采用两组不同动力学参数的双曲线毒性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总汞和甲基汞在栉孔扇贝组织内的积累与净化规律符合双箱动力学模型;浓度低于2μg/L的汞溶液对栉孔扇贝的慢性毒性较小;各实验组暴露35d后栉孔扇贝组织中的总汞含量达到最高,暴露浓度与扇贝组织内的总汞积累量呈正比例关系.总汞在栉孔扇贝组织内的富集高峰出现在第35天,与理论点一致,而甲基汞富集高峰出现在40d后,有延迟现象;对比总汞和甲基汞在栉孔扇贝组织内的积累与净化动力学参数发现,总汞在栉孔扇贝组织内的积累因子(BCF)总体上大于甲基汞在栉孔扇贝组织内的BCF;汞与甲基汞在扇贝组织内的BCF和生物学半衰期(B1/2)与暴露液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海水环境中总汞浓度低于0.064 8μg/L时,对栉孔扇贝的食品安全性无影响(以甲基汞为限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碱度异常技术( Alkalinity anomaly technique)方法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钙化率和呼吸率,发现栉孔扇贝的钙化和呼吸活动受盐度影响显著(P<0.5).在海水盐度为15~25时,钙化率随盐度提高呈上升趋势,后随盐度降低而下降.在盐度为15 ~ 25,呼吸率随盐度提高而增大,盐度为25 ~ 35,呼吸率下降.钙化率与呼吸率均在盐度25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33±0.02 μmol/( FW g·h)(钙化率)、(2.32±0.10) μmol/(FW g·h)(碳呼吸)、2.87±0.14 μmol/(FW g·h)(氧呼吸),此时钙化和呼吸活动向环境释放CO2也最强烈.  相似文献   

10.
杨彩霞  李赟  王崇明  曲朋  黄倢 《水产学报》2013,37(10):1579-1584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是一种能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DNA病毒,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苗种来源的栉孔扇贝样本携带AVNV的情况,以寻找合理的养殖模式和苗种,降低疾病的发生。以扇贝单一养殖的青岛流清河海区和贝藻间养的荣成桑沟湾海区为采样点,每月(2010年3月—2011年4月)定期采集2个海区野生苗养殖和人工苗养殖的栉孔扇贝样品各10只,共得到扇贝样本480只。取扇贝外套膜组织,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检测扇贝感染AVNV的情况,并对2个海区2类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2个海区的2类栉孔扇贝体内均检测到AVNV,流清河海区野生苗和人工苗养殖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21.1%和18.9%,桑沟湾海区2类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11.1%和5.6%;2个海区AVNV感染扇贝均集中在7、8月份,其中,流清河海区最高可达80%,桑沟湾海区最高仅40%。研究表明,贝藻间养和选用人工苗能有效减少AVNV对养殖扇贝的感染,是控制养殖扇贝发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