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江苏和安徽省水牛肝片和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鼻便检查,斑点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江苏和安徽2省10个县、市302户的307头水牛的粪便、血清,并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777只,以分析当地水牛肝吸虫感染状况。结果,粪便检查出虫卵阳性水牛43头,阳性率为14.01%,其中安徽省为11.61%,江苏省为16.48%;阳性水牛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为16岁,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母不不牛阳性率为13.60%,公水牛为15.19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广西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为小土蜗螺和斯氏萝卜螺。对不同剂量毛蚴感染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存活率,椎实螺的繁殖及其对干旱的抵抗力;尾蚴的逸出时间、数量;囊蚴对终宿主山羊羔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能引起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使羊只日渐消瘦、发育障碍,怀孕母羊流产,甚至引起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流行病学肝片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为小土窝螺,成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内。虫卵在适宜的温度(25~26℃)、氧气和水分及光照条件下,经过10~20天,  相似文献   

6.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兽的重要寄生虫病。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Galba Pervia)到处孳生,从阳性螺体逸出的尾蚴形成囊蚴后造成自然界的严重污染,引起耕牛的普遍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7.
从15头湖羊体内采集181条肝片吸虫,测量虫体的长和宽为33.246毫米×12.08毫米;测量547个卵,其长和宽为147.5微米×83.0微米。虫卵经28℃恒温孵化9—11天逸出毛蚴。经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小土蜗螺(Galba Pervia)是湖羊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螺营二栖生活,怕热耐寒,四月到十月均可繁殖。冬季隐伏于淤泥中越冬,六月底到七月初剩下的越冬螺相继死去,夏季主要生活于阴凉而不断水的地方。湖羊肝片吸虫的幼虫在小土蜗螺内的发育时间取决于水温,在自然室温的饲养条件下,从感染毛蚴到尾蚴成熟,最短的25天,最长的220天。十月份以后人工感染的螺,当年虫蚴不能成熟释放尾蚴,但到次年气温升高之后仍可继续发育。测得在湖羊体内不同日龄的肝片吸虫童虫体尺长和宽如下: 20日龄3.503mm×1.086mm 30日龄5.999mm×1.757mm 40日龄7.242mm×2.303mm 50日龄13.485mm×3.606mm 60日龄19.216mm×4.757mm 70日龄23.757mm×7.28mm 湖羊一次感染肝片吸虫后,出现血色素减少,红血球减少等贫血症状,嗜酸性球大量增加,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间宿主调查、黄牛粪便生物学检查,病原体鉴定,人工培养尾蚴感染黄牛和家兔试验、药物治疗病畜等一系列研究,证明长江三峡上游的万县、涪陵、黔江、重庆、南充和达县等地(市)有东毕吸虫病流行,中间宿主是狭窄卜螺和小土蜗,解剖黄牛34关,感染率达33.0-44.4%,感染强度为1-4000条;用生物学方法检查黄牛1268头,阳性率为23.20%,,采用硝氰醚等药物治疗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病牛460头,转阴率  相似文献   

9.
苏皖水牛肝片吸虫和前后盘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皖两省10县(市)共调查302农户的307头水牛,粪便学检查肝片吸虫阳性43头,阳性率14.0%,其中安徽的阳性率为11.61%(18/155),江苏阳性率为16.48%(25/152);母牛阳性率为11.8%,公牛为11.4%;前后盘吸虫阳性170头,阳性率为55.4%(170/307),其中安徽的阳性率为58.1%(90/155);江苏的阳性为52.6%(80/152),母牛的阳性率为60.1%(137/228),公牛的阳必国41.8%(33/79),两种吸虫的阳性率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经统计学分析,两种吸虫的感染与地形无显著差异(P〉0.05),肝片吸虫的感染与性别、年龄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前后盘吸虫来说,感染与性别、年龄的差异显著(P〈0.05)。而各县间两种吸虫感染则有显著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培育大片形吸虫囊蚴,着重研究大片形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和临床病理变化.人工培养和孵化大片形吸虫虫卵,用孵化出来的大片形吸虫毛蚴感染中间宿主小土蜗螺,收集大片形吸虫囊蚴,再用囊蚴感染试验小鼠.结果显示,囊蚴经口感染试验小鼠后1周即可在肝脏找到虫体,幼虫可在小鼠体内发育生存7~8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染囊蚴数量不同,可给小鼠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变,甚至造成死亡.剖检小鼠可见肝脏质地脆,颜色发黄,脾脏肿大等严重病理变化.因此,可利用小鼠作为大片形吸虫幼虫感染的试验动物,进行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免疫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黑龙江省牛、羊东毕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及地理分布特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认定我省有三种东毕吸虫,即程氏东毕吸虫(O.cheni)、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turkestanica)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O.turkestanica var.tuberculata)。中间宿主螺类有三种,即耳萝卜螺、卵萝卜螺和小土窝螺;东毕吸虫病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广,在调查的34个县(市)中有27个县(市)的牛、羊感染东毕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3.97%和61.98%,齐齐哈尔地区最为严重,牛、羊、的平均感染率分别达到62.73%和76.36%,大庆,绥化,哈尔滨,北安地区感染率也较高,佳木斯,黑河,鸡西地区属零星发生,牡丹江地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我国当前主流饲喂方式下奶牛静脉血内毒素浓度的范围及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本试验首先验证了应用鲎试剂法定量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检测了安徽牧场 1(60头,饲粮精粗比 45∶55)、江苏牧场(15头,按产奶量高低精粗比分别为 20∶80、45∶55、50∶50)和安徽牧场 2(14头,饲粮精粗比 70∶30)共 89头奶牛的尾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并进行了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鲎试剂法可有效检测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3个牧场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高低不等,在 0~1.50EU/mL范围内。奶牛静脉血中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皆不显著(P>0.05),但安徽牧场 2的相关系数(0.1952)大于安徽牧场 1(0.0205)和江苏牧场(0.0376)。结果提示,鲎试剂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奶牛血中内毒素浓度,在我国当前的饲喂方式下,奶牛血液中普遍含有内毒素,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地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家禽批发市场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47株空肠弯曲杆菌,从上海屠宰场采集猪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99株空肠弯曲杆菌,分别测定分析了这些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 通过对不同产地鸡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江苏南通、江苏海门和浙江金华分离到的鸡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见表1)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江苏海门、上海崇明和浙江温岭、金华等地的菌株分别对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显示了高耐药性,分别达到90%、100%;通过对不同产地猪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山东莘县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0%以上。河南孟津和安徽淮北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除头孢拉定之外的8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结果显示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几年来严重危害猪群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为研究2种病毒自然条件下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PCR方法,对近2年来自山东及周边地区78家猪场的237份临床病例进行了PRRSV和PCV-2的检测,结果发现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病例48份,阳性率达20.2%。2种病毒混合感染已成为该地区猪病流行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对该地区猪群混合感染的现状、发病表现及病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y of multi-pathogens related with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surrounding areas,125 healthy samples and 261 diseased samples which obtained in Jiangsu,Anhui and Zhejiang provinces from the January 2014 to May 2015 were screened by PCR for the presence of PCV2,PRRSV,PPV,TTV and P1.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infection rates of PCV2,PRRSV,PPV,TTV1,TTV2 and P1 were 39.38%,21.76%,3.11%,15.80%,16.32% and 10.10%,respectively.In comparison,the co-infection of several viruses occurred in the diseased pigs,and the main co-infections were PCV2+TTV2 (15.32%) and PCV2+PRRSV (11.87%).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co-infection with multi-pathogens had been widely existing in swine,which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of the PM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